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riday, August 26, 2005

隨便說說我的鬥雞眼福臨和中學生宛如

发信人: tsunomachi (号角之城||曾经爱长崎), 信区: TV
标 题: 随便bdy要笑话我大家要bs我我还是要贴上来
发信站: 日月光华 (2005年01月21日00:03:31 星期五), 站内信件

随便说说我的斗鸡眼福临和中学生宛如然后跑一下题-.-

  闲来无事的时候,竟然又去ftp上拖来了《孝庄秘史》的32-38集来,专门看顺治和董鄂妃的一段剧情。这么多相关的版本中,最爱看这一对青涩小儿女,说起来我还真有一些上不了台面的隐秘爱好。
  大约这样的演绎,纵然失之浅薄通俗,却最符合我骨子里所认同的爱情样式:真正的相知相惜,执手、偕老,爱得安静却深入骨髓。所谓爱重,是因为懂得,方才看重,爱于是沉实安全,不需刻意经营、纠缠自苦。
  斗鸡眼福临是傻的,少年的戏已然演得吃力,贴了两撇胡子以后更不知所谓。只是还没有见过戏可以这样演法,觉得新鲜,如同看一个痴傻在感情里的孩子,并不讨厌,反而微笑。然而舒畅的董鄂妃当真是温婉可人的,看的时候不由得赞叹这孩子的演戏天分,一颦一笑拿捏得如此恰到好处,我见犹怜。剧情之所以能牵动人心,往往是因为观者投了情愫在某个人物身上,否则戏里任你哭闹上吊,戏外也一声嗤笑罢了。舒mm的董鄂,冰雪洁净,似乎可以让我们原谅一个皇帝的任性与爱情至上,she deserves it。
  完整地看完孝庄里的这段剧情,正是去年这个时候,已然是感情上的惊弓之鸟,随着一句句戏词心痛,慨叹莫非矢志不移互爱至深的人,当真不被命运所祝福。情深不寿,一口气上不来,去何处安身?解不开禅机。

  历史上的清世祖顺治是个有趣的皇帝,正统的纪录片也不惜用整一集来讲述他作为一个帝王罕见的专一与痴情,当然还有董鄂妃的身世以及顺治出家等一系列八卦问题。历史在我来说,是终不可考的东西,再多的史料也无法再现一瞬的真实。史料,往往被用来拼凑出自己想要的故事。生如夏花,灿烂一季,至情而短命的顺治其实相当符合这种审美需要。据传曹雪芹写红楼梦是用宝黛的爱情借指顺治与董鄂妃,那么《孝庄》里被戏称为“高中生恋爱”的两人,倒也有几分这个味道。《少年天子》的邓超和霍思燕,又是另一种风格,可惜至今未曾看全。

  《圣经》里以色列的大卫王,一生遵主旨意而为主所荣宠。然而他爱上有夫之妇拔示巴,派她的丈夫到阵势极险之处作战而被杀,继而接拔示巴进宫。耶和华极不喜悦大卫所做之事,击打拔示巴为他所生的孩子使之夭折。顺治夺占弟媳的公案,与之相似,他也从佛学里寻救赎,好抚平失去爱子爱妃的哀恸,好超脱世事无常。可是出家闹剧之后不久,顺治染天花身亡,年仅二十四岁,距他心爱的董鄂妃辞世,不过三个月。这样好的桥段,私心里不愿意只看作巧合。

  孝献庄和至德宣仁温惠端敬,是顺治给董鄂妃的谥号。他大情大性的一生,太欠平和中正,历史学家称之为乖戾。清十二帝的朝服像里,顺治有一张迥异于其父皇太极的清秀的脸,或者是早夭和画师刻意美化的缘故,于是顺治给我的印象是温文尔雅的白面书生,作为一个皇帝,气势上终究是弱了,太不协调。 

  我就是这样yy着,四百年前一个满洲皇帝的人生与爱情。   
  受过么多这样那样的熏陶,来自血液里的偏好仍然认同和遵循这种古典而文艺的爱情故事,真是没有出息。天性,我想是难以违拗的,这是造物的美意或者玩笑。


--
※ 来源:·日月光华 bbs.fudan.edu.cn·FROM:[Nagasaki Minami]

No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