Saturday, December 31, 2005

此刻心情——贴歌词

And I love you so
The people ask me how
How I've lived till now
I tell them I don't know

I guess they understand
How lonely life has been
But life began again
The day you took my hand

And yes I know how lonely(loveless)life can be
The shadows follow me
And the night won't set me free
But I don't let the evening get(bring)me down
Now that you're around me

And you love me too
Your thoughts are just for me
You set my spirit free
I'm happy that you do

The book of life is brief
And once a page is read
All but love is dead
That is my belief

And yes I know how lonely(loveless)life can be
The shadows follow me
And the night won't set me free
But I don't let the evening get(bring)me down
Now that you're around me

And I love you so
The people ask me how
How I've lived till now
I tell them I don't know

Sunday, December 25, 2005

筒子們其實我

  大多數時候是正常平實的人,因爲寫了一點破爛感性文字,就被認爲是這樣那樣的人物——還真是令我頭疼而困惑啊- -|

  大約詼諧開朗的ziiye會明白是怎麽回事了--|

Saturday, December 24, 2005

Christmas Eve

There is a legend about a bird which sings just once in its life, more sweetly than any other creature on the face of the earth. From the moment it leaves the nest it searches for a thorn tree, and does not rest until it has found one. Then, singing among the savage branches, it impales itself upon the longest, sharpest spine. And, dying, it rises above its own agony to outcarol the lark and the nightingale. One superlative song, existence the price. But the whole world stills to listen and God in His heaven smiles. For the best is only bought at the cost of great pain…. Or so says the legend.

Christmas eve,在家独自重看过四集版的电视剧《荆棘鸟》,没有另一出戏,更能恰如其分地解释我一路因信仰所生的爱憎与困惑,所有的过去和未来。

两年之前的圣诞夜,我跟教会的弟兄姊妹一起读经分享和交换礼物,之后我离开再也不愿意回去。一年之前,我独自去到4个小时车程的附近城市,要在平安夜里寻求故国和故人。

而今天,手机里祝福的短消息不曾停过,街上时髦的餐厅门口有“圣诞大餐”的餐牌,想起早先有人打趣说,圣诞节如今是异教徒的节日,而他们所拜的偶像是圣诞老人。这也是好的,多一些节日会多一些意思,尽管丧失原初的意义。反而是我,对这个节日漠然而迷惘,站在楚河汉界之上,不属于任何一边。所有祝福快乐的短消息,我都复以“平安”二字,那是我私人以为的平安夜所应氤氲的气氛。

更小的时候,电视里有播过译制版的《荆棘鸟》,并未看全,只是结尾里,病弱但神情高贵的神父对迟暮的美人说:我看见你一生都在跟上帝作对,但你比我更靠近他的旨意,因为到最后,你都一直在爱,即使你失去一切,你都没有失去过爱……这字句温和淌入心灵深处,在我尚懵懂时,我突然对宗教、对上帝有别于教科书所说的另一种理解,那是一种温柔带有神圣感的触摸。

我自小是敏感的人,唯物主义于我来说踏实而粗鄙,大学里念法理,读到柏拉图的理念世界,奥古斯丁《上帝之城》,又许多哲学相关,感叹一元化教育荼毒人心,便更产生出怀疑与向往。后来我信主,读经祷告,与学校里的弟兄姊妹一起。而现在回想起来,我其实是任性而追求感觉的人,我喜欢和合本古朴典雅的语言风格,陶然于祷告时宁静安详气氛,也不是不以与众不同而自矜过——如同对待一切艺术与学问,取所需,却不全然信靠。

世间有太多无奈的爱情,有一种叫仳离:东风恶,欢情薄,一怀愁绪,几年离索;有一种叫错过:君生我未生,我生君已老;有一种叫罪:她属于这个男人,这个男人属于 神。

  在她还是小女孩的时候,他给她讲荆棘鸟的故事,讲它把荆棘深深插入胸膛,为一生中唯一的一次歌唱,她问为什么,他说:最好的东西只有付出最痛苦的代价才能获得。动听的故事,一语成谶。

我十分能明白这种荆棘鸟式的执着,Maggie之于Ralph,陌生女人之于作家,蝴蝶夫人之于平克尔顿,这种爱情已非值不值得可以衡量,若果她们甘愿以痛苦为荣幸,而触动灵魂底处,相对于那些活得浅薄而精于算计的人来说,幸与不幸,冷暖自知。

喜欢Maggie,也喜欢Ralph,前者执着而后者繁复,皆是人性中引人入胜之处。

他是温和雅致的男子,信仰赋予他的语言与行为某种神性,在蛮荒的澳洲草原,在小女孩不被重视的童年里,他如同黑暗海上一座灯塔,温柔坚定,因此成为她灵魂所系。

理查德张伯伦英俊挺拔,当初只看了后面Ralph银发垂暮的样子,已然口水,对前半部分无限yy,买来补看,却又不知足地嫌他老,年近半百的人出演小女孩Maggie眼中雕塑般高雅漂亮的年轻神父,到底意难平——我还是习惯性想到Kim Rossi-Stuart,《红与黑》里教士袍的于连,那么有Ralph的感觉。

这不是一个通常意义上野心勃勃而轻别离的男子与痴心愚蠢女子的故事,从Ralph身上我看到更多。从我们的土壤里成长的人,似乎很难明白一个人为什么会对所谓上帝有深沉强大的爱,对于宗教,他们简单评定为空虚之人的精神寄托。但欧洲历史上大部分伟大的艺术,都来源于创作者对 神几乎疯狂的爱,如此说来,“精神寄托”四字是否该被重新估价。Ralph是爱 神的,我确信引领他走向神坛的不仅仅是野心,更多是对上帝神圣的膜拜——这种爱在Dane身上有更清澈纯粹的表达;而他爱Maggie,如珍视花朵,从萌芽到初开到全开甚至褪色凋零,一样是和煦绵长的情感;因为这样,他的野心、辜负、一点点虚伪,都是可原谅的。

最后,弥留的Ralph又回述起荆棘鸟的故事,他说我们知道这痛苦,却仍然把荆棘刺入胸膛。那最后的一幕,仿佛与上帝最终的和解与宽恕,好似故事里说,上帝在天堂里听到荆棘鸟的歌声,也不禁微笑。我却因此困惑,如果 神真的存在,如果真理全都在我曾经诵读的《圣经》里,究竟怎样做,才是得 神嘉许与微笑的作为。RalphMaggie这样的爱情,基督徒说来也许是极重大的罪,是撒旦的试探,是圣灵败给了肉欲。是否因为爱,因为贴近了上帝的旨意,就可以被宽宥,又或者说,从一开始这就是无罪的?那为上帝所灭的所多玛与蛾摩拉,《罗马书》里为保罗所唾弃的那些人中,就不会有一对真心相爱的人,就不存在歌吟的荆棘鸟么?

最后,我还是选择从自己的理性而生,背弃那本烫金的厚重书本。那里面一切的道理和要求,连同教会里弟兄姊妹的论调,都被我看到一丝冷酷与虚伪。信仰坍塌不是不痛苦的,而我失去了灵魂的双生子,受不得别人不设身处却妄作评论,一次次给我温情的拥抱只为了最终以圣经裁定我为迷途羔羊。

“我们是有罪的么?”

“不是。”sj的回答淡定,不假思索。

THE THORN BIRDS只是文学作品而非圣经,也许我从来都是在七零八碎的事物里建立自己的精神洁癖,一切都从来与这个犹太人的宗教,那个2005年前出生于伯利恒的木匠儿子无关。如今我仍会为一切高尚宁静的气氛所感召,仍然坚持mind over matter,只是 神,叫我如何不思考而信服。

主啊,假设你是存在的,在切肤之痛过后,我不在乎任何,什么得永生下地狱,我不再因信心浅薄而自责或诚惶诚恐,亦不再把命运的捉弄看作是你的安排,我只是这荒凉世界里一枚过河卒子,无可选择,只能淡淡继续一点小小生活。黄粱一梦,假设你存在,让我们在此和解与分手,从此无涉。我不过基督徒的圣诞,亦不过异教徒的圣诞,只会在Christmas eve里,放几首好听的歌,看一部精致的电视剧。假设你存在,你就在天堂里皱眉或微笑。

Amen

Sunday, December 18, 2005

12-19 0:39

estrella 说:
我要是现在去吃碗面你怎么看待我
喃喃 说:
现代社会已很难觉得什么事不合时宜

Monday, December 12, 2005

夜读喃喃推荐的《印度墨》

  深深感怀,一些字句如烟沁入心脾回荡。

Thursday, December 8, 2005

¡Feliz Cumpleaños! TE AMO

永夜抛人何處去?
絕來音
香閣掩
眉斂
月將沉

爭忍不相尋
怨孤衾
換我心
為你心
始知相憶深

顧夐——《訴衷情》

Monday, November 28, 2005

《诅咒》

  借来片子看了《诅咒》。我想说,如果片子没有如此浓重的所谓“上影制片厂”风格,它也许会好看很多。然而我看它,一如以前看电影版《第一次亲密接触》,影片色调、配角样式、摄影、配音都倒掉观者少少胃口,同时从影片中我看到年轻导演的心有余而力不足——首先是情节的文不对题,再有配角人物的苍白乏力,此外影片本身的定位颇为尴尬。那张田原背部全裸的宣传主打剧照,就更不知所谓,完全是噱头。
  镜头语言实在有些对不起田原mm,辜负这张在《蝴蝶》里糅合着稚气与蛊惑的脸,或许于表演她在《诅咒》中更有进阶,然而我看到她,唯一的想法是:好大的脸好大的脸--|
  老吴表演还是可圈可点。或许是影片不多的能呼应导演初衷(假设他有这样的初衷)之处,镇宇堕楼那一刻复杂的表情,是生命中不能承受之困惑与疼痛。摄像机从镇宇的视角仰拍平台上几欲疯狂的田原,那张酷似故人的脸庞,令我陷入遐思。
  武当绝顶,玉娇龙裙裾飘飘;沧月的小说里,白璎郡主堕天一幕;Lost&Delirious, pauline最后的振翅飞翔。躯体在半空中伸展之时,被压抑深锁的灵魂,是否因救赎而去向长空?

Sunday, November 27, 2005

复最近留言的朋友们

小j: 你好么?小麦离职之前我确有一段时间疏于tv和tvb,上次偶尔看到大时代的片头视频,那一张张熟悉的如今老去的脸庞,见到冷峻的邵仲衡温婉的李丽珍。总是感叹港剧的“大时代”也就此过去,后来的天地男儿、天地豪情里,沉重悲怆的情调已然一点点弱化;最近电视里居然重播《刀马旦》,对比如今的《胭脂水粉》,前者浓浓旧时代气韵,亦非后者所能比……恐怕变的还是我们,唾手可得的,总是不见得珍贵。现在bbs上很少见你,yc仍然层出不穷,我却没有太大兴趣去细看和评价好坏,总觉得那不是我们这群人的东西了。yueyue总是会“不合时宜”地出现贴一大堆flora的相关,然而应者寥寥,竟觉得凄凉。flora于我是打火机火光里笑容暧昧的annie,是干练套装下时而苍白脆弱的pauline,是阿cat、joyce、helen……也仅仅是tvb的flora。我们因为同样简单孩子气我却以为是干净的起因来考法律系,如今我投身一份平淡无聊的工作,你还在彼岸苦读,是否,未来不是我们想象。

jessie: sixty的工作,我不能说它尴尬,对于一个totally unsophisticated的学生来说,它至少是一个好的学习机会。如果不是这样的上司,这样的管理,也许我会喜欢这个在繁华地带办公,能接触fashionable things,能够间中说英语的工作——好像FRIENDS的rachel,时时在电梯里巧遇Ralph Lauren。

谢谢你的称赞(我不知道沙发是什么意思呢)。其实我没有写随笔的习惯,如果有话就往msn space上一扔。自从那件事情以后我的整个信仰和价值体系都崩溃了,至今都没有重建起来,虽然现在也会偶尔写字,仍觉得自己是发条故障的玩具,失神地hanging around。

上次在msn上跟你讲述这件事,是意外的轻松舒服。我尝试过向不少朋友坦白讲述,总是要吃力地将对方从层层误解中拉回来,或自己抢先表明一些什么。对你我只是讲一件事情,平铺直叙然后被温和(八卦地)接受。这是我期待被给予的态度,也是我可以给予别人的态度。I appreciate it.如同我最近看的电影SAVING FACE,那里面有我激赏的元素:理性、尊重个体、摈除偏见、温情脉脉。

Saturday, November 26, 2005

頭先跟ziye聊天

  一路都是這樣,即使在互砸吉他的時代,很舒服,各說各的,不期望對方能懂得體諒,而有時候無視是最好的體諒。else說評論別人要設身處地,實在是1今年講的最有道理的一句話。
  我很高興子夜可以漸漸抽絲于如此糾纏,而我也欣慰地在隨興的msn對談中,隱隱觸摸到冷靜和決絕的姿態。

Wednesday, November 23, 2005

復旦依舊

  今天回去复旦旁听一门课程,新建的双子楼已经造好,据说有点丑,距离太近,观感不好说。
  一切如故,只是有疏离之感——不是其中一员,也许再也回不去。光华楼前有好多练直排轮的少年,想起小柯的一首歌,内中轻轻吟唱:在你我相遇的地方依然人来人往,依然有爱情在游荡;在你我相爱的地方依然有人在唱,依然还是年少无知的感伤……
  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PS: i'm having a crush on Michelle Krusiec  

Saturday, November 19, 2005

佳期不可再,風雨杳如年——寫給TV

发信人: treeblue (0127·122·死亡是唯一的结局), 信区: TV
标 题: 佳期不可再,风雨杳如年——写给tv
发信站: 日月光华 (2005年11月19日15:45:23 星期六), 站内信件

  我曾经以为,毕业将是一场轰轰烈烈回肠荡气的离别,会混杂酒精和泪水的味道,会是侵蚀人心的惆怅。但今年2月意外地得到一份工作之后,我的大学生涯被画上一个尴尬的休止符,感情被麻醉在繁忙的工作和复杂的人事中,时间进行到7月,之间几乎没有什么时间留在校园。论文、毕业旅行、毕业照、毕业衫、毕业戒指、毕业典礼、毕业晚会……所有这些只在心上划过浅浅痕迹,恍惚间,一切都回不去了。

  而说了又说拖了又拖的版主辞职,如今也下定决心提出。朝来暮去,岁月推迁,是不可能在一个场所驻留永久。只是现在,我突然有了毕业的感觉,有了背起行囊,独自一个人走的感伤。

  我想感谢chess和小麦两位前任版大为版面所做出的努力和对我的帮助,也许也是因为这样勤勉而坚持的小麦,宠溺我成为一名懒散贪玩的版副。如此兢兢业业不知疲倦的小麦,从来没有埋怨我的疏懒抑或因此而专横过,他一直如是温和体恤,是谦谦君子。我也想对所有在tv上一路走来的人(不包括站务)说抱歉,因为我这个不常亮灯的版主,为这里所做的事情诚然很少,甚至对许多近期的争议、乃至擦枪走火不明就里,更谈不上为之抗争。另外,我不知道自己是不是有史以来这里被记过次数最多的版主:P not a great deal.
  对于那些指责我们这里只是交流感情为主的人,我非常反感,也有人在决定予我记过处分之前,指桑骂槐说我因为“与其他版主关系好”而偷懒不做事。我承认确有疏于版面之过,但我们不是倚赖私交霸着版面的一群人,我们生活在这里是因为热爱,心思都很透明,被说成ws和包藏祸心的样子,是我所无法忍受的。那些对tv一无所知,连篇像样的原创都写不出来却居高位的人,有什么资格指指戳戳呢?

