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信人: treeblue (0127·临忆而期·不要把我留在原地), 信区: TV
标 题: Re: 马版《倚天》歌曲让我对应的爱情
发信站: 日月光华 (2005年06月01日14:44:38 星期三), 站内信件
前段时间在西祠看贴,看到程灵素的贴,内中提到她早年看席慕容的诗,看到一句“当温柔和壮烈同是一个女子的性格……”,常自怀想。一时便很兴奋,这诗我也记得的,叫做《玛瑙湖》,言道边陲某地有片人迹罕至的湖泊,某一日突然干涸,人们这才发现湖底铺满了玛瑙宝石,于是做诗云:
“没有理由 除非是
为了引诱你回头
才以这最后的荒旱枯竭的结局
向你显露出 那一直深藏在
我胸怀间的美丽的记忆
当温柔与壮烈同是一个女子的性格
从此 就别无抉择
这是湖泊最后的愿望
是我整个一生的孤注一掷
请尽情捡拾吧
现在也不能说是太迟 毕竟
你终于知道了我的心事 ”
温柔而壮烈,那该是最吸引的女子。
而在金庸这里,这女子名唤黛绮丝。
黛绮丝是我一向热爱的“支线人物”,一如金蛇郎君与昆仑三圣。需提到的是,同作为支线,夏雪宜通过转述而呈现在我们脑海中的形象是清晰而深刻的,更甚于主角小袁;同样的,何足道于我们是惊鸿一瞥,但气质绝佳,隐隐有魏晋风骨,与郭襄一时互为瑜亮。相反的,黛绮丝的性格其实是模糊的,亦可说是有些前后矛盾的,我们听其言,观其行,但金庸的笔触却鲜有触及到她的内心深处──她“由怜生爱,从歉种情”心路历程我们不知,韩千叶死后她为何念念不忘乾坤大挪移心法而不是说她所说万念俱灰我们不明白,最后一幕她在船上如何劝小昭的,我们听不懂(外国话:))……一切都只是一种猜测,所听说的对黛绮丝的评价千奇百怪,于是心痒,鲜格格地要来插一脚。
必须说明的是,我是喜欢PP的女子的(咳咳,君子好色,爱之有道),紫衫龙王是很PP的,所以我是很喜欢紫衫龙王的。黛绮丝作为一个塑造得模糊的人物,每个人、都权利进行自己的解读,是以,我会尽量往好里说,仅仅个人意见,无意进行争辩。
黛绮丝是我心中一干金庸女子中,唯一当得起“风华绝代”一词的,“风华绝代”并非单单容颜层面的问题,而是某种力量和气度,是震撼。金庸通过张无忌这样描述“遥想当年光明顶上,碧水潭畔,长剑胜雪,紫衫如花,不知倾倒不少杰……”(张教主是很有点喜欢胡思乱想的,这个以后有空再说),寥寥数字便带出一种气势,这种气势黄蓉、赵敏、小龙女、王语嫣这些女子都不曾有过,唯一有过的恐怕是香香,但香香只是温柔,何来壮烈?输了气度。
无线新版《倚天》找来江欣燕、江希文姐妹演绎金庸笔下的混血美女,本来是好的用意,效果却……这次总算有个版本给了黛绮丝的“遥想当年”约两集的戏份,不过也毕竟太扯。把冷若冰霜,对一干追求者都不假以辞色的波斯圣女误读成了岳灵珊一般性格的小师妹,真真是罪过。而黛绮丝在韩千叶前来寻仇之时越众而出,临危受命的刚强果敢是半点也没看出,却显然一副对韩千叶早就芳心可可的样子,所谓的“由怜生爱,从歉种情”,在电视剧里几乎就成了投怀送抱……话说回来,当今的无线武侠剧连主线都拍不好,再就配角人物指指点点,未免有些难为编导们。
黛绮丝的性格虽不甚明了,但刚毅果敢,有智谋有担当,还是清晰可见,张教主后来也震慑于她处变不惊的气度,暗自思忖她位列四大护法之首,实非浪得虚名。用程灵素的话来说,这女子既像一朵花,又像一棵树,并且,还是异域的奇葩(混血美女真是PP)。