  所有生长、繁荣、陶然于这里的id,都对这个地方怀有一种生于天然的感情。我自己刚来这里的时候,就常常震慑于琐碎讨论中那一忽忽灵光闪现,这样一种藏金于山藏珠于渊的神秘与惊喜,较之于那些精英主义的版面,别是一番滋味和情趣。曾经写过:我像每个八卦的孩子一样,在电视前揣想里寂寞成长。于是我在这里见到一个又一个八卦的孩子,我知道我们有同样的守候于黑白电视机前的童年,会等待《西岳奇童》那一次次爽约的下集,会为白猫探长的牺牲而难过,会想要小蓓的花钥匙,会力挺属于自己星座的那位黄金圣斗士(那个叫做《雪孩子》的动画片,是我人生最初的心恸--|);接着,似懂非懂里培养了自己最初的审美和判断——弃大好青年郭靖不顾,独爱白马轻裘的杨康,小孩子不懂,现在知道挣扎繁复的人格能够让心灵触摸到真实,后来,是齐浩男、丁孝蟹、徐家立、许文彪——孩提时代,香江是个遥远而优越的境地,如我这般tvb fans,岂是培养于一朝一夕;后来我们看短小精炼的日剧,虽然现在已经完全能懂得完治是跟里美在一起才有舒展的快乐,仍怀念年少冲动里,绝对的拥护与绝对的厌憎;在Growing Pains里看Matthew Perry,也在Friends里看Matthew Perry,也如同见证我们自身的成长以及不自觉被美国文化所“殖民”的过程……
  这里的每个人,性格和情绪元素里一定有被这些人这些事所影响甚至塑造的过往,于是我们来到这里,讨论,hc,八卦,抒情……Wuecho说她喜欢这种温情脉脉的感觉,即使面对版主和站务的处罚,都有猫和老鼠的喜感和轻松,但我们很遗憾如今却不得不真的抓起铁兵器来抗争反击,这种温情的破坏是对tv元气的损伤。

  麦麦离职的时候,版上送别的文章很多(我总是觉得有些“十里长街”的味道,never mind),我会想起和麦麦的第一次见面,是五一的旅行,一干人在发车前5分钟从入口狂奔入站台(迟到大王我啊--|),然后在车上坐定、擦汗、喘气,才定睛看,喏,这就是小麦。之后几天行程里,小可的尽心竭力,熊兔伉俪的体恤关怀,以及小麦和绅士风度和厨艺,都令我难以忘怀。我怀念和麦麦一起瘦身,一起mmq的日子,也谢谢麦麦某天帮我挡酒而吹了瓶子,其实我并不介意筒子们拿我和小麦来八卦,虽然我如此欣赏这种光风霁月的异性友谊,并把麦麦当作一个最好的合作伙伴以及可信赖的兄长,而且这个老是唧唧歪歪埋怨没有mm的家伙如今沉浸在与seny的甜蜜中(wish u well~~)。
  由麦麦的离任思及离开或者还在这里的id们,我会记得每一个。是因为投身这里,我荒芜的生命才零星开出几盏颜色。此刻,我的widows media player随机播放是黄品源的《你怎么舍得我难过》,并不契合本文主旨,我却在乐声里,痴了。
  
--
佳期不可再,风雨杳如年
※ 来源:·日月光华 bbs.fudan.edu.cn·[FROM: 60.63.48.228]

Sunday, November 13, 2005

金马奖、michelle krusiec及其他

  说起来舒淇得奖是多么意料之中的事,而我竟为michelle krusiec的落败失落阵阵,也好的,如果在一段时间里我的眼光能聚焦于某样事物,以物喜以己悲,那日子尚不至于因为失丧轴心而苍白趋亡。

  Saving Face毕竟是拿了安慰奖性质的观众票选最受欢迎电影奖,身着晚装的michelle得以上台一次,以完全西人口音的华语说:哎呀,我只准备了我的最佳女主角奖……我开始微笑起来。其实无论从哪种角度来说,她之于金马奖都是太边缘的人物,如果我没有看过Saving Face,也会对这陌生的英文名字以及陌生的东方脸孔产生困惑。只是Saving Face里那个紧张矜持的外科医生意外引起我的兴趣,an American born Chinese lesbian doctor,Wil身份中多重而矛盾的盘根错节,在michelle的表演里得以整合,很舒服。Vivian或者是全盘西化的,而Wil的性格里却有很多东方家庭的传承:含蓄、压抑、为家庭所牵系。结尾里她说:"Vivian Shing, I'm asking u to dance with me",it's quite a big step forward,使得我不得不傻笑起来,多温暖的前嫌尽释,守得云开。纵然片子里这个华人社区最终获得的精神解放,带有王子公主过上幸福生活之类的童话色彩,但谁不爱童话结局呢。
  SF因为毕竟是comedy类的电影,以轻松的心态去观影,收获是妙趣横生。另外,看到自己所讨厌的中国式粘稠家庭关系和中国式老女人的gossip气氛被如此调侃,分外解恨。
  虽然我一直伪文艺青年地鄙视着美国片,但其实只要那么一点点音乐一点点浪漫,还是如此容易沉醉其中。

  前几天也看了金马奖大热门的《最好的时光》,用了2x速度看dvd仍觉得烦闷的我,不得不承认自己在观影品味上已趋近于民工- -|。仍是不能靠影评去揣摩片子的金玉质地啊,我作为一个民工羞愧地说我不能懂得和感受它。同时舒淇借此拿了最佳女主角,我莫名不是滋味中,哼唧。

  电影,仍是关乎已身解读的行为艺术啊。所以我喜欢Saving Face而不喜欢最好的时光,我喜欢两生花而对肖申克不以为然,我不懂得却能感受到云上的日子,我能懂得能感受到卧虎藏龙别人却都说不好,这些,又有什么所谓。这些人这些事流淌过眼底耳畔,过滤于心间,结晶于灵魂深处。

  anyway, 金马奖还是伤了我的心啊TT。

Friday, October 28, 2005

偶然想起

  如果普契尼对于歌剧人物形象的塑造,也可以认为是他一个国度、一种文化的揣想,那么在他所定义的异国情调里,古老的中国是否如同图兰多一般美丽而危险,而日本则如同蝴蝶夫人一般深情婉约却决绝。

Thursday, October 27, 2005

鐘子期死,伯牙破琴摔弦,終身不復鼓琴

  离开学校,开始做事,是社会的新鲜人,这几个月来,我努力做着开朗无忧的小孩,把一切目为好白相的东西。

  我甚至以为,换一种心境和表象去生活,就能够自然而然地成为另一种人——这最终被证明是无用的心理暗示。人前人后,多么灰败的调子,败絮其中。

  命数是丝线串起来的琉璃珠子,牵一发而动全身,散落一地,就此狼藉。

Wednesday, October 19, 2005

光影

  因为笃信灵魂的存在以及其来源于造物主的灵性,我们还是必须对于高贵、纯洁、不朽这样的字眼卑微地膜拜与寻求,我们必须在物质的世界里紧紧握牢自己的灵魂,我们必须……汲取一些,于灵魂有益处的,营养。:)
  看一部电影,无所谓风评地域,从不苛求懂得些什么,感觉到心灵被触动了,就是好的。哪怕无法言传,哪怕根本不是那么一回事,得见了本心,便是一种保全。 魂断蓝桥

  这个是我不变的favorite。之所以不放别的电影在这个位置,其实是对自己没有信心。身处瞬息万变的现代世界,人的口味跟着也说变就变了。我不知道到2014年的时候2004年的作品是否仍可以是我的最爱,然而如果上个世纪40年代的电影仍可以穿越时空攫取我的视线,那么它是超胜了时间,成就了不朽。
其实是简单的故事,现在看来自必老套:战争通过阴差阳错的方式摧毁了爱情。黑白是隽永的色调,气定神闲,在这样安全的颜色下小小心酸一下该不会被扣上“煽情”的罪名。
  车站上重逢之后,她趁他离开的小小间隙掏出镜子擦去浓重俗艳的妆,抹不去是那风尘肮脏违心愿的过往。爱人,我拿什么来爱从死里复活的你,当我葬了心,殉你虚假的死讯?
  黑白颜色之间的渐变,简约而又繁复,我辨不清费雯丽瞳仁的颜色(其实本应是带点妖娆的绿),见到的唯有刺痛人心的深情。离去前她对他说:Roy, I love you. I never loved anyone else, and I never shall. That's truth, Roy, I never shall...
  从11岁直至如今,每每重看,这一段必让我唏嘘不已。
当然,当然还有不可忘怀的For Auld Lang Syne。

罗马假日

  当她回复到她高高在上不可逼视的位置,他只是台下无数个小记者中的一个。可这又如何?
  “可以说,是各有千秋。但最难忘的,当然是在罗马。”
  我们都清楚,台下的人里,只一个人听懂了安妮公主的话。因此我们欣慰。

  去年派克离去的时候有评论说:上帝已经拥有了上世纪最美丽的淑女,如今又带走了最优雅的绅士,但愿天堂里天天都是罗马假日。

卡萨布兰卡

  “我离开你的时候有多爱你,现在还是多爱你。”
  是因为这句话么?或是拉斯洛指挥众人合唱《马赛曲》那一刻的慷慨激昂?使得里克那样大方地舍去心头所爱。
  因为知道自己仍是被深爱的,于是舍去爱情,成全了姿态,那是一个男人骄傲而大义的姿态。
  我们因此而记住了那个遥远的北非城市,As Time Goes By也终于是很多人的一曲难忘。我很想知道,里克会否有些些悔恨,当"You must remember this..."的歌声响起。

孤星血泪

  1974年的彩色版本。它或许不是电影史上的奇葩,却是译制史上的佳话。童自荣,刘广宁,苏秀,邱岳峰……这些配音员是真正能被称为艺术家的人。分外怀念那个认真严谨的年代。(唉,不说了,余生也晚矣,没资格怀念。)
  十几岁的时候在电视上看完佳片重温性质的《孤星血泪》。那时候不懂事,郝薇仙小姐的老巫婆造型令我浑身发毛,也弄不明白埃斯苔拉为什么总对匹普没个好脸色。只是心还是被触动了,当最后的时候,她对他说:
  “小孩,过来,你要是想亲,就亲我一下。”
  于是乎冲动地去翻狄更斯的原著,读了一整遍,原著里没有这句话,只是一个平和冲淡的结局,简直感觉受骗上当:P。怒赞74版《孤星血泪》编剧的神来之笔,数十年前,美丽骄纵的埃斯苔拉对那个乡下孩子说:“小孩,过来,你要是想亲,就亲我一下”。匹普铭记一生的赏赐。
  重逢里那些掷地有声的话语,把岁月酿成美酒。罗嗦一下《神雕侠侣》里的杨龙重逢,她说:“不是老了,是我的过儿长大了。”
  于是乡下孩子又一次吻到了骄傲的小公主,尘埃落定。我比较喜欢,这样的收梢:)
  
  20岁的时候,我成为一个对声音极其敏感的人,不要问我因。

Tuesday, October 4, 2005

記得你青春的模樣

  開始對劉若英抱有好感,始于她的某次訪談,不慍不燥含雋的談吐,很是舒服;之後是她的唱片,同埋歌詞頁裏的心情文字,再後來是《人間四月天》、《似水年華》、《她從海上來》,追溯到之前的《徵婚啓事》,之後的《夜奔》……她身上有關文藝小資的特質,很合年輕女學生的胃口,而現時看來,覺出乏味。她畢竟不活色生香,因此她的現場演出不值得期待,她畢竟不清冷奇詭,於是她的張愛玲就非常不是那麽回事兒。人淡如菊,也縂有看盡的一日。
  當年《為愛癡狂》的mv裏,她身著敝舊的夾克,背一把吉他一徑地走。從現在的眼光來看有些傻氣,然而年輕真好,彼時一切尚未發生和鋪展,那張稚氣的素淨的年輕臉龐,沒有多少癡狂的樣子,反而在鏡頭前時時顯出迷惘。但那才是真正可以為愛癡狂的年紀,因爲後生,因爲無知,因爲不懂計較。現時的她,也許能將愛的糾纏決絕詮釋到層次分明火候恰好,卻也不是那樣無知無畏的青春了。
  前幾日看到她97年的影片《美麗在唱歌》,也是一樣。每天吃喝生活,在戲院的售票亭做一份枯燥而低端的人工,閑時和同事八卦家人男人等種種瑣碎,這是我們身邊隨處可見的女孩子。現在我知道一切平鋪直敍都是鋪墊,電影往往凝固在擦亮火柴的那一瞬間,浴室那短短幾十秒的戯,我看見一種奇幻的美麗從她的臉上優雅平緩地綻開,在這之前所有的情節對白都極盡寫實而平淡,嗅不到一點點形而上的高雅氣息,這是劉若英青春的模樣,這也許也是每一個凡俗生命中曾經美麗而優柔的瞬間。
  清晨,不告而別的人留下字條,說自己到老了都會記得這樣青春美麗的她。她坐在床邊聽到電臺DJ煽情的話語,隨著歌聲輕輕啜泣——她曾經是那麽肆無忌憚的莽撞少女,乾脆利落地講黃色笑話。

我總是以爲,當一個孩子開始懂得憂傷,那他是真的在愛了。

  影片末尾劉若英戴著黑色棒球帽倚靠在火車背上的側影,又讓我想起了那個素面朝天背著吉他的女孩,這些都是很久以前的事情了。電影膠片鐫刻下她青春的模樣。而誰會記得我們?
  《美麗在唱歌》英語譯名《Murmur of Youth》。成長中縂點綴著太多的謎題,美麗但無解。

Saturday, October 1, 2005

我將青春付給你

爱的箴言-----罗大佑

我将真心付给了你
将悲伤留给我自己
我将青春付给了你
将岁月留给我自己
我将生命付给了你
将孤独留给我自己
我将春天付给了你
将冬天留给我自己

爱是没有人能了解的东西
爱是永恒的旋律
爱是欢笑泪珠飘落的过程
爱曾经是我也是你

我将春天付给了你
将冬天留给我自己
我将你的背影留给我自己
却将自己给了你

  總是有一些歌,會讓我們跟著輕輕和。歌裏有我們嘆息的聲音,有我們青春的模樣。疼痛和歲月會鎖住曾經流暢靈動的表達,唯有在音樂裏,讓心情溫柔起來。  

  今次復旦校慶,沒有回去。

  大學最後一年間,已經開始在外面做事,很少回學校,畢業時節離愁別緒淺得很,對於班級一向疏離——懶散的人總是不太喜歡精英的aggressive的團體。

  直到學院的畢業典禮,我最尊敬的老師上臺發言,用極沖淡平和的語調緩緩說:大约在1000多年以前,诞生了世界上最早的一批大学。在这批最早的大学里,一般只有两个学科。一个是神学,另一个是法學……坐席掌聲雷動,是所有0127er的懂得會心,于我,也是一種潛移默化的深刻。畢業衫和戒指上有拉丁文鐫刻的“自由”和“真理”,是我喜歡的風格。大學四年這樣糊裏糊塗地玩過來,好彩心裏尚存一份凝重和信念——縱然現實如此,實然未必是應然。

  而我的青春的愛情烙在那裏。相輝堂前那塊草坪,我無數次幻想下落不明的愛人會在某個陽光燦爛的午後靜靜走到我身旁,直到我離開,它都未曾實現。而我,等閒變卻了故人的心,常常陰冷而不屑。正大培訓中心310房間,似這般,花花草草由人戀,生生死死隨人願,便酸酸楚楚無人怨。

  同事見我是整天笑容滿面沒有心事的小孩,實在爲了共事相處,要親和討巧——呵呵,可見我不是全沒計較。而其實我極悲觀,以爲成長是本心的喪失,往後的日子會越走越暗淡,一樣吃飯睡覺,為幾尺居室搏命搵錢,眼中不見浩瀚世界,能有多大意思。

  所有的聲色光影綺麗年華,都會如煙消失。時至今日我發覺沒有什麽不可以承受,只是微微有些不捨。

  我所摯愛的人,曾經說:青春不是十幾嵗到三十嵗的歲月,而是溫柔的心情。

  我將青春付給了你  把歲月留給我自己

Tuesday, September 13, 2005

被nasyo点名自爆5个怪癖

居然排在1点名list里的第一位,难道我看上去是一个很似有怪癖的女宁?呵呵

勉为其难列举一下

1、很喜欢观察自己的手指甲,手指甲上有时候会有横纹,有时候会出现小坑,不知道是不是亚健康的标志……总之没事情就喜欢反复观察,例如屈起手指并上下动,光线流过指甲的时候,上面的地形状况就更为清晰,enjoy这种单纯的观察快感。

2、不吃西瓜。我从小厌恶一切瓜类中的青草味道,至今都以为所有人以不吃西瓜为怪癖是一件不可思议的事情,为什么他们可以忍受这样的味道@@嘿嘿

3、惧怕禽类。每个人都有自己惧怕的动物,例如老鼠或者蛇,我对于禽类、鸟类,总之就是长成那种样子——尖喙、长脖子、两只脚,一边走路一边动脖子的东西特别惧怕。这种不协调的难受的物种实在是造物的败笔。。。不说了说起来就浑身难过。更加怪的事,惧怕禽类的我,特别喜欢吃鸡--|

4、对大众中正热的东西提不起兴趣。诚实地说我倒不是故作姿态摆清高,但是如果一部电影正在四处张贴热辣上映,一本书正好评如潮轮番售罄,以及那些最新流行的东西,我某根搭错的神经会指导我远离它们——我发誓这一定是脊髓反射hiahia...理性来说并不是解释不通:有的人更倾向于关注能够经历时间考验的优质良品。(第4.5条怪癖:自视甚高)

5、我是特别特别要求个人空间,特别特别厌恶别人对自己的私事指手画脚的人。我自小受的教育和大众别无二致,并不是western style的那一种。不知道为什么我对于中国社会粘稠的家庭、人际关系感到不以为然。例如,我以为人一旦踏上社会就应该离家,自己搞定自己的衣食住行,自己决定餐具的样式、经常光顾的超市、周末的安排和交际……etc.如果有人对我所选择的生活方式说三道四指指点点,甚至要询问我的收入和钱财分配,我会在心里抱怨none of ur business,然后从“值得深交的人”名单中剔除1,当然人家才不care我要不要去深交,it's another thing.

现在我发觉自爆怪癖是蛮容易暴露弱点和得罪人的一件事情。。。该死的nn...

点名:

万人迷无比nice的else

我最佩服的前同事ann

我知道bw从来不博,但是仍然要点

小麦~!什么时候开始mmq?

再有情人liar...



嗯嗯,希望你们能看到

Saturday, September 3, 2005

遗失的普鲁斯特问卷

1.你认为最理想的快乐是怎样的?   
:长存温柔安宁的心

2.你最希望拥有哪种才华?                                                                                              
: 漫不经心地把事情做好        
                                                                                                
3.你最害怕的是什么?                                                                                                  
:被命运刻薄 
                                                                                                      
4.你目前的心境怎样?                                                                                                  
:因为绝望而无所畏惧                                                                                                                     

5.还在世的人中你最钦佩的是谁?                                                                                        
:ann                                                                                                          

6.你认为你最伟大的成就是什么?
:和sj所能彼此给予的空间和懂得
                                                                                          
7.你自己的哪个特点让你最觉得痛恨?                                                                                    
:敏感                                                                                                                  

8.如果你能选择的话,你希望让什么重现?                                                                              
:希望
                                                                                                             
9.你最痛恨别人的什么特点?                                                                                            
:虚伪,势利,刻薄
                                                                                                
10.你最珍惜的财产是什么?                                                                                             
:赤子之心                                                                                                        

11.你最奢侈的是什么?                                                                                                 
:  为你亲手把我青春毁弃                                                                                                            

12.你认为程度最浅的痛苦是什么?                                                                                       
:贫穷                                                                                                                

13.你认为哪种美德是被过高的评估的?                                                                                   
:爱国主义、临终关怀    
                                                                                                             
14.你最喜欢的职业是什么?                                                                                             
:其实我想做自由撰稿人

15.你对自己的外表哪一点不满意?
:单眼皮小眼睛

16.你本身最显著的特点是什么?
:大众脸,走到哪里都有人可以像

17.还在世的人中你最轻视的是谁?
:一时间想不出来

18.你最喜欢男性身上的什么品质?
:善良、内敛、喜欢孩子

19.你使用过的最多的单词或者是词语是什么?
:我昏过去

20.你最喜欢女性身上的什么品质?
:温柔却壮烈

21.你最伤痛的事是什么?
: “……5年是目前医生给出的最长的估计,预计成活率在 30%左右,而我决定这样。我不能承受另一种选择——自私的走开。蓝,你之于我是相知相惜的牵念,如视家人,只能在心底爱。也许以后还会有机会自由的爱你,如果还能在生命的转弯处重逢,但这样的话,我是不适宜说的,因为这将预示另外一个人早死的命运。而且我没有立场和资格去要求你为了一个不知道几率的可能性等待,甚至在等待的过程中苦痛,我自己也无法允许自己提出这样的要求,而如果你要这样,我会劝你,不要!”


22.你最看重朋友的什么特点?
:知心

23.你这一生中最爱的人或东西是什么?
: sj

24.你希望以什么样的方式死去?
:猝死于心血管疾病,没有预兆,不要苦捱,不要浪费钱,不要去医院

25.何时是你生命中最快乐的时刻?
:都过去了

26.你的座右铭是什么?
:没有

Friday, August 26, 2005

用平靜刺痛你的心

发信人: treehole (把该我的还我), 信区: Movie
标 题: 個麽我也來暖一下
发信站: 日月光华 (2004年05月27日11:20:17 星期四), 站内信件

用平靜刺痛你的心--《暖》

  再好的电影,最终让我们深深记得的,往往只是一句对白、一个眼神、一段背景乐……在中央六套看过《屋上轻骑兵》,寡然无味。后来有评论说一部电影在平淡收梢之前五分之二处至少要有牵引情绪的高潮部分,向来厌恶八股作风,却也深以为然。
  随dvdrip一起的txt文档往往有网上各处拷贝过来的影片简介,《暖》的简介这样写:“……影片描述了在北京工作的主人公井河回到10年没有回过的农村老家,在家乡的桥头遇到了昔日恋人暖,暖的平静刺痛了井河,从而引发了他内心的一段回忆。影片风
格恬淡,镜头间流露出对往昔的依恋与惜别的忧伤……”
看这一句“暖的平静刺痛了井河”看得怔忡,电影简介居然还可以这样写,怒赞。于是观影中这句平静刺痛云云在我的脑海了润出了影片的底色。而最终让我深深记得的,竟然是电影之外的这段简评文字。
  《倚天屠龙记》里,“剥极而复参九阳”的张无忌与表妹殷离在雪地上相遇。一个是蓬头垢面还断了双腿的深山大野人 ,一个练了千蛛万毒手,容颜尽毁。太喜欢殷离,心想儿时蝴蝶谷中那一场刻骨铭心,多年之后竟是如此对面不相逢,看得错愕。
  井河遇见的暖,已非复少年模样,只是随处可见的操劳着的农村妇女。当她背着满满一摞柴,驼着背跛着脚从他身边走过,还以为跟《倚天》中一样,对面不相逢中感慨沧海桑田。可是当井河回头去找暖时,我听见她对他说:我知道你是井河。污垢的脸上,眼神竟不是麻木的,非常清澈。
  终于开始明白,平静如何“刺痛”一个人。她如果麻木黯淡,你尚能愧疚;她若是幽怨在心,你偿她悔恨;她终于忘记了淡然了,无论如何尘埃落定。可是她平静,没有情绪没有姿态,这次轮到你手足无措。一直以为是背对着背走出了回忆,如今你却沦陷在她浩瀚的平静里,无处可逃。她宠辱不惊地,与回忆连成一片。暖就是你的初恋,你的故土,你逃不开的青春与乡愁。
  暖甚至不是不幸福的。当她毫无怨言地讲述自己和哑巴的婚姻,当她简单地说有个孩子比什么都强,无论是小武生还是井河还是遥远的城市都不再是她孜孜以求的。即便韶华不再,她的眼底依旧澄澈,因为握在手中的鄙陋却沉实,要不到的她终于是不再稀罕。
  井河啊,把预备给暖的惋惜留给自己的逝水流年吧。如同你在片尾的独白:一个人即使永远不还乡,也逃不出自己的初恋。
  当你握着她的平静,扎向自己的心,疼痛就只是你一个人的事情。
  
  暖的平静,或许要用乡间浓郁的绿加上每一天的暮色慢慢酿出来,我不知道自己是否能够(这个得看rpwt了)。我是太绝对的人,要不要都得清清楚楚,不含糊不将就。

  我要如何酿我的平静,总是,一石激起千层浪。

--
从那年开始,很多事我都忘了,唯一能记得的,就是我喜欢石头
※ 来源:·日月光华 bbs.fudan.edu.cn·[FROM: 10.85.10.212]

外婆的家

发信人: treehole (把该我的还我), 信区: Movie
标 题: 外婆的家
发信站: 日月光华 (2004年05月25日17:58:31 星期二), 站内信件

  电影没有让我潸然泪下,反而是之前电视里的简介更煽情一些。
  我们当然是更喜欢《春逝》、《八月照相馆》、《不可不信缘》,喜欢年轻干净的男孩和颜若朝华的女子相看两不厌,喜欢声音里影像里缘分里淡淡哀伤的爱情故事。贪恋色相始终是人的弱点,怪大地众生太美丽。
  面对乡间佝偻的老妇,却一时无言。无可否认徜徉在文字与思想里用工笔细细描绘心灵的人都是自恋而自我的,敏感的轻薄鼻翼与不沾阳春水的纤纤十指注定了我们是这样一类人,狷介疏狂,却在最纯朴无争的人面前低下头颅。
 婆婆的表情空空洞洞,眼神混浊无物,不识字,也不能说话,做简单的手势。我甚至揣测她是否思考,陡然就觉出了自己的无耻--我想在我学会婆婆那种爱之前,我没有任何资格去评断。看片子的时候多想把淘气任性的成佑拎出来耳提面命一番:婆婆这样无条件地容忍与宠爱你,你这孩子怎么那么不懂事?回头想想自己又何尝不是那个顽劣乖张坏脾气的孩子,哑然无语。
  原来真正的爱是不受伤的,最初咒骂与不屑的是成佑,最终流泪不舍的也是成佑,婆婆的表情由始至终如此单一甚至乏味,恒久忍耐的爱和给予消解了一切外界的冲击。她不需要任何言语和姿态,也不需要明白任何一个观者如我所给出的解读,爱如此质朴如此长阔高深。我在这个大城市的怀抱里出生长大,与乡村理所当然毫无交集,这时却陡然明白自己的匮乏。
  
  成佑最终回去了汉城,婆婆继续一日复一日劳碌。对质朴乡间的情怀,也无非叶公好龙。
  电影没有使我潸然泪下,几天之前看片断的时候却哭得惨烈,才明白自己是借题发挥。在心变得柔软的时候,又想起了那个人,想起大言不惭地跟他说过自己从不流泪,然后他回答:你是小青,终究会懂得眼泪。

--
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
※ 来源:·日月光华 bbs.fudan.edu.cn·[FROM: 10.85.10.212]

看過的一些電影

发信人: treeblue (25th), 信区: TVunion
标 题: 看过的一些电影1
发信站: 复旦燕曦BBS (Sun Dec 19 18:59:09 2004), 转信

  《20、30、40》:三个女人自娱自乐的作品,她们真的很yy。刘若英自从演了结婚狂,总给人三十多岁嫁不出去的尴尬之感;张艾嘉的身材保养需要赞一下;喜欢李心洁的那个结局,是要那样深吻下去,带点狠,方才终结暧昧不明、二十岁的天气。
  《云上的日子》:Irene Jacob深色头发与瞳仁,典雅精致的侧面轮廓,是拉丁美人的样式。长长的空寂的街道,宏伟得令人有失重之感的教堂,石子路上皮鞋砸地的声音是爱情追逐的节奏。追逐的尽头,咫尺之间,女孩已属于另一个世界,她想要更广阔的宁静……Vincent Perez算得英俊可爱,Kim Rossi Stuart则简直是希腊神话中走来的美男子,眼神迷离着,意大利的夜雾。
  《蝴蝶君》:他爱上了一个谎言,她却给他真实。西方之于东方,东方之于西方,都是幻梦。尊龙的女装扮相可谓颠倒众生,他的轮廓其实是线条分明的,眉眼却又极艳丽,真是绝色。宋丽伶是一个政治意义下的间谍、一个把玩自身的艺术家、一个婉约顺从的女子、一个爱着同性的男子……如果说高仁尼毁灭于自己所浇铸的蝴蝶夫人情结,那么宋丽伶何尝不重复着庄周梦蝶的古老寓言,是耶非耶。
  《心动》:还是喜欢最早时候杨采妮和金城武的搭档,对梁咏琪欠缺心动。十分理解张艾嘉说浩君与小柔在东京的关系,跟他们与各自的妻子或男朋友之间的关系是两回事。重逢是惊动了旧伤口,回去尴尬无措的青春期,那种脆弱傻气,只肯给一个人看。当中穿插89年小柔的母亲评价6.4民运,淡淡一句:小孩怎么斗得过大人。倒是让我极pf张艾嘉的老辣。
  《似是故人来》:美国片总是清浅、积极而励志,看多了会笑它傻气。一个浮华无赖的登徒浪子宁愿放弃生命,以获得人格上的升华。然后我的sg Richard Gere活活就这么被绞死了T_T,镜头随即奇土无比地转向那一片蓝天……震慑于Jodie Foster的爆发力,她在法庭上的表现真是无比催泪:I know because I never loved himin the way that I love you!
  《台北晚九朝五》:同学曾经把片名看反作朝九晚五,以其为白领生活影片下之观之,结果当然比较受不了一点。瞠目结舌一段时间之后,竟然发觉是一部非常严肃的三级片(这个词用错没?)。Lesbian大尺度的做爱场面被处理得美轮美奂,还有个明亮干净的收梢。片尾打出字幕的时候就更乐了,导演:戴立忍,原来是熟人来的。--


若是我身在诱惑的街,若是我身在沉沦的午夜,你的心是否会为我而淌血从此醒觉※ 来源:·复旦燕曦BBS bbs.yanxi.org·[FROM: 10.85.10.212]

发信人: treeblue (25th), 信区: TVunion


标 题: 看过的一些电影2
发信站: 复旦燕曦BBS (Sun Dec 19 19:00:28 2004), 转信

  《小城之春》:据说是无法同48年费穆版相提并论的,个人却极赞这部,大概因为现在的文艺片都太伪小资。片中浓浓旧时代气韵与我关于民国的揣想出奇吻合,压抑拘谨而温良的年代。胡靖钒简直可以派去演张爱玲的,浑不似刘若英怎么发挥演技,就是怎么看怎么不该是那个民国时代的临水照花人。
  《游园惊梦》:心思过于敏感细致,看事物出自审美的眼光,往往忽略了自我的属性。容兰说罪恶出自她的优越感,是否意谓抽离自身去俯瞰同性?她迷恋鸦片香,迷恋烟雾缭绕中她颓废安静的美。宫泽理惠非我族类,却反而因此似从平面画中鲜活了出来,又契合昆曲的含隽意境;王祖贤,皑皑,据懂行的人说简直污辱昆曲,女装也不再妩媚了,想当年那个鬼气的小倩啊;当然,还有吴彦祖美丽的身体,喷鼻血啊喷鼻血……戏台大概是同性恋情的温床,一出出,假凤虚凰。戏里的执手相看相濡以沫,只是水中泡影,荡起涟漪,恩情竟已不见。明明握在手中,怎么就成了空?
  《八月照相馆》:大概是心浮气躁,要不是冲着pp沈银河,这么温吞的电影我一定拖进度条。当然,韩石圭gg最后的生命静静流淌过我的心,还是有点感触。
  《不可不信缘》:男主角长得很像春晖一打饭的小青年,孙艺珍mm的手非常pp,除此之外不值一提。
  《东京日和》:几乎没有什么重音符的乐章,结尾处的“谷口”二字,也只是个休止符。爱情可贵乃在于柴米油盐之中一起静守山河岁月,他当真是爱她。因此我发扬精神,没拖进度条,算尽尽人事,陪摄影师一起怀念逝去的妻子。
  《广岛之恋》:战争、罪恶与不幸如同广岛的纹身,在战后的和平年代里,都如此触目惊心。最后,一座城市爱上了一座城市,广岛、纳韦尔。然而,并不是战争吞噬爱情,而是爱情侵略了战争,在杜拉斯处一切有神奇的力量。

--
若是我身在诱惑的街,若是我身在沉沦的午夜,你的心是否会为我而淌血从此醒觉※ 来源:·复旦燕曦BBS bbs.yanxi.org·[FROM: 10.85.10.212]



发信人: treeblue (25th), 信区: TVunion
标 题: 看过的一些电影3
发信站: 复旦燕曦BBS (Sun Dec 19 19:01:39 2004), 转信

  《Trois Couleurs》:三色里最喜欢红,其次蓝,其次白。掉落的书翻开到考题那一页,深爱的金发女友躺在另一个男人的怀抱里……Auguste重复着老法官的命运,也许他谁都不再爱谁都不相信,也许他的命运本该是褐发的Valentine,船难是两个人的交织与新生,背景色的红是苍凉人世里一点点温暖烛光。
  《惊情四百年》:背叛上帝而获尘世的永生,四百年过后等到轮回的爱人。Dracula最终回归了上帝,一如杨过回归了郭靖的侠之大者。曾几何时,他在重阳祖师画像前飞扬跋扈:叛就叛到底了;曾几何时,他面对爱人的尸体向十字架怒目,说要生生世世与基督为敌。
  《卡萨布兰卡》:重逢Ilsa那天的夜晚,Rick让钢琴师再弹奏那首《As Time Goes By》,他攥紧拳头:既然她能够忍受这首曲子,我为什么不能。既然背叛者可以好好活下去,我为什么不能。
  《蓝色大门》:平日里说自己老,不是不带些年轻的疏狂的。看完蓝色大门,悲哀地发觉自己真的老了。再也不会只因为一张英俊的四分之三侧脸而爱,在练习本上写一百遍他的名字,收集关于他和他的城市的一切一切。“张士豪,O型天蝎座、游泳队、吉他社,我还不错哦。”微笑地看着这一对孩子,真诚地缅怀自己的初恋,那个深深轮廓敛着眉眼的十六岁男孩,现在是否染黄了头发着前卫衣装,正行走在东京街头?
  《落跑新娘》:赞Julia Roberts单腿下跪向Richard Gere求婚。
  《美少年之恋》:杨凡的作品美则美矣,总觉得硬伤不少。林青霞(旁白)、舒淇、黄霑、曾江一个个出场,加上一群美少年杂陈一炉,无非讲一种食物链式的恋爱关系,只是链条各头为同性罢了。真的不觉得有什么可看性。
  《迷失东京》:唯一一部我看了一半就删的电影,不知道我是没品,还是它没face……