韩千叶貌不惊人,但只身上峰寻仇的胆色便足以服人。黛绮丝自波斯远赴中土,才貌如此出众,又深得教主喜爱,在光明顶上是众星捧月的地位,月光明媚,星光也就自然暗淡了,加之自知身份非比寻常,黛绮丝从来没有和明教众人处于对等的位置上。范遥得不到佳人芳心不是本身不够出色,而是站错了位置,out of focus,根本得不到关注。韩千叶作为黛绮丝的第一个敌手,那才是你死我活的较量,那才有点日月争辉的意思,在碧水寒潭中的殊死相搏,唤醒了黛绮丝的心──在此之前是一片沉睡的森林。很多被禁锢的东西,原也只有在紧要关头,才得以释放。
在最初敞开心门的时候,谁是那个站在门口的人,那就是他了。
金花银叶的爱情,也许只是这样,只是这样。
紫衫如花,黛绮丝着的是浅紫色。浅紫,是一滴紫渗入纯白,化开而成的颜色。白的冷酷刚烈,冲淡了紫的瑰丽与柔情,但不是抹煞。紫衫龙王生命里从来都有最女性的东西,只是不易窥探到,所以缥缈,所以令人心旌神摇。
甘冒天下之大不韪而嫁给韩千叶,横眉冷对千夫指,背叛自己的教派与身份,这是她的壮烈。她的温柔却只有去揣想,一旦冰雪消融,便是柔情若水。韩千叶真是个幸福的男人啊,若前所述,他只是在对的时间,出现在了对的位置,难怪范遥想不通。
不管怎么说,能如此为自己所爱做出牺牲,总是让人看了又赞叹,又禁不住伤痛。
正因如此,总不愿意相信这样的女子会出于贪生怕死和自私而把自己的女儿往火坑里推,毕竟她是想着相从丈夫于地下的,毕竟小昭,是她和他的女儿。道理上,无论如何也说不通。
号角情愿把这看做是黛绮丝的担当,毕竟波斯明教的圣女,说都不说一声地嫁了人,多少有些叛教的成分。黛绮丝之成为圣女,想来不是刀架在脖子上被逼的,寻找乾坤大挪移心法本就是上面交给的任务。如果爱情至上,于自己的任务(不管其内容是什么)就晾在一边不闻不问了,未免失了信义,不是值得褒奖的作为。更何况波斯明教他日追究起圣女失贞之罪,焉得不拿小昭开刀。朋友谈到生死相许时说,以黛绮丝的刚烈与勇气,她会怕死?不死是母性的选择,生命中属于女性的那部分早已相殉,我大概也是这个意思。
和朋友聊黛绮丝的时候,也谈到她金花婆婆时代的狠毒乖张,例如对胡青牛夫妇、殷离的痛下杀手(殷离,另一个号角爱逾性命的女子啊555555……)朋友笑说如果可以的话她也想阻止这一幕的发生,随即她却给了我一个令人信服的解释。记得不真切,综合我的观点大意如下:
首先武林人物都不是善男信女,在其中寻找完美人格,本就是侈谈。像张无忌这样的大好人,多亏他是主角,总有剥极而复的奇遇,否则早就死了一百次了。
刚才说过,当冰雪消融便化作万千柔情,一个可以是最刚强的人,也可以最脆弱。韩千叶死的时候,没有人见到黛绮丝的哭泣。敞开了心门不设防,受伤起来是痛彻心肺,于是她重重关上那门,不愿意有再一次的柔情,不愿意有更明媚的笑容,情愿是乖戾偏激心狠手辣,情愿世人看不见丑陋面具(谢逊言道:紫衫龙王爱惜容颜甚于自己的性
,戴上假面具或是言不由衷,无论如何都轻松得多,伤到了面子,也伤不到里子。
对这个谜样女子有千百样解答,我情愿选最美丽的那种。
那日在蝴蝶谷中听了张无忌背诵的《庄子》,她只是怔怔地发呆:故土,故土,故土当真好得过异乡么?陡然想起了李文秀,马家骏的悲剧在于:他的异乡是阿秀的故土,他的故土却是阿秀的异乡──阿秀的心早就失落在苍凉的大漠、天铃鸟的歌声中了。何为故土?何为异乡?只在乎你的爱,你的牵挂是在何处。
那一日,光明顶上,碧水潭畔,长剑胜雪,紫衫如花,不知倾倒多少豪杰……
【 在 treeblue (0127·临忆而期·不要把我留在原地) 的大作中提到: 】
: 不解的好处是可以自己yy
: 【 在 redcaltrop (玛仙高德) 的大作中提到: 】
: : 我对紫衫龙王嫁给韩千叶那段不解
--
※ 来源:·日月光华 bbs.fudan.edu.cn·[FROM: 10.85.10.201]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