--
若是我身在诱惑的街,若是我身在沉沦的午夜,你的心是否会为我而淌血从此醒觉

※ 来源:·复旦燕曦BBS bbs.yanxi.org·[FROM: 10.85.10.212]


发信人: treeblue (25th), 信区: TVunion
标 题: 看过的一些电影4
发信站: 复旦燕曦BBS (Sun Dec 19 19:02:19 2004), 转信

  《玻璃之城》:这一次小柔的母亲成了韵文的母亲(他们在家里讲上海话,看着增亲切),这一次考几次大学都考不到的浩君换成了极出风头的港生,这一次的爱情还是旧日港式爱情,敲上菁英烙印。菁英就是菁英,年轻时他极浪漫地在石膏手掌的每条掌纹上刻上爱人的名字,在功成名就的中年Try to Remember依然是他的保留曲目。因为这首歌,开始喜欢黎明淳厚优雅的嗓音,开始听The Brothers 4,在还未老去之时怀我生命里不曾存在的旧。结尾里,康桥爱上了康桥,他们的中文名字是各自父母年轻时想去的地方;结尾里,嬉笑着的年轻的声音,逐渐消失在长廊尽头。
  《末代皇帝》:太赞的片子,看完了一句话也说不出来,如果硬要说:对贝托鲁奇的景仰如滔滔江水,连绵不绝……
  《暖》:用平静刺痛你的心,以前yc过。
  《春逝》:一切从声音开始,又终于声音。你的美你的笑你给我的希望是最凛冽的残酷,让我轻轻抽出我的手,不再回头。我是情愿在自己留下的春的声音里醉,也不再苦苦挽留你的春色影像。眼看着,夏天来了。
  《甜蜜蜜》:跟看电视剧一样,个人不太喜欢草根题材。受不了黎明温文的形象和嗓音去演绎一个天津草根,亦受不了张曼玉的女草根,还有杜可风的洋草根。个人还很有点精神洁癖,一向认为“爱上你只是因为寂寞”还不如不爱,孤男寡女干柴烈火,始终觉得不是赏心悦目的感情。当然不合口味归不合口味,电影还是好的,曾志伟的黑帮老大形象很有个性,不过黑道一善良就会死得冤枉,比如天地豪情的戴志伟。sigh,香港男演员哪个不比黎明草根,为什么偏偏找他。看到世钧、港生变身草根男青年,皑皑,简直比吞了苍蝇还难受
  《秋天的童话》:喏,我来告诉你什么叫经典草根。其实草根一个把握不好就ws了,一个ws就真的没法看了。发哥的船头尺是那一种江湖气质的草根,性情中人,“男子汉大丈夫,今天就今天,明天就明天!”陈百强的小白脸对比之下就太单薄不讨好了。钟楚红的感觉很衬夕阳颜色,浓郁美丽。海边,草根终于衣冠楚楚地等来美人,当真是经典港式励志童话。

--
若是我身在诱惑的街,若是我身在沉沦的午夜,你的心是否会为我而淌血从此醒觉※ 来源:·复旦燕曦BBS bbs.yanxi.org·[FROM: 10.85.10.212]



发信人: treeblue (25th), 信区: TVunion
标 题: 看过的一些电影5
发信站: 复旦燕曦BBS (Sun Dec 19 19:03:00 2004), 转信

  《爱的蹦极》:镜头没有随蹦极的轨迹堕入深海,而是横向伸展着,预示生命将绵延无绝衰。柏拉图认为学习只是回忆的过程,回忆灵魂深处早已存在的真理。那么爱一个人,也可以是回忆。“下辈子我一定能找到你,不是因为我爱你,而是因为我只能爱你一个人。”于是爱就成了寻回那个人的线索,如同中国传说中脚下那条红线,终于要牵引对的人到一起,贯穿生生世世。影片大概是对同性恋情最宽容与美好的解释--是爱上一个人,而非一种性别--如果爱情真能如成语般万古长存,那么我必将对这种爱情致以更高的敬意。可惜我比较悲观,看到任何爱情总有其卑微的本质。
  《夜奔》:这一出却不是戏台上假凤虚凰,而是戏里的声音触动了戏外的灵魂。千军万马化作一滴男儿泪。尹昭德表演昆曲实在bbbb,还是喜欢活色生香百变戴立忍。那一个转身,是生离,也是死别。这一个转身,你永远失去见我的机会,不要后悔,因为如果你后悔,我会很得意。
  《天浴》:朋友说看了无比压抑难过,我倒觉得还好。如果说影片对于人性的挖掘是深刻而内敛的,个中蕴藏反而会令我压抑。但对秀秀转变的描绘与解释终嫌单薄,这种残酷亦缺乏沉重之感。
  《自梳》:看到归亚蕾的时候我开始悲观,意欢曾经是何等温柔婉约女子,竟被岁月酿得如此泼辣世故。谜底揭晓之时舒一口气--原来她不是意欢,而是玉环。也该是她,精明犀利的青楼女子。原来半生念叨一个人的名,自己就会成为她;原来爱,不分彼此。真正的意欢已是轮椅上的白发老妪,形容想必枯槁,表情自必木然,只是镜头一转,我们看见归亚蕾牵起了杨采妮,而牵起杨采妮的成了刘嘉玲(强烈怀疑这创意抄袭泰坦尼克号-,-)。重逢一笔勾销掉逝水流年,依旧一对如花美眷。只是,两个女人相爱,一定要以对男人心灰意冷为前提,未免俗套。
  《一一》:影片的节奏是舒缓安定、不急不徐的,NJ一家人纵横相错的经历,好似我们曾经走过,又将要去走的人生轨迹,这样真实却不露骨地贴合我们的生命,以一种宠辱不惊的态度讲述。金燕玲,又是这个Elaine Jin,每次都把戏份抢光光的戏骨型配角,串起了关于《心动》和《玻璃之城》回忆。前不久在亚视台庆剧《爱在有情天》里还看见她,不过宁愿不知其出处来历,随时准备惊艳。片尾的演员表里出现了戴立忍,拖回去找,在婚宴上听到众宾客闹酒声中掺杂“立忍!立忍!”的吆喝,一堆人中找到sg模糊身影,汗如雨下……
  《爱的肢解》:沈银河是一片血腥颜色中开出百合,气定神闲又脆弱无助。这部片子,如果在结尾前两分钟因断电等原因而未能看完,你一定会疯掉,原因么,hiahiahia……

--
若是我身在诱惑的街,若是我身在沉沦的午夜,你的心是否会为我而淌血从此醒觉


※ 来源:·复旦燕曦BBS bbs.yanxi.org·[FROM: 10.85.10.212]


发信人: treeblue (25th), 信区: TVunion
标 题: 看过的一些电影6
发信站: 复旦燕曦BBS (Sun Dec 19 19:03:56 2004), 转信

  《辛德勒的名单》:记得最深的一个片段:那个仪表堂堂拿犹太人练枪法的纳粹军官,对着犹太女奴倾诉他对她复杂的爱慕之情,他的语气连同身体甚至是颤抖的,诉说却以毒打告终--这种迷恋导致他疯狂,当自命不凡的纳粹爱上被目为畜牲类的犹太女子。处绞刑的时候他骄傲地掠了掠头发,向希特勒最后行礼,褪去“执迷不悟”上面那层道德评价,他一样是执著。总是乐于寻找善恶之际更多关乎人性的东西,比如救下那么多犹太人的辛德勒同时是个爱女人爱享受的纳粹js,因此而更可爱;比如杀人如麻的纳粹恶魔,在某一刻从某种角度看过去是迷人的,不仅因为英俊。
  《肖申克的救赎》:美国片增是励志啊,只是对此类影片已经审美疲劳……如果监狱长那天心血来潮翻开了那本圣经呢?如果Andy晚上挖隧道的时候吵到了周围的人呢?如果海报年久破损或被狱警不爽起来戳一个洞呢?如果越狱那天他二氧化硫中毒死在下水道里呢?如果……总之是不满美国片老是塑造一些超人出来弘扬其主旋律。相比之下美国片是个四肢发达人格健全笑容开朗的五讲四美好青年,无奈我更喜欢欧洲那边顾影自怜一个个憔悴身影。
  《勇敢的心》:当华莱士高喊freedom慷慨就义时,镜头缓缓跟进他死去妻子在人群中微笑的幻像,于是我……怒了--威廉·华莱士你这个衰人,把Princess Isabella当什么?人家不费一兵一卒就把你千军万马做不了的事情做了--让英格兰此后都由你苏格兰血统的子嗣所统治。你倒好,死到临头还在心心念念旧爱难忘,怒~!
  《甜蜜十一月》:特别喜欢Keanu Reeves和Charlize Theron,或者特别有空的,可以看一下。
  《夜访吸血鬼》:想成为吸血鬼么?先整容成为sg

--
若是我身在诱惑的街,若是我身在沉沦的午夜,你的心是否会为我而淌血从此醒觉※ 来源:·复旦燕曦BBS bbs.yanxi.org·[FROM: 10.85.10.212]



发信人: treeblue (25th), 信区: TVunion
标 题: 看过的一些电影7
发信站: 复旦燕曦BBS (Sun Dec 19 19:06:12 2004), 转信、

  《天使爱美丽》:喜欢它的色调,叙事风格和节奏。法国式的幽默往往是不动声色的,没有姿态和噱头。明亮的明媚的明快的欧洲,天使随时待命准备出发。
  《美丽人生》:黑色喜剧的杀伤力大过悲剧太多。男主角的叔叔扶起绊倒在他面前的纳粹女军官,慈爱地说:孩子,没事吧。而此后几分钟他将被送进放毒气的浴室,女军官始终是僵硬冷酷的面容,我不知道那一刻她心中在想什么,这个片段让我彻骨寒冷,记忆深刻。而最后美国大兵从坦克里探出脑袋的那声"hi,boy"如阳光穿透恐怖阴霾云层,简单而明亮,仅就观感而言,最感动竟是此处。在一片意大利语的愁云惨雾里听到熟悉的hi,仿佛来自光明世界的胜利号角,怎能不爱煞Uncle Sam。(知道贝尼尼是什么骗到奥斯卡最佳外语片的了吧?hiahia,纯属臆测。)
  《情人》:第一遍看,没有看懂,因为我不假设他们是相爱的--那时候所以为是爱情的其实只有不多的几种样式,而带有交易性质的露水姻缘绝不在此列。所以,真的没看懂,只记得回国的Alexandre Dumas,肖邦的华尔兹仿佛上帝的启示,她突然不敢肯定她没有爱过她的中国情人,然后哭泣。第二遍看的时候,我已经不指望把一部电影看懂,那是刻板的教条要求,我一向不care教条。电影是一种行为艺术,看电影是另一种行为艺术,画面流过眼底,声音掠过耳畔,总有些东西留在心里,那就够了。有关越南、湄公河、肤色、贫富、绝望、Alexandre Dumas、肖邦的华尔兹、一张被摧毁的脸、bachelor's room、黄皮肤细长眼睛的中国情人。
  《郁金香芳芳》:我的意思,商业片……还是看美国的吧。难忘《云中漫步》扇动蝴蝶翅膀美轮美奂一幕,极赞《佐罗的面具》里男女主人公的拉丁舞,我是重皮囊色相的俗人,电影悦目一点自然就赏心了。多年之前在电视里看到《达达尼昂的女儿》(《豪情玫瑰》),法兰西人不动声色的诙谐使得一切妙趣横生,Sophie Marceau是至今见过的最美丽的女人。扯远了,不明白同样出处的《郁金香芳芳》何以如此鸡肋。
  《再见,列宁》:影片里面的很多东西,也许前东德、俄罗斯、以及其余的东欧国家的观众有更深共鸣,当然还有我们,我们现在这里叫做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物质丰盛精神自由所带来的感官刺激就是一时的,更深的东西令人悲喜莫名,所以母亲躺在病榻上继续自己的社会主义美梦,所以儿子拿着整袋东德马克砸向西德的接管银行职员,我们五十年的心血,你们竟说它一钱不值?!要在很久以后我们才会怀念曾经安宁本分秩序井然的时代,要在很久以后才懂得多大的过犯甚至罪恶来源于最初无邪的理想与信仰。悲剧,是把美好的东西毁灭给人看。当列宁的雕像缓缓随直升机离开,这出戏,也许是嘲讽,也许只是个温和的悲剧。
  《路易十四的情妇》:这个译名真是让人吐血,直译该是女主角的名字《Marquise》,她不是路易十四的情妇,充其量为他跳过舞吟过诗而已。开篇里Sophie Marceau在大雨中跳浪荡街舞,贫家女布衣荆钗粗服乱头而不掩国色,向来觉得她这样的扮相最美。秃头的路易十四、ws的莫里哀、淫乱的上流社会、为了演戏不择手段的Marquise……然而却是赤裸而纯情的视角,所以观众更不必把自己环境下的审美与道德意义加诸影片之上。“悲剧演员总在第一幕出场,在第五幕死,中间那几幕在做什么,有谁会知道?悲剧演员付出的是自己的生命,你演角色,我演我生命。”Lacine应承过她这个角色不会给别人演,但是爽约,她的反应是决绝地服下有毒的巧克力,在舞台上作最后的谢幕演出,对顶替她的女演员说“你演角色,我演我生命”。原来,这是一只荆棘鸟啊。
--


100 Flowers Hidden Deep

发信人: treeblue (小可最好了|lg最最好了), 信区: TVunion
标 题: 100 flowers hidden deep
发信站: 燕曦BBS (2004年10月18日23:31:17 星期一), 站内信件

  《十分钟年华老去》(Ten minutes older the trumpet)之“百花深处”--陈凯歌  在我看的15个10分钟里,这是最后一个。当必须通过影评去逐渐解开观看影片时的困惑,我想所谓的culture gap已经深到了不见底的地步。


  因此上,在“百花深处”得到某种欣慰,在自己的文化里总是有些些安全和认同感。

  也许这是一个无可避免被强势文化殖民的世代,亚细亚的孤儿在风中哭泣,没有人
要跟你玩平等的游戏。

  无端想起曾把我灌醉的《北京一夜》,陈升也唱:不敢在午夜问路,怕走到了百花
深处……道尽沧桑的声音。

  又有梁思成夫妇为保全古都旧貌所做的努力失败后,林徽因留下的话:"有一天,他
们后悔了,想再盖,也只能盖个假古董了。”揣想她那时的表情,当是冷冽,痛彻心肺
的冷。

  更早的时候,王国维自溺。

  100 flowers hidden deep里的冯远征,是我们在午夜问路时遇到的故人,是不能见
容于世的游魂,如同那只想象世界里前清的花瓶,纵然不是实物,它碎裂的声响,却如
此清晰,如此惊心动魄。

  北京突然成了想去的地方,想去的是理念世界的北京,也许,从不曾存在。

  也许会走在北京的大街上,不识张郎是张郎。

  也许要叩开另一个时空的门,只是--

  --我已等待了几千年 为何城门还不开、

  --我已等待了几千年 为何良人不回来

  横亘在哪里的城门隔开了过去和现在的我们,只得在一脉相承的血液里相亲。
--
※ 来源:·燕曦BBS bbs.fda.org·[FROM: 10.85.10.212]

原來,也不過如此

发信人: treeblue (estrella), 信区: TVunion
标 题: 我极度不爽,我非但要自爆,还要贴哀怨的yc
发信站: 燕曦BBS (2004年10月10日00:46:32 星期天), 站内信件

  她衣袂飘飘地向悬崖深处滑翔之时,心里会不会想:原来,也不过如此。
  偶然去到公子羽的博客,循着他文字的脉络心花开放。尤其喜欢他的《一起回新疆》,勾起许多心绪。
  《卧虎藏龙》上映的时候我忍受着各式各样对其的不屑与贬低,说只能用来骗洋人的武打,说毫无新意的摄影,说周润发可笑的国语和杨紫琼沧桑的容颜。看同一部电影,每个人要的东西是那么不一样,赤裸的感官需求之外,枯竭的心也渴望灌溉。
  玉娇龙要的是她在书里看到的江湖,李安却没有给一个我们想要的江湖。桀骜的半天云像一个穷小子一样承诺要出人头地让对方的父母看得起,故事原来这般沉重。难道不应该是就此双宿双栖么?武侠小说是草莽流寇的舞台,但电影里的罗小虎,只是一个贼,离了大漠他寸步难行,太现实。
  如同我所生活的场所,女孩子长到二十几岁,父母家人会告诉你择偶的最重要标准是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其他都是假的。成长里所有美好的积蓄和憧憬到最后全没派上用场,而更令人恐惧的是,你开始笑自己当初的幼稚,于是这世上一代代繁衍着曹七巧。既然你不可能跟着一个英俊的毒贩私奔,又凭什么冀望玉娇龙和罗小虎浪迹江湖?

  小虎是她生活规则以外的人,广袤荒凉的沙漠可以暂时充作她在书里看到的江湖,一切恰到好处,没有道理不爱上。何况烈性被驯服之后的柔情,甘之如饴。而无人之境并不是江湖,有人的地方才是江湖,有人的地方就有了规则和桎梏。她所逃去的那个地方有她融不入的语境,一样令人生厌。李慕白和俞秀莲也是秩序的卫道者,一如她父母在她所属的阶层里,所谓江湖儿女亡命天涯,那是书里的。出来混迟早要还,李慕白用一条命偿了她的代价,她终于只是个什么都不懂的孩子,too young,sometimes naive。她的心气同武功一样高强,注定要失望,在现实里无处可去。
  
  基督教说罪是偏离靶心的箭,而靶心是上帝的道。如果瞄准之时偏离靶心一个微乎其微的角度,那么箭的推进就是一个失之毫厘差之千里的过程,成长,或者就是如此的丧失。我至今仍觉得玉娇龙是可爱的,公子羽说:她真正的爱过,却似乎并没有真正的恨过。她如同一切我爱结交的人,不符合这个成人社会所应当具备的完满标准,非常大头虾地做一些错事,但是很真,大情大性。可是我知道随着成长,我们将终于不再。
  我自以为在成长的大多数阶段是一个务实和理性的人,现在才发现我对未来唯一的梦想高不可攀:我只是不想做一个庸庸碌碌被囚住灵魂的人。
  曾以为基督是救赎,最终还是自己离弃;
  曾以为爱情是救赎,未来,不是我想象。
  想逃,更深的失望怕是在前方等待。
  花不再盛开,爱沉入大海。原来,也不过如此。
  反复听最喜欢的那首三拍子西班牙情歌,不明白自己是折了羽翼,还只是自己以为曾起飞。Along with my sorrows I buried, my tears, my smiles, your name...
  现在再去读《挪威的森林》,看懂了为什么有那么多人选择死亡。木月惶恐,直子孤单,初美无望,而世界,荒谬。
  三毛、潘越云和齐豫合作的那张《回声》专辑,有一首叫做《孀》的歌,三毛在独白里虚弱如梦呓:……原来,我已经没有家了,是一个人。
  “许个愿吧。”
  “一起回新疆。”
  玉娇龙未必很认真地寄望于心诚则灵,我不知道,她还能去哪里。
  原来,也不过如此。当人生全然丧失美感,一片悬崖、一根绳子、一部N360车、一
把剃刀,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
  有谁还记得,玉娇龙的甫出场,是贝勒府厅堂里端庄高贵的背影,她缓缓转过精致
的脸庞,说:
  我只是想找个清静的地方透口气儿。
--
※ 来源:·燕曦BBS bbs.fda.org·[FROM: 10.85.10.212]

細説紫衫龍王

发信人: treeblue (0127·临忆而期·不要把我留在原地), 信区: TV
标 题: Re: 马版《倚天》歌曲让我对应的爱情
发信站: 日月光华 (2005年06月01日14:44:38 星期三), 站内信件

前段时间在西祠看贴,看到程灵素的贴,内中提到她早年看席慕容的诗,看到一句“当温柔和壮烈同是一个女子的性格……”,常自怀想。一时便很兴奋,这诗我也记得的,叫做《玛瑙湖》,言道边陲某地有片人迹罕至的湖泊,某一日突然干涸,人们这才发现湖底铺满了玛瑙宝石,于是做诗云:
  “没有理由 除非是
  为了引诱你回头
  才以这最后的荒旱枯竭的结局
  向你显露出 那一直深藏在
  我胸怀间的美丽的记忆
  当温柔与壮烈同是一个女子的性格
  从此 就别无抉择
  这是湖泊最后的愿望
  是我整个一生的孤注一掷
  请尽情捡拾吧
  现在也不能说是太迟 毕竟
  你终于知道了我的心事 ”
  温柔而壮烈,那该是最吸引的女子。
  而在金庸这里,这女子名唤黛绮丝。
  黛绮丝是我一向热爱的“支线人物”,一如金蛇郎君与昆仑三圣。需提到的是,同作为支线,夏雪宜通过转述而呈现在我们脑海中的形象是清晰而深刻的,更甚于主角小袁;同样的,何足道于我们是惊鸿一瞥,但气质绝佳,隐隐有魏晋风骨,与郭襄一时互为瑜亮。相反的,黛绮丝的性格其实是模糊的,亦可说是有些前后矛盾的,我们听其言,观其行,但金庸的笔触却鲜有触及到她的内心深处──她“由怜生爱,从歉种情”心路历程我们不知,韩千叶死后她为何念念不忘乾坤大挪移心法而不是说她所说万念俱灰我们不明白,最后一幕她在船上如何劝小昭的,我们听不懂(外国话:))……一切都只是一种猜测,所听说的对黛绮丝的评价千奇百怪,于是心痒,鲜格格地要来插一脚。
  必须说明的是,我是喜欢PP的女子的(咳咳,君子好色,爱之有道),紫衫龙王是很PP的,所以我是很喜欢紫衫龙王的。黛绮丝作为一个塑造得模糊的人物,每个人、都权利进行自己的解读,是以,我会尽量往好里说,仅仅个人意见,无意进行争辩。

  黛绮丝是我心中一干金庸女子中,唯一当得起“风华绝代”一词的,“风华绝代”并非单单容颜层面的问题,而是某种力量和气度,是震撼。金庸通过张无忌这样描述“遥想当年光明顶上,碧水潭畔,长剑胜雪,紫衫如花,不知倾倒不少杰……”(张教主是很有点喜欢胡思乱想的,这个以后有空再说),寥寥数字便带出一种气势,这种气势黄蓉、赵敏、小龙女、王语嫣这些女子都不曾有过,唯一有过的恐怕是香香,但香香只是温柔,何来壮烈?输了气度。
  无线新版《倚天》找来江欣燕、江希文姐妹演绎金庸笔下的混血美女,本来是好的用意,效果却……这次总算有个版本给了黛绮丝的“遥想当年”约两集的戏份,不过也毕竟太扯。把冷若冰霜,对一干追求者都不假以辞色的波斯圣女误读成了岳灵珊一般性格的小师妹,真真是罪过。而黛绮丝在韩千叶前来寻仇之时越众而出,临危受命的刚强果敢是半点也没看出,却显然一副对韩千叶早就芳心可可的样子,所谓的“由怜生爱,从歉种情”,在电视剧里几乎就成了投怀送抱……话说回来,当今的无线武侠剧连主线都拍不好,再就配角人物指指点点,未免有些难为编导们。
  黛绮丝的性格虽不甚明了,但刚毅果敢,有智谋有担当,还是清晰可见,张教主后来也震慑于她处变不惊的气度,暗自思忖她位列四大护法之首,实非浪得虚名。用程灵素的话来说,这女子既像一朵花,又像一棵树,并且,还是异域的奇葩(混血美女真是PP)。
  韩千叶貌不惊人,但只身上峰寻仇的胆色便足以服人。黛绮丝自波斯远赴中土,才貌如此出众,又深得教主喜爱,在光明顶上是众星捧月的地位,月光明媚,星光也就自然暗淡了,加之自知身份非比寻常,黛绮丝从来没有和明教众人处于对等的位置上。范遥得不到佳人芳心不是本身不够出色,而是站错了位置,out of focus,根本得不到关注。韩千叶作为黛绮丝的第一个敌手,那才是你死我活的较量,那才有点日月争辉的意思,在碧水寒潭中的殊死相搏,唤醒了黛绮丝的心──在此之前是一片沉睡的森林。很多被禁锢的东西,原也只有在紧要关头,才得以释放。
  在最初敞开心门的时候,谁是那个站在门口的人,那就是他了。
  金花银叶的爱情,也许只是这样,只是这样。
  紫衫如花,黛绮丝着的是浅紫色。浅紫,是一滴紫渗入纯白,化开而成的颜色。白的冷酷刚烈,冲淡了紫的瑰丽与柔情,但不是抹煞。紫衫龙王生命里从来都有最女性的东西,只是不易窥探到,所以缥缈,所以令人心旌神摇。
  甘冒天下之大不韪而嫁给韩千叶,横眉冷对千夫指,背叛自己的教派与身份,这是她的壮烈。她的温柔却只有去揣想,一旦冰雪消融,便是柔情若水。韩千叶真是个幸福的男人啊,若前所述,他只是在对的时间,出现在了对的位置,难怪范遥想不通。
  不管怎么说,能如此为自己所爱做出牺牲,总是让人看了又赞叹,又禁不住伤痛。

  正因如此,总不愿意相信这样的女子会出于贪生怕死和自私而把自己的女儿往火坑里推,毕竟她是想着相从丈夫于地下的,毕竟小昭,是她和他的女儿。道理上,无论如何也说不通。
  号角情愿把这看做是黛绮丝的担当,毕竟波斯明教的圣女,说都不说一声地嫁了人,多少有些叛教的成分。黛绮丝之成为圣女,想来不是刀架在脖子上被逼的,寻找乾坤大挪移心法本就是上面交给的任务。如果爱情至上,于自己的任务(不管其内容是什么)就晾在一边不闻不问了,未免失了信义,不是值得褒奖的作为。更何况波斯明教他日追究起圣女失贞之罪,焉得不拿小昭开刀。朋友谈到生死相许时说,以黛绮丝的刚烈与勇气,她会怕死?不死是母性的选择,生命中属于女性的那部分早已相殉,我大概也是这个意思。
  和朋友聊黛绮丝的时候,也谈到她金花婆婆时代的狠毒乖张,例如对胡青牛夫妇、殷离的痛下杀手(殷离,另一个号角爱逾性命的女子啊555555……)朋友笑说如果可以的话她也想阻止这一幕的发生,随即她却给了我一个令人信服的解释。记得不真切,综合我的观点大意如下:
  首先武林人物都不是善男信女,在其中寻找完美人格,本就是侈谈。像张无忌这样的大好人,多亏他是主角,总有剥极而复的奇遇,否则早就死了一百次了。
  刚才说过,当冰雪消融便化作万千柔情,一个可以是最刚强的人,也可以最脆弱。韩千叶死的时候,没有人见到黛绮丝的哭泣。敞开了心门不设防,受伤起来是痛彻心肺,于是她重重关上那门,不愿意有再一次的柔情,不愿意有更明媚的笑容,情愿是乖戾偏激心狠手辣,情愿世人看不见丑陋面具(谢逊言道:紫衫龙王爱惜容颜甚于自己的性
,戴上假面具或是言不由衷,无论如何都轻松得多,伤到了面子,也伤不到里子。
  对这个谜样女子有千百样解答,我情愿选最美丽的那种。
  那日在蝴蝶谷中听了张无忌背诵的《庄子》,她只是怔怔地发呆:故土,故土,故土当真好得过异乡么?陡然想起了李文秀,马家骏的悲剧在于:他的异乡是阿秀的故土,他的故土却是阿秀的异乡──阿秀的心早就失落在苍凉的大漠、天铃鸟的歌声中了。何为故土?何为异乡?只在乎你的爱,你的牵挂是在何处。
  那一日,光明顶上,碧水潭畔,长剑胜雪,紫衫如花,不知倾倒多少豪杰……

【 在 treeblue (0127·临忆而期·不要把我留在原地) 的大作中提到: 】
: 不解的好处是可以自己yy
: 【 在 redcaltrop (玛仙高德) 的大作中提到: 】
: : 我对紫衫龙王嫁给韩千叶那段不解



--
※ 来源:·日月光华 bbs.fudan.edu.cn·[FROM: 10.85.10.201]

請在我出生的時候為我寫一首歌

发信人: treehole (茯苓花雕猪||唔得闲哀怨), 信区: TV
标 题: 其实跟康熙来了有关也可以贴到这里骗一个m
发信站: 日月光华 (2004年12月02日16:39:28 星期四), 站内信件

  这个男人,不得不说他的声音实在不适合唱歌,诚然我在他的音乐里听到他的敏感与天赋,诚然我爱看他把玩吉他时舞指如飞,但是他控制口齿和发音的那部分神经显然不算发达,这一点体现在他唱歌时也体现他在说话时,凝滞而吃力的声音,如同一个重感冒的人,毫无敏巧优雅的风采可言。然而,这无碍于他的音乐藐视一切外在条件而直指人心,蔡康永说他的名字会被记录在历史,我知道这个名字不会存在于冷冰冰的史家眼光里,却是每个被触摸过灵魂的人心里温暖的刻度——罗大佑。  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样子,到老的时候我们会怀念属于我们的那些:城市西区的寄宿制高中,苛刻的校规和讲废话的党委书记,爱拖堂的英语老师Peter Pan,星期四下午的天台,被暗恋的窃喜以及乔装的满不在乎……我与流行音乐的交集其实是96年张信哲范晓萱那个时候,而目前我的喜好带有一种回溯的倾向:八零年代的港产武侠剧,周润发与陈玉莲的前朝八卦,琼瑶电影的历代女主角……《欢颜》里二十岁的胡慧中抱着吉他弹唱《橄榄树》,背后是三毛的作词齐豫的声音,我对这些事这些人带着莫名好感与向往。还有罗大佑,我在2003年的冬天翻来覆去听他的《恋曲1990》,在节奏里走路,仿佛踏着生命。一句句铺展的排比,点染轻愁,在我恋爱的时候。

  然后是《你的样子》,小时候在闭路电视里看《阿郎的故事》,忘了周润发和张艾嘉,记得的只是惨烈的结局里这样的歌声。
  “流水它带着光阴的故事改变了两个人,就在那多愁善感的初次流泪的青春。”急急流年,滔滔逝水,挽不住的时光,是每个敏感的人心底的惆怅。
  曾经在博客上贴《爱的箴言》,配的是电影《心动》里金城武的图。这个英俊非凡的男孩眼睛里总有受伤的表情,会让女人想疼爱。“我将你的背影留给我自己,却将自己给了你。”过去和现在的交织里,小柔终于透过镜头看见自己曾被如此真意对待。
  还有唱了太多次的《野百合也有春天》、《穿过你的黑发的我的手》。在我们的语言里这些字句会被镌刻。
  其实Jose是个老老实实赚钱养家的男人,所以一直怀疑他会说出什么用自己黄金做的心换三毛那颗破碎的心这样的情话,也许西班牙人天性浪漫。若干年后罗大佑写下“本应属于你的心,却依然护紧我胸口”,不知道三毛听了作何感想。《滚滚红尘》成为遗作,之后的《追梦人》里,“谨以此歌献给永远的三毛”,足见缅怀之深。让流浪的足迹在荒漠里写下永久的回忆,sigh,不知不觉这城市的历史已记取了你的笑容,继续sigh……
  当然还有《恋曲2000》,我博客上最短暂的smd。一场苦候之后的重逢,竟可写得如此荡气回肠。

  也在《爱人同志》、《现象七十二变》、《亚细亚的孤儿》、《之乎者也》里听到他的关怀、愤怒、怀疑与嘲讽。就像以前我读张爱玲,发觉所谓的时代发展当真是不值钱的弹指一挥,谁不是重蹈和前人别无二致的无奈,同样的,我会随着他的关怀而温柔,随着他的愤怒而痛苦,随着他的怀疑而迷惘,随着他的嘲讽而叹息,尽管,我当真错过了他的时代。十余年前的校园,有没有白衣飘飘的中文系少年在相辉堂前的草坪上弹唱罗大佑,叹息逝水流年。2004年奔走于这里频繁召开的宣讲会,发觉当初真应该去念经管的时候,越发生出一种感慨。“痴情笑我凡俗的人世终难解的关怀”,这一句,何

  康熙来了罗大佑的那期,小s几次乍惊乍喜,对罗大佑说原来这首歌也是你写的。就着罗大佑的作品年表,他们戏谑着说某首歌是为小s而写,在她出生的1978年。在那一刻,隔着电脑屏幕,我突然想对这个如含着橄榄讲话的中年男人说:
  请在我出生的时候为我写一首歌。

  原来在我还是婴儿的时候你就认识了我,在我的成长里确然常常听到的一句话:“你是未来的主人翁”,早就被你看到了底里的悲凉。这首《未来的主人翁》,就当作是为我写的,在我出生的1983年,这是我们的交集。--


如果一段经历太痛苦,能够选择性失忆的话,那该多好
※ 来源:·日月光华 bbs.fudan.edu.cn·FROM:[estrella]

愛,倔強發芽——看《孤戀花》

发信人: treeblue (0127·122·死亡是唯一的结局), 信区: TV
标 题: 爱,倔强发芽——看《孤恋花》
发信站: 日月光华 (2005年07月15日22:29:12 星期五), 站内信件

  在白先勇的小说里,《孤恋花》给我的印象其实至为浅薄,我更记得的是《谪仙记》、《冬夜》、《花桥荣记》、《游园惊梦》这些,浮沉岁月里沧桑回看;而背景关乎风月,也有《金大班的最后一夜》、《一把青》、《永远的尹雪艳》可供玩味……《孤恋花》原著文字太过赤裸惨烈,触目惊心,是我所接受不了的。
  然而这一套改编剧集是另一种韵味,弥漫着凄凉却淡定的沉着之感,似乎整一本《台北人》,都在这里面。

  "1948年初春的时候,我离开了废墟一片的东京。台湾,则刚刚经历了二·二八,阿公认为,暂时不适合回台湾。而我,也为了要逃避与春子的婚事,更为了要见识梦寐中的祖国,和实践我毕生的音乐向往,我来到了上海。但是,却在这里,留下了我对当时上海最深沉的结。"
  上海篇的片头,一直是林三郎的独白,预告故事要开展在一种敏感微妙的局势中,有关台湾、日本和民国政府。而独白结尾引入袁咏仪和李心洁的双人舞,是感情线的暧昧流光。
  而上海只是上海,如果愿意,可以只看作一个温柔乡,十里洋场灿若琉璃的虚华,蛊惑着林三郎,也一样蛊惑着几乎同是外乡人的我们。接着是各色人物登场,偶尔会见到一些上海本土的演员,间或吐一两句咬字舒服的上海话,平添几分亲近真实。百乐门的那个领班,在许鞍华的《半生缘》里出演过一鹏,那种精明圆滑与直白的势利,在我这个上海人看来,真是极为妥贴适宜的演绎。

  常常的,我的情绪会被大提琴声所牵引,《暗夜》常在恰如其分时出现。"明明埋在,心最底下,没有露水,也没有光;爱,倔强发芽,痛,凝望远方……"伊丽莎白·泰勒说过:往往那些真正让女人喜欢的男人,却不喜欢女人。云芳的爱情是这句话错位的版本,这其中带着某种趣味。她是那样纤长优美的女子,舞国皇后,裙下众臣,一时风光无两,而埋在心最底下的爱,开出并蒂莲花。
  爱情,从来是个案而形不成理论。我不知道,这颗种子究竟是天生异类,还是长久处于和光热隔绝的环境,抑或强自压抑,荒凉中错着了生长的方向。然而我喜欢歌词的意境,爱有一种破土而出的天真的生命力,却伴有痛感,如同Ralph说:the best is only bought at the cost of great pain.而我开始迷恋云芳阿姐抽烟的姿态,吐烟圈的感觉,总像是在叹息,情到深处人孤独,而她的痛苦,又不得不沉默。
  云芳、五宝、三郎,我其实根本不愿意把这看作是一个讲同性恋的故事,甚至三角恋这样的词汇,用上都觉得俗气了。无非在末世的繁华里,演出一场悲欢离合。所有爱恨情仇,笼在最后的歌舞升平里,纵然凄凉,真正的残酷尚未图穷匕见。在上海,在离乱来临之前,他们好梦正酣。

  "1949年,国民政府撤守上海,那场动乱,也只能用人间浩劫来形容。一场难逃下来,什么都没有了,什么都丢光了,连五宝……台北,就这样住下来,原来,还以为不久就可以回去的,谁知道,一晃眼,居然都这么多年过去了。上海,早就只有梦里惊鸿一瞥可见了。"
  是在换片头的时候,真正怆然。这一段口白,堪比《倚天》里"花开花落"这一段。一段口白,竟然掠过十数年青春;一段口白,生生剥夺一个年轻鲜艳的生命,是不能承受之轻巧。
  于是我们看见那个执著音乐的翩翩少年,一派书生意气,在电台工作中郁郁不得志,潦倒病弱;于是我们看见百乐门的舞国皇后,徐娘半老,与白了头的五陵年少,花落水流,春去无踪,一同嗟叹回不去的上海。东云阁的老板娘抱怨云芳时,常说你以为你还是上海最红的舞女啊,我们这里不是上海什么侬拉阿拉。美人迟暮,衬上家国变故,总是让人不忍看的。
  今不如昔是白先勇永恒的基调,所以台北是破落凋敝的情景,处处透着跟往日上海的对比。上海,五宝年轻娇艳的笑容,总是带着一种青春的热情和希望;而台北,娟娟的天真稚拙里,一片绝望寒冷。表嫂、小宋、许秘书,人物如走马灯变换,魂萦旧梦。
  生命中最为残忍却不可违背的,原来是时光。

  而爱情,从未被削弱摧毁。当它藉着回忆再次滋长,她又一次不计后果地付出、承受、牺牲,直到成伤。她的美,有岁月沉淀的质感。前不久在徐静蕾的电影里,我也见过这样的一个女人,把翻飞的生命当作一种献祭,一生,落笔成为一封陌生来信。(徐静蕾和袁靓靓的演技真的不是一个段数--|)爱,直到成伤。爱情最令人动容的本质,都是共通的。

  金大班的最后一夜,那个很会脸红的年轻人勾起她心里最温柔的回忆,一生的风尘肮脏里那一点透明颜色;尹雪艳总也不老,公馆里夜夜笙歌;花桥荣记,卢先生旧照片里水灵清秀的罗家小姐;冬夜,余钦磊年轻时为妻子所作的诗……

当云芳和三郎相携的背影消失在山间,孤恋花的歌声飘起,这些片断如同过电影一般掠过我的脑海,别是一番滋味,在心头。


接着,大提琴仿佛一个矜持隐忍地爱着的女人,娓娓道来,《暗夜》:

  明明埋在,心最低下
  没有露水 也没有光
  爱 倔强发芽
  痛 凝望远方
  一弯月亮
  落叶一样
  半夜里 美得荒凉
  圆满永远很短 遗憾却漫长
  ……
  心随梦死 笑都沧桑
  为了坚强 卖力遗忘
  该 麻木了吧
  泪 竟又滚烫
  你的悲伤 让我绝望
  生命像破了的桨
  怎么也到不了想去的地方
  你的悲伤 让我绝望
  生命像破了的桨
  怎么也到不了想去的地方

--
※ 来源:·日月光华 bbs.fudan.edu.cn·[FROM: 61.173.53.253]
※ 修改:·treeblue 於 07月15日22:32:44 修改本文·[FROM: 61.173.53.253]

友人的回復

发信人: treeblue (光华TV之番茄王朝——末代皇储), 信区: TV
标 题: 友人的回复-再一次bt地爆出privacy-为小可减刑
发信站: 日月光华 (2005年03月24日23:24:43 星期四), 站内信件

我们所喜欢的,纯真而自然的人或者物,从不矫情的为世人的目光而更改自己的姿态,即使得不到普遍的认同,他们也照样随性而为,以至于被某些卫道之流斥之为"旁若无人"。 旁若无人就旁若无人,能够活出真我,不隐忍,不勉强,不做作,一切的一切不正是"原该"如此吗?有时候我奇异于----我们实际上是囹圄在"人为的规范"里面。人类制定出来种种的枷锁套在自己的脖子上,而后再来反抗(或者心生不满),何等的滑稽?并不是完全抛弃规范,只是当我们找不到坚持的理由,何必墨守陈规呢?何必自欺欺人呢?何必过度在意别人的看法而压制心的声音?

《妙手》中的new moon,一直都是为自己真诚的活。Annie 对Henry的心情是牵牵缠缠十年的故事,这种牵缠并不包含任何复杂的纠葛,只是让一个人在自己的心里住了十年,如此而已。我并没有用"琼瑶"式的痴情来解读她,再怎么说,Annie是一个成熟的现代女子。她会把Henry的事情放在心上;有人提及Henry的名字的时候,她也许会下意识的留心; Henry之于她,是一张岁月中的脸孔。也许在最初的时候,也曾经碧海青天,在无人的夜里恨恨的想了又想。只是长长的十年,把一切都看得淡了,甚至有一丝丝的自嘲---她忘不了Henry就如同Henry 从不记得她,何必多言?
----HENRY:在这十年里,你有什么事,或者什么人令你有这么大的改变呢?
----ANNIE:其实我对你也有一点好奇,为什么一个人,可以在十年里没有一点改变?
当遇到Henry的时候,她谈笑无忌,终于可以坦然面对,却又有一丝丝的抗拒,不想被看穿,不想让他知道。Annie不是不盼望Henry实践过去的失约, 只是不自觉地要求一种安全的距离----怕再次的付出换来同样的十年。其实从未看淡,当不能改变一个人在自己心中的分量,就尝试着改变他在心中的位置。
-----ANNIE(幽幽)地说"如果晓得他知道了也没结果,没这个必要...我不是不想知道,可是失望了太多次,我不会再上当的"
-----ANNIE:"其实我还有一点希望,始终会遇到一个对我认真的人,可是我想,HENRY从没想过会对别人认真...其实我知道的,可能不是一个希望,是个幻想...我怕假如我认真起来,一个不留神,遇到什么打击,我怕受不了。"
不知道洒脱是不是隶属人的天性,或者说只有那些有经历的人才会渴盼一种洒脱?比如说,Henry的打火机; 比如说,那本书中的"NM"。要等到Paul翻看那一页,"在岁月的最终漫不经心的揭晓"过去和现在,不离不弃。某种程度上,Annie比Henry勇敢,她一直在跑着,努力的跑到Henry面前,让他看清楚自己,让他记住自己,也等着十年前的答案---为什么失约。
----ANNIE:我有兴趣知道是什么原因让你拒绝一位女性性。
----HENRY:我就是不想让她失望才拒绝她的。

我曾经想过Annie效仿Henry去游戏,是想借此亲身体会一下Henry在花丛中周旋的心情。喜欢一个人的时候,会不经意的把自己变成了对方。可惜他们都没有能从中得到解脱---Annie体味游离,Henry追寻麻木。中间插花的一段是Annie 和Paul的故事,呵呵!再次领略Annie的可爱。不知道是不是当律师的缘故,Annie的口才让我叹服,总有着这样那样的智语,生动而精彩,惬意而自在,就像她本人一样富有魅力。她说又何尝不是如此动人呢?Annie吸引我,并非特指外貌,而是个性中散发的某种气质,甚至她的游离于人群之外的眼神也是妩媚迷人的。
如果说,我曾经为莉香流泪,那么这次我为新月喝彩。
你说Annie相似于何铁手,某些时候是这样的。如果,青青不是女子,那么,何铁手会不会等待着,等待着山高月小的一天呢?哪怕是去到万里海外...
何铁手"如何心事终虚化?"总有些黯然,却不自伤,于是我喜欢她。
在榕树下看到的:
"我想,我是一片兰花的叶子
曾被你在醉后,题了一句碧绿的诗
然后夹我入书页,从此忽略
但终此一生,都留着你的酒痕与墨渍"
联想到了夹在书中的"心",便找来给你看。

yours
xxxxx
--
※ 来源:·日月光华 bbs.fudan.edu.cn·[FROM: 61.173.51.106]

給友人的信

发信人: treeblue (光华TV之番茄王朝——末代皇储), 信区: TV
标 题: 给友人的信-about Annie NM-为else减刑
发信站: 日月光华 (2005年03月24日23:09:03 星期四), 站内信件

  再过一会儿就到你的生日了。本来想寄张电子贺卡给你的,后来觉得这礼也未免太薄,想起好久没有和你写信,还是用这种独特的方式来表达我水瓶座人的生日祝福吧。

  对于annie江新月的喜欢,也不知道是我们的第几次重合了,我甚至在看了这部剧之后,很高兴自己当初选择了法律,并且揣想,成为如此出色的女子……

  前两天翻过三毛的书,内中提到荷西死后她去探望他的父母时,表示了她对自己黑色丧服的厌倦,她说悲伤化作形式后就失去了意义,她和荷西都不是这样(看重形式)的人。我想大约我也是这样的人,向来不欣赏那些流于表面形式的东西,一切高尚美好的品质或者感情,都不需要用镜框裱起来悬挂在墙上,而是不愠不躁地躺在抽屉里,留待人去发掘--而这种等待又带着些漫不经心,因为是固有的东西,旁人的褒贬无力撼动。"别人怎么看我,与我有什么相干?"小龙女的经典态度。
  所以你会发现,我,as well as 你,在金庸小说中的爱好,是不太会偏向于郭靖黄蓉这类人物的。他们的好处,作者,读者,整个的舆论甚至是他们自己,都彰显得够多了,几乎成了约定俗成的。我在他们身上找不到一丝鲜活的生命力,反而,觉得是伪善。这个世界是浮躁的,把自己表达成一种尽善尽美的样子,恐怕所有人就真的认为你尽善尽美了。黄蓉可以大义凛然地说襄阳城的安危比丈夫和自己的身子重要,一转头还不是为了丢失的婴儿弃城而去,全不理郭靖的劝慰,可见她前面的话是欺人,说不定还是不自觉地自欺。这就可以类比于弗洛伊德所说的"梦的改装":明明是完全利己的思想,却潜意识里为了规避自己的私心而对它进行改装,使之看上去像在无私地关怀别人。

  也许我这么说是很骄傲和偏激的:那些总把杨龙和郭黄比并冠之以"自私"罪名的人,是受了浮躁世界的蛊惑,他们的心灵止步于欣赏墙上的镜框而非内中的画卷。我当然知道这样说有多过分,可是,我就是这样想的。

  扯得太远了,我本来是想说new moon的。滥情滥交是她的表象(张家辉似乎还曾误认她做风尘女子,一段有趣的剧情),无论别人的眼光中有否不屑与轻蔑,她从不曾为自己辩解半句,即使有着那样值得仰视的坚持和信念,她不去和旁人说,不去博一个关于痴情的喝彩。也唯有这样,当henry翻开那本尘封的书,我们才惊诧地发现为什么她游走于吧台之间、于不同的男人处左右逢源时,却永远是那么的游离、无心--她的心夹在一本书里,好似那底里铺满玛瑙宝石的湖泊,把美丽的记忆深藏在心底。(最近经常引用的诗)
  我把new moon同何铁手比较,也许不太恰当,却只是因为忆及韦小宝取笑"婆婆姐姐"当年爱上了她师父时,她眼里悄悄闪过的阴霾--那个傲慢而俊俏的少年,那个,她的师娘。纵然何铁手这样的人啊,也会为爱伤怀的。
  所以,重看《卧虎藏龙》才发觉玉娇龙的狂放灭裂,只此而已;反而李俞二人的平静中,蕴藏着沉重的力量。
  同理,那样的江新月,才是有震撼力的,她的爱情如幽兰静静开放在空谷,但只一丝清香,便足以使人为之心醉。
  

※ 修改:·treeblue 於 03月24日23:09:40 修改本文·[FROM:61.173.51.106]

隨便說說我的鬥雞眼福臨和中學生宛如

发信人: tsunomachi (号角之城||曾经爱长崎), 信区: TV
标 题: 随便bdy要笑话我大家要bs我我还是要贴上来
发信站: 日月光华 (2005年01月21日00:03:31 星期五), 站内信件

随便说说我的斗鸡眼福临和中学生宛如然后跑一下题-.-

  闲来无事的时候,竟然又去ftp上拖来了《孝庄秘史》的32-38集来,专门看顺治和董鄂妃的一段剧情。这么多相关的版本中,最爱看这一对青涩小儿女,说起来我还真有一些上不了台面的隐秘爱好。
  大约这样的演绎,纵然失之浅薄通俗,却最符合我骨子里所认同的爱情样式:真正的相知相惜,执手、偕老,爱得安静却深入骨髓。所谓爱重,是因为懂得,方才看重,爱于是沉实安全,不需刻意经营、纠缠自苦。
  斗鸡眼福临是傻的,少年的戏已然演得吃力,贴了两撇胡子以后更不知所谓。只是还没有见过戏可以这样演法,觉得新鲜,如同看一个痴傻在感情里的孩子,并不讨厌,反而微笑。然而舒畅的董鄂妃当真是温婉可人的,看的时候不由得赞叹这孩子的演戏天分,一颦一笑拿捏得如此恰到好处,我见犹怜。剧情之所以能牵动人心,往往是因为观者投了情愫在某个人物身上,否则戏里任你哭闹上吊,戏外也一声嗤笑罢了。舒mm的董鄂,冰雪洁净,似乎可以让我们原谅一个皇帝的任性与爱情至上,she deserves it。
  完整地看完孝庄里的这段剧情,正是去年这个时候,已然是感情上的惊弓之鸟,随着一句句戏词心痛,慨叹莫非矢志不移互爱至深的人,当真不被命运所祝福。情深不寿,一口气上不来,去何处安身?解不开禅机。

  历史上的清世祖顺治是个有趣的皇帝,正统的纪录片也不惜用整一集来讲述他作为一个帝王罕见的专一与痴情,当然还有董鄂妃的身世以及顺治出家等一系列八卦问题。历史在我来说,是终不可考的东西,再多的史料也无法再现一瞬的真实。史料,往往被用来拼凑出自己想要的故事。生如夏花,灿烂一季,至情而短命的顺治其实相当符合这种审美需要。据传曹雪芹写红楼梦是用宝黛的爱情借指顺治与董鄂妃,那么《孝庄》里被戏称为“高中生恋爱”的两人,倒也有几分这个味道。《少年天子》的邓超和霍思燕,又是另一种风格,可惜至今未曾看全。

  《圣经》里以色列的大卫王,一生遵主旨意而为主所荣宠。然而他爱上有夫之妇拔示巴,派她的丈夫到阵势极险之处作战而被杀,继而接拔示巴进宫。耶和华极不喜悦大卫所做之事,击打拔示巴为他所生的孩子使之夭折。顺治夺占弟媳的公案,与之相似,他也从佛学里寻救赎,好抚平失去爱子爱妃的哀恸,好超脱世事无常。可是出家闹剧之后不久,顺治染天花身亡,年仅二十四岁,距他心爱的董鄂妃辞世,不过三个月。这样好的桥段,私心里不愿意只看作巧合。

  孝献庄和至德宣仁温惠端敬,是顺治给董鄂妃的谥号。他大情大性的一生,太欠平和中正,历史学家称之为乖戾。清十二帝的朝服像里,顺治有一张迥异于其父皇太极的清秀的脸,或者是早夭和画师刻意美化的缘故,于是顺治给我的印象是温文尔雅的白面书生,作为一个皇帝,气势上终究是弱了,太不协调。 

  我就是这样yy着,四百年前一个满洲皇帝的人生与爱情。   
  受过么多这样那样的熏陶,来自血液里的偏好仍然认同和遵循这种古典而文艺的爱情故事,真是没有出息。天性,我想是难以违拗的,这是造物的美意或者玩笑。


--
※ 来源:·日月光华 bbs.fudan.edu.cn·FROM:[Nagasaki Minami]

十分之一的記憶

发信人: treehole (茯苓花雕猪||哀怨), 信区: TV
标 题: 十分之一的记忆--有关《在爱的名义下》以及其他
发信站: 日月光华 (2004年10月11日20:50:22 星期一), 站内信件


  我不看日剧的。
  我对日剧的印象停留在大约7、8年前上海电视台译制和播放的一些日剧,例如《东爱》、《回首又见他》、《同一屋檐下》。刘家桢和梅梅的声音,最为熟悉不过。
  对于《在爱的名义下》,我只有不足十分之一的记忆,简短却深刻。心底的脉动,往往遭逢不起眼的一些片段而与之相和,于是烙下记忆,委实奇妙。

  我想那是一部讲述踏入社会之后的昔日同窗的戏,一曲青春终结的合唱。主要人物应该是七个人,毕业后走上不同的路,各自打拼或蹉跎、成功或受挫、也恋爱、也困惑。
  七人中最内向柔弱的女孩子,我记得她曾经说:"我们七个人就像棋盘上的棋子――贵子(铃木保奈美)是将,**(唐泽寿明的角色,不记得名字了)和时男是相,**和**是马,而我和你只是卒子……"她的谈话对象是七个同学之中最无能的,身为小职员在公司饱受上司欺压,相貌也不出众。可叹这个无助的女孩,心地却洞明。其实,有太多我们自己无法选择的东西,父母、出身以及由血液而来的个性禀赋,似乎已经很大程度地决定了各自的角色和前途,变数并没有那么许多。在这个强调竞争的商业社会里,弱者是优胜劣汰法则最合理的牺牲品,理应是马前卒、垫脚石,不需要认同和关怀。然而这并不是最终的正义,耶稣说在好牧者的眼中,走失的迷羊比尚在羊圈里的九十九只羊更重要,在还保有理想的时候,1〉99的不等式曾是我执著的信仰。

  但迷羊最终还是走上不归之路,小职员自杀了。在他的葬礼上,他母亲跟每个来参加葬礼的同学谈话,告诉他们自己的儿子曾经怎样向自己讲述他们。这段剧情煽得可以,每个人心中沉睡的麻木的部分都被唤醒。"你就是时男么?他常说你就像一只展翅的大鹏,自由自在……"(大意如此,原文应该没有那么狗血-.-)抬目看见江口洋介眼眶里的泪。

  最记得江口洋介的时男,长发是彼时的他最好的记认,《东爱》打片头字幕的时候,长发的三上健一从车里看出来,笑得明朗,很风流自赏的样子。时男的感觉类似三上,随风随性,叛逆而自在。戏里的三角恋,贵子始终是喜欢唐泽寿明多些,不过他永远正襟危坐的姿态令我极度不爽,还有成为政治家的崇高理想-.-bb,我天性里似乎偏爱浪子,他们永远不会煞有介事,却绝不是草包。
  "每天累死累活地干,低头哈腰看上司的脸色,辛苦了一辈子,到头来连房子都买不起,这算什么社会?!"叛逆的个性背后往往有一双清醒的眼睛和一颗赤子之心,死去朋友母亲的话使他找回自己振翅飞翔的长空。时男的结局,是写信告诉贵子自己在南非挖金子,这里的生活每天都充实和快乐,照片里他左拥右抱着南非mm,笑得灿烂。
  在这几年成长里,我其实非常恐惧渐渐远离这么许多一路同行的朋友,然后在岁月中和俗务中蹉跎磨损。也许每一群朋友之间都会有一出《在爱的名义下》或是《将爱情进行到底》,只怕棋局走到尽头,往事已不可追。多么希望这么走下去之后,心里还有、一份真。多么想逃走,去南非挖金子。

附一首罗大佑的《未来的主人翁》(T_T天哪,我又开始哀怨了)

你走过林立的高楼大厦穿过那些拥挤的人
望着一个现代化的都市泛起一片水银灯
突然想起了遥远的过去未曾实现的梦
曾经一度人们告诉你说你是未来的主人翁

在人潮汹涌的十字路口每个人在痴痴地等
每个人的眼睛都望着那盏命运的红绿灯
在红橙黄绿的世界里你这未来的主人翁
在每一张陌生的面孔里面寻找儿时的光荣

* 每一个今天来到世界的婴孩
张大了眼睛摸索着一个真心的关怀
每一个来到世界的生命在期待
因为我们改变的世界将是他们的未来

别以为我们的孩子们太小他们什么都不懂
我听到无言的抗议在他们悄悄的睡梦中
我们不要一个被科学游戏污染的天空
我们不要被你们发明变成电脑儿童

格言象玩具风筝在风里飘来飘去
当未来的世界充满了一些陌生的旋律
你或许会想起现在这首古老的歌曲

飘来飘去 就这么飘来飘去
飘来飘去 就这么飘来飘去......

我们不要一个被科学游戏污染的天空
我们不要一个被现实生活超越的时空
我们不要一个越来越远模糊的水平线
我们不要一个一个越来越近沉默的春天
我们不要被你们发明变成电脑儿童
我们不要被你们忘怀变成钥匙儿童
我们须要阳光青草泥土开阔的蓝天
我们不要红色的污泥塑成红色的梦魇

--
批阅式回文要进行到底
※ 来源:·日月光华 bbs.fudan.edu.cn·FROM:[estrella]

F&C--心裏的謎

  当邢枫对Carman说“你最中意的那个是我”的时候,才终于恍然大悟,原来被编剧摆了一道,所有我们所看到的表象,其实并不是那么回事。虽然冰释前嫌的男女主人公终于冲破一切勇敢地拥抱在一起是个无比俗烂的情节,还是每每为此感动,港剧的煽情向来恰到好处,不会甜得发腻。今次的爱情故事里没有男子,感动里却没有任何异样情绪。

  很多故事总在结尾处敲击一个重音,令到观者在惊诧之余,感情一泻而出。例如《情书》里借书证背后的肖像,例如《心动》里那数十年的天空,例如《征婚启事》的最后一通电话,例如《东邪西毒》里黄药师说:我嫉妒欧阳峰……原来我们自以为是了那么久,表象背后还是看不到。
  Carman同邢枫讲:枫,你不要走。其实是无比痴缠的小儿女姿态。另一边的那个,冷静一些,成熟一些,却依旧是长发飘飘的美丽女子。这样的配对实在新意而具有美感,(传统同志题材中那些女装的男人和男装的女人就算了,我的心脏还没有强到可以接受这种性倒错。)所以看到她们幸福地拥抱在一起感觉瓦列列真养眼,而且吁一口气--Carman不至于没品到喜欢那个ws的中年男人。而前面几集里情节的铺垫,终于不言自明:
  Carman第一次和Wallace聊天的时候,说自己爱上一个不应该爱的人。Wallace问,那就是说你们的处境在短时期之内无法改变?Carman回答他,我同他的关系根本没得改、变。Wallace只是以为她爱上了一个有妇之夫,话语里更深的苦涩,还是只有当事人自己咀嚼。
  Carman数度躲开邢枫的眼神,原来并不是逃避情敌的诘责,而是闪烁着,想要避开自己的心。而邢枫一次次的出现,搅合Joe和Carman的好事,竟然只是用心良苦地,要把爱人留在身边。

  细想一下不是不奇怪的。“你因为想要报复我,你就作践自己?”这不是情敌之间会说的话,较之于情敌之间的隐忍或怒骂,Carman的话里更多是痛心,因为在乎这个人。也是因为在乎,在楼下看到邢枫房间的灯灭了,才会嫉妒成那样。(江mm嘟嘟嘴的样子好可爱)
  纠缠、迟疑、欲迎还拒也许是很多爱情里的保留节目,但是在两个女子之间,又不完全雷同。两边都是水做的骨肉,心比比干多一窍,爱起来伤起来,还都是阴柔的调子,轻轻纠缠着,绕指柔,绕指愁。

  我不觉得Carman和阿枫的感情在道德上有什么可以指责的地方,如果说有,就是拿阿Joe当挡箭牌这件事,非常不负责任。pf阿枫对待感情的态度,好过那个孩子气的Carman,勇敢积极而有些些心计的,但好在忠于自己,不逃避不退却。看她们牵着手在路上走,看她们讨论着要看哪一部电影的样子,看她们一早起来讲无聊的甜蜜的电话,看她们一起缩在沙发上讨论第二天的毕业礼,真的觉得是真诚的幸福的一对爱人。Carman穿着学士服跑到机场去追阿枫,焦急掉泪的神情,真是T_T。
  那条绣着F&C的围巾,是阿山急于解开的F君之谜,也是Carman藏在心里的谜;难得Wallace如此宽厚地接受和帮助她们,终于一点点,谜底艰难地,被解开、公开。
  结局算是大团圆吧,终究一场戏而已,ppmm们做一些事情,大众都觉得好接受一些,估计换两个就不行了……无论谁和谁携手,其实这条路都不好走。

PS:最近的一些TVB新剧,看到往日绿叶们都一点点老了,有些感伤,好像我同他们一起
老去。姚莹莹mm的眼袋有些吓人了,sigh,真是韶华易逝。江mm不错的,听说也不年轻了
……

認識你,從你的美麗開始

发信人: treehole (estrella), 信区: TV
标 题: 认识你,从你的美丽开始
发信站: 日月光华 (2004年05月30日15:39:07 星期天), 站内信件

  两三年之后,人们把她称作“气质美女”,言道她虽算不上美丽,然则气度超然。

  但是我认识她,却是从她的美丽开始的。
  那时候电视里放妙手仁心,也只是有一搭没一搭的看。初初见她,她只是坐在床上,抱个垫子,一径地,朝着谁笑。感情的发生往往只在乎一瞬间,那时候烟火在夜幕中绽开,我所有松散的视线全都聚焦到了这陌生女子的笑靥。
  向来喜欢这样的女子,清浅容颜淡淡妆。这种美来自于工整精细的白描,而非浓墨重彩的渲染,宽舒的睡衣掩不住她纤细而明慧的风度,更喜她如丝媚眼,荡出另一种风情。
  该如何形容此种惊艳呢,当是在牡丹丛中,开出一盏莲花。男人久不见莲花,依旧觉得莲花美。
  因为我最初对她一无所知,而她伴着的美丽走入我的空白视线,所以即便熟稔,这种美丽亦未随距离的拉近和岁月的推迁而消减过。
  之后亦爱上了江新月annie,日间她是干练而睿智的大律师,巾帼不让须眉;夜晚游走于吧台之间,笑容带点挑衅,有些自嘲,意味深长。夜色,有了新月,方才是齐全的。
  一个人,因为有着不忍或者不愿触及的往事,气质里就添了一份含隽深沉,令人迷,Annie便是如此。夜里,她于不同的男人之间左右逢源,唯眼神是游离的,飘忽难定。尘封已久的书页里的“NM”,是她夹在书里十年之久的心,从未离开。Annie是个冷静练达的现代女子,把最初的认真埋藏在最底里,依旧可以在海阔天空之下过舒展的生活懂,亦不屑于博一个关于痴情的喝彩。
  这世上有些人看书是不愿意看到结局的,因为结局不会有起初那么精彩。这或许是一种下意识的逃避,Annie不是不盼望Henry实践过去的失约, 只是不自觉地要求一种安全的距离----怕再次的付出换来同样的十年。其实从未看淡,当不能改变一个人在自己心中的分量,就尝试着改变他在心中的位置。
  她的爱情如幽兰静静开放在空谷,哀而不伤,颓而不废。如此甚好。
  淡极始知花更艳,从这个叫做新月的美丽女子,我得知了陈慧珊。
  之后陆陆续续地,在不同的剧集里看到她,也知道这个名字在圈子里愈发醒目,人气渐高。我却最为怀念那个下午,她携同一种前所未见的美丽闯入我的眼帘。如果我最初认识的是子强,我会惋惜她的不幸;如果我最初认识的是宝言,我会欣赏她的脱俗;如果我最初认识的是花枝,我会爱怜她的善良;如果我最初认识的是希贤,我会钦佩她的坚忍……但是新月对于我来说,则是因一瞬而永恒的美丽。

--
土反其宅
水归其壑
昆虫勿作
草木归其泽
※ 来源:·日月光华 bbs.fudan.edu.cn·[FROM: 10.85.10.212]

如果曾經有過

发信人: treehole (eres mia, piedra), 信区: TV
标 题: 《大明宫词》之上官婉儿颠覆版咔咔
发信站: 日月光华 (2004年06月18日15:21:20 星期五), 站内信件

  如同众所周知的那样,世间有日月、天地、昼夜,有暮鼓晨钟、地狱与天堂,有飞鸟与鱼生活在同样湛蓝的,却又永远隔着莫测距离的蓝天与大海中。生命的两极,凡人无福得窥其全部真相,只能选择其中一极,带着惧怕与希冀遥望另一极。

  在我的前一世,自以为是看尽了红尘,却尚未懂得这样浅显的道理。依稀记得自己站在奈何桥上,从死里朝生的方向望,陡然间明白什么叫做“人生如戏”――尘世间的男男女女,无非要随着命运的剧本演出一切早已安排好的悲欢离合,他们相遇时竟然不知道这刹那的心动或者就是一出悲剧的起始,一场生离或是死别的铺垫。而他们不比平常的戏子,竟然执迷不悟地入戏,信奉着那本不属于他们掌握之中的缘分,末了,一切散尽,只剩白茫茫大地一片。
  奈何桥是非生非死最为超然的所在,我在此冷眼旁观世态,带着悲悯的心情,心想原来世人竟都是如此的无辜,相遇原是为了分离,他们竟如此懵懂未知,动员自己的全部热情来投入虚妄的生命,有如飞蛾扑火。

  我听见神明的声音:下一世你将拥有无上的荣耀与美丽,以及与你最高贵的地位相当的跌宕起伏的命运。
  我拒绝。
  神说:这是一种赏赐,因为你的精魂具有着凡间世中难得一见的智慧。你要懂得感激,并不是所有的人都足以肩负起如此灿烂的一生。
  我摇头。我指向滚滚红尘,说早已看破,不愿再堕轮回。如今轮到我演的这出戏也无非舞台大些,布景华丽些,情节曲折些,毫无本质上的不同。我何必丢弃足以洞穿世情的智慧,去耗尽心血做一个执迷的戏子?
  我们就这样僵持着,过了许久。终于神没有强逼我,盛装华服的女子从我身边掠过,去赴本应属于我的命运,她的红衣如同一团焰火,尚未看清就消失在奈何桥的尽头。
  也罢,神说,既你执意如此,便为你留着你清净的智慧,不迫你接受强烈执著的爱恨――既然你不需要。只是你仍属于凡间世,这轮回是免不了的。
  我终于踏上了路途,但很安心,为着尽管难免轮回,神明却待我丰厚,免却我做无辜的剧中人,赋予我众人皆醉时的独醒。
  只是临走时我听见神明温柔的叹息:痴儿竟尚未悟。我不明白那是什么意思。

  这一世我是上官婉儿,《大明宫词》的上官婉儿。
  在我甫出场之时,驸马留书出走,我宣读了驸马的信,也宣判了大唐公主最优美的初次爱情的死刑,当这位牡丹般娇艳高贵的女性颓然坐倒,一下子失却了颜色的时候,我认出来了――她就是奈何桥畔盛装华服的女子,倘稍有差失,此刻为了失爱痛彻心肺的就该是我。太后震怒,公主伤心欲绝,及后她最爱的男人将迎向她手中的剑,遗她以一生的负疚与泪水。
  而无人留意过这场判决的宣读者――上官婉儿自此是武则天最信任的女官与最得力的助手,风流云转的权力斗争的见证者,而我的存在一如我的出现一样平静而波澜不惊。我满足于自己的位置,离纷争最近而又最疏远,于一切都了然于心却又含而不露 。
  我心甘情愿地做一个没有故事的女人,就像我拒绝做中宗的妃子那样,早早终结一些还未开始的东西。要忠于自己的信念,就必须放弃作为生命体的属性,这理所当然包括令万千男女流干红泪的爱情。于是,我终于没有成为剧中人而只是同宏大的布景连成一片,我是活生生的布景。
  长久以来旁人自然也等闲视之这位淡然而疏离的女官,他们不知道她心如明镜,其实什么都清楚,只是不与旁人说。人们留意浮于表面的东西,事情的本质和真相则往往被忽略。

  只是冷静,而非无情。
  武皇的智慧与胸襟有种接近神明的无上力量,对于这个同样放弃了女人属性的君王,我竟感到惺惺相惜。
  而至于太平公主,我几乎不敢关注她,因为我觉得我好似在关注另一个自己。
  纵然是帝国公主,仍逃不过命运凄艳的荣幸,她的喜悲隐隐牵动我的情绪,我往往不自觉地将自己代入她的角色,随她走一遭长安街巷,掀开面具见到薛绍英武的脸……当从中抽身而出的时候,我像刚从噩梦中醒来一样忐忑不安。这时神明温柔的叹息在我耳边响起,他说:痴儿竟尚未悟。

  当张昌宗倒在石阶前的时候,火焰照亮了远方的天空。那样的火红颜色令我想起太平,想起代我赴这跌宕命运的女子如一团红云般的背影――她不愿静坐于莲花之上,甘愿投身这滚滚凡尘,承受一切属于凡人的快乐与悲伤,不顾后果竭力搜集着,值得为某一个人活了一次的记忆……
  我尝到自己泪水的味道,张昌宗只是我用来帮助武皇脱险的工具,我一直是这么想的,但今时今刻,又不敢肯定了。
  当他问我我是否真爱他的时候,我不置可否地拥抱他,听见温柔在自己心里流淌的声音。“入宫那么多年,是你给了我做女人唯一的快乐。”或许,我不是骗他的呢?但谁又知道呢?

  太平和婉儿无非只是生命遥远的两极,也是并蒂的莲花,纠缠的灯芯。一个入世,一个出世。多年以后太平在大明宫深处自缢,她说她太了解这个世界的规律,所以丧失了对生的兴趣。那正是前一世的我—自以为世事洞明人情练达,便可以略去生命中的起、承、转、合,由起点径直奔向终点。我却不知道,“曾经”不是虚妄,能懵懂无辜地入戏,其实是剧中人最大的幸福,因为生命据此具有了最实在的意义。
  其实太平就是婉儿,婉儿就是太平。剧中人千帆过尽后寻求超脱,旁观者却渴望着身处其中那最真挚的悸动,生命由此成为了一个圆。
  神,我终于明白你的意思,下一世,或者应该奋不顾身地吻火。

  终于要离去了,上官婉儿的一生,什么都没有发生过。
  如果曾经有过,曾经被烛光照耀过,曾经被鼻息温暖过,曾经被星星窥视过,也应该不由人说。
  在某个夜晚,曾经丢弃引以为傲的冷静与智慧,完完全全地入了戏:在中夜被微凉清风唤醒,侧过头细细端详那个与自己同床共枕的人,发觉他竟然是这样好看的一个人,熟睡的时候,全没有了日间的浅薄跋扈,是那样的温雅安详。这时风拂动我额前的散发,我朝他轻轻一笑,伴着他舒长的呼吸,安心而甜蜜地进入梦乡……


张昌宗的演员其实个人认为长得超恶心,我的评价从剧本出发咔咔,免得品味
遭怀疑咔咔咔

我知道错了,以后不主动版聊了T T

--
从那年开始,很多事我都忘了,唯一能记得的,就是我喜欢石头
※ 来源:·日月光华 bbs.fudan.edu.cn·FROM:[estrella]

再生緣(2)--緣分,就是讓男女主角走在一起

二、缘分,就是让男女主角走在一起

  无论熟悉《再生缘》的原著或熟悉tvb的套路,都知道孟丽君必然要和皇甫少华走到一起。编剧把玩缘分,无非是成全男女主角的爱情,看多了挺腻的。

  铁穆耳真的不错的,做兄弟有情有义知情识趣,做皇帝有理有节不卑不亢,分寸火候向来拿捏得好。他是太聪明,微笑着纵容着一直不说破,反被聪明所误。纵然他会斜睨着眼模仿《东邪西毒》的黄药师,笑言如果你有个妹妹便如何如何,想是学不来梁家辉的桃花眼,丽君也不怎么吃这套。我想这是一个自负而颇具审美情趣的人,他要的并不是一个确切而生硬的真相,而是享受着放任可能性的过程--早在江南湖上泛舟之时,铁二哥不就指着水上鸳鸯说雌雄唯心自知即可。(投诉tvb道具组,弄了两个奇假无比的塑料鸭子冒充鸳鸯。)想想也真冤枉,被误认为吹笛人错爱了一番,缘分跳出来说不是你的就不是你的。几个错身之间,他失去了本不属于自己的一份爱。
  人真的可以因为笛声而爱?也许可以,否则何来知音二字。但丽君爱上少华,实在是日久生情,为其品格诚意所动。至于笛声,那是编剧敲在丽君身上皇甫氏的图章,说喏这就是缘分。皇甫小子实在是太太太太太笨了,笨到令我出离愤怒,心想这样的人怎么跟丽君mm相濡以沫琴瑟相和。当然,看到丽君凄然一句:“你皇甫少华都已经另娶他人了,我是何人又有什么分别?”还是无比触动,而且剧情发展到此处皇甫小子识相了不少,也有血性了不少,还得便宜捞了个大将军做。但终究觉得可惜。丽君在天牢中对铁皇帝侃侃而谈不愿沦为男子附庸和摆设,然嫁于皇甫果真能海阔凭鱼跃否?未免矛盾。
  
  圆满结局是三角恋之一铁穆耳突然对皇后回心转意无限恩爱--阔真枉为成吉思汗子孙,深宫怨妇状比汉人女子有过之而无不及,成日对着一定闷死的(黄纪莹竟然已经如此不pp了);圆满结局是三角恋之二刘燕玉留书出走,不早不迟timing刚刚好,成全丽君和皇甫一对璧人--竟然有这么便宜的事。为了成全缘分,编剧真是蛮不讲理无所不用其及啊,所谓倾城之恋,怕也不过如此。
  
  可见缘分大过天,可见缘分砸死人。

再生緣(1)--其實是有些人特別迷人

  暑假在家,资源匮乏,无米下锅,守在电视前面看东方电影频道每天一集的《再生缘》,竟然渐入佳境。

一、其实是有些人特别迷人

  忘了是哪一集,丽君在皇宫重遇江南的旧相识太皇太后,颇为投机。阿桑哥感叹没想到状元爷和太皇太后也那么投缘,铁穆耳皇帝满脸得意地说:“其实,是有些人特别迷人。”皇甫小子对丽君算是情深意重,我却一直以为铁皇帝更懂得欣赏她。
  
  人生之所以玄妙,乃在于它所提供的无数个可能性。然而在现实中我们不得不任这些可能性擦肩而过,去践行一种确定,美感难免剥落。丽君这样的女子,闺闱不是她的场所和舞台,若论温良恭俭让,她逊色映雪太多。女扮男装是权宜之计,却意外出落得一名倜傥少年。古文里说: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雌雄。其实雌雄还是相当好辨的,所以我一向认为花木兰肯定五大三粗而不pp。也只有在小说和电视剧里,ppmm女扮男装永远不会被揭穿,承认到那是剧情需要之余,不能不说于观感上有一些别扭。叶璇却是个异数,诚然以叶mm如此明眸皓齿决难错认为男子,但顾盼之间的气度神采,却是令人震慑的。我从未见过一出女扮男装戏如此形神兼备,特别是丽君的状元look,金銮殿上,跟在后面的榜眼探花枉为须眉,却只衬得丽君更丰神俊朗。(我当时就看呆了,我妈在旁边说:这个孟丽君卖相真好。)
  
  当放任另一种可能性发展的时候,人生被奇妙地乘以二。当她是魏子尹,她可以在书院舌战群儒,同知交把酒言欢,体察一番羽扇纶巾的谈笑,挥洒一袭磊落轻衫;当她是郦明堂,她就是金銮殿上堂堂状元郎,她娶到如花似玉的大元郡主(虽然,是自己人-.=bbb)。
  在tvb《再生缘》里,孟丽君男装先是因为抗婚出逃,后是为了营救孟士元,似乎一切只不过因缘际会。获得美满姻缘、成为皇甫夫人的结局该是得其所哉,只是我不免有遗憾。丽君最初为铁穆耳换回女装,等来的是皇甫小子(超讨厌这种阴差阳错-.=)。铁穆耳虽然错失一段缘分,丽君最为舒展迷人的时刻,他并没有错过。所以他完全有资格说:
  “其实,是有些人特别迷人。”

揣想的傳奇

  传奇的荡气回肠之处,大都是揣想出来的。
  揣想胡夫人自刎殉夫那一刻,脖颈上的鲜红,是冬日红梅一般凄艳而壮烈;揣想金蛇郎君那样傲岸狠毒的男子,面对温仪时候明媚地笑,把此生全部的温柔在一刻献尽,随后远去;揣想光明顶上,碧水潭畔,长剑胜雪,紫衫如花的身影,想到后来只好随谢逊一声叹:只可惜我此生是见不到了……
  那些人那些事,只是存在于他人或者后人的转述中,因而有不胜前尘之感,更因触动了内心深处的东西,从而引发出某种揣想,加入了个人的感情因素,给往事润了华彩的颜色。那些过往或者其实是平淡的,因为真正的人、真正的事,往往没有想象中的那么好。殷离是这样,其他人也概莫能外。
  “花开花落,花落花开……”寥寥数字便带去了百岁光阴。都还没回过神来,直到谢逊在冰火岛破口大骂,从华佗设五禽戏开始,骂到了郭靖、杨过,这才骤然惊觉:那个破窑处拎着公鸡贼忒嘻嘻的褴褛少年早已不再;直到俞莲舟转述:“郭襄女侠走遍天下也没有寻到杨大侠……”峨嵋祖师想必有她的灵位,弟子们隔三差五是要拜一拜的,只是却不知道那庄严的形象背后曾经的年轻与爱情,十月廿四襄阳城的烟花绚烂,开在昨日……那黄衫女子翩然而来,一时还以为是龙儿换了装束,俞岱岩知道杨大侠的武功学自他妻子,可还知道百余年前那生死相许的一出?
  当一切都不可能的时候,记忆也就完整了。然而这些人这些事在流传的过程中,是被美化的,同时也是被误读的,正如每个人都在不知不觉地解释法律一样,每个人也会不知不觉地在传奇之中加入自己的理解与期望。郭靖杨过他们终于成了后人顶礼膜拜的神像,传奇就这样成就了,而有些鲜亮的过往总不免被岁月消了形迹,想到这里,是一腔惆怅。
  困了,还是带着美好的心情去睡吧。

原來,也不過如此

  她衣袂飘飘地向悬崖深处滑翔之时,心里会不会想:原来,也不过如此。
  偶然去到公子羽的博客,循着他文字的脉络心花开放。尤其喜欢他的《一起回新疆》,勾起许多心绪。
  《卧虎藏龙》上映的时候我忍受着各式各样对其的不屑与贬低,说只能用来骗洋人的武打,说毫无新意的摄影,说周润发可笑的国语和杨紫琼沧桑的容颜。看同一部电影,每个人要的东西是那么不一样,赤裸的感官需求之外,枯竭的心也渴望灌溉。
  玉娇龙要的是她在书里看到的江湖,李安却没有给一个我们想要的江湖。桀骜的半天云像一个穷小子一样承诺要出人头地让对方的父母看得起,故事原来这般沉重。难道不应该是就此双宿双栖么?武侠小说是草莽流寇的舞台,但电影里的罗小虎,只是一个贼,离了大漠他寸步难行,太现实。
  如同我所生活的场所,女孩子长到二十几岁,父母家人会告诉你择偶的最重要标准是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其他都是假的。成长里所有美好的积蓄和憧憬到最后全没派上用场,而更令人恐惧的是,你开始笑自己当初的幼稚,于是这世上一代代繁衍着曹七巧。既然你不可能跟着一个英俊的毒贩私奔,又凭什么冀望玉娇龙和罗小虎浪迹江湖?

  小虎是她生活规则以外的人,广袤荒凉的沙漠可以暂时充作她在书里看到的江湖,一切恰到好处,没有道理不爱上。何况烈性被驯服之后的柔情,甘之如饴。而无人之境并不是江湖,有人的地方才是江湖,有人的地方就有了规则和桎梏。她所逃去的那个地方有她融不入的语境,一样令人生厌。李慕白和俞秀莲也是秩序的卫道者,一如她父母在她所属的阶层里,所谓江湖儿女亡命天涯,那是书里的。出来混迟早要还,李慕白用一条命偿了她的代价,她终于只是个什么都不懂的孩子,too young,sometimes naive。她的心气同武功一样高强,注定要失望,在现实里无处可去。
  
  基督教说罪是偏离靶心的箭,而靶心是上帝的道。如果瞄准之时偏离靶心一个微乎其微的角度,那么箭的推进就是一个失之毫厘差之千里的过程,成长,或者就是如此的丧失。我至今仍觉得玉娇龙是可爱的,公子羽说:她真正的爱过,却似乎并没有真正的恨过。她如同一切我爱结交的人,不符合这个成人社会所应当具备的完满标准,非常大头虾地做一些错事,但是很真,大情大性。可是我知道随着成长,我们将终于不再。
  我自以为在成长的大多数阶段是一个务实和理性的人,现在才发现我对未来唯一的梦想高不可攀:我只是不想做一个庸庸碌碌被囚住灵魂的人。
  曾以为基督是救赎,最终还是自己离弃;
  曾以为爱情是救赎,未来,不是我想象。
  想逃,更深的失望怕是在前方等待。
  花不再盛开,爱沉入大海。原来,也不过如此。
  反复听最喜欢的那首三拍子西班牙情歌,不明白自己是折了羽翼,还只是自己以为曾起飞。Along with my sorrows I buried, my tears, my smiles, your name...
  现在再去读《挪威的森林》,看懂了为什么有那么多人选择死亡。木月惶恐,直子孤单,初美无望,而世界,荒谬。
  三毛、潘越云和齐豫合作的那张《回声》专辑,有一首叫做《孀》的歌,三毛在独白里虚弱如梦呓:……原来,我已经没有家了,是一个人。
  “许个愿吧。”
  “一起回新疆。”
  玉娇龙未必很认真地寄望于心诚则灵,我不知道,她还能去哪里。
  原来,也不过如此。当人生全然丧失美感,一片悬崖、一根绳子、一部N360车、一把剃刀,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
  有谁还记得,玉娇龙的甫出场,是贝勒府厅堂里端庄高贵的背影,她缓缓转过精致的脸庞,说:
  我只是想找个清静的地方透口气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