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说我多年前还在德州时,曾斥巨资入过一套三毛全集。很惭愧,这些年来懒于读书,直到旅行回来才重新翻阅起《撒哈拉的故事》、《稻草人手记》和《温柔的夜》来。西班牙放弃西撒哈拉后,荷西和三毛被迫迁居邻近非洲大陆的西班牙领土加那利群岛,而我出行前没了解清楚的加那利群岛地理其实是这样的:加那利群岛(Islas Canarias)由七个岛组成,分别辖属两个行省,而七岛中最重要或者说占据枢纽位置那个叫做“大”加那利岛(Gran Canaria),首府拉斯芭玛斯(Las Palmas)是三毛与荷西故居所在地,而群岛西北尽头那个叫做拉芭玛(La Palma)的小岛,是荷西离家去做海底工程,之后更不幸意外身亡之处,首府叫做Santa Cruz。总之,此处的两个Canary和名称相似的La Palma和Las Palmas分别有不同的地理意义,而我由马德里直飞拉芭玛岛,重走的是荷西的婚姻、爱情与生命的尽头。如果要去拜访三毛故居,则另须搭乘小飞机在群岛间往来,我这次就没凑这个热闹。
马德里Parajas机场的奇妙之处,在于四号航站楼和其它航站楼远开八只脚,甚至相隔两站地铁,不过下榻的酒店有班车接送,就完全不是个事儿。四号航站楼似乎是我此次搭乘的伊比利亚航空专场,一切入闸、安检及候机等体验依然上佳,别说跟戴高乐比了,跟美国比也好上几个档次。候机时我果然是唯一东方面孔,也算是某种沉浸式reliving the life of Sanmao……我甚至还傻乎乎地想:不知道去拉芭玛岛的班机与我每次飞回家的班机哪个更小。
事实上这想法真的很傻——拉芭玛岛再不济,由三毛的七十年代起就是欧陆人的避冬及旅游胜地,由马德里直飞拉芭玛接近三个小时航程,那飞机规模着实不小,伊比利亚航空的visual identity取西班牙国旗的红黄两色,搭配得十分美丽,然而他们的客舱餐饮服务需要掏钱购买,连杯免费咖啡都不送,孤寒的我自然不考虑。我甚至孤寒到买了仅允许一件随身行李(拉杆箱寄存在马德里的酒店)、不允许选座的最次一等机票,被安排坐走廊位,错过了飞机降落在岛上的美景(也无非是“海天一色地狱天堂暮鼓晨钟”……背多了几句歌词)。下了飞机,惊觉拉芭玛机场虽小,好歹也比我本地机场大多了。搭上出租车沿着海岸线直奔酒店,左手边是绵延纵横的山脉,右手边是大海,倒让我想起几年前骑行过的台湾。
 |
落机后走在引桥上所见之拉芭玛,那几架停靠着的Binter Airline的飞机用于岛际交通 |
 |
“什么海天一色,地狱天堂,暮鼓晨钟” |
无论在哪个国家,大城市与小地方的人区别都很明显。三毛早年与荷西在拉芭玛旅游时,曾见到大巴司机不厌其烦地下车帮乘客提携行李甚至安排随行的牲畜。如今近半个世纪过去,此种乡土人情味或许换了表现形式,但从出租车司机身上仍能感到带点羞涩的友善,他收了小费后(也就两欧而已)问我是来工作还是度假,祝我愉快。当时我已在西欧浪迹多日,头发蓬乱两眼无神,穿得依旧十分邋遢,这要是哪个公司请到我这样的员工,活该破产清盘。
本次旅程的华点之一就是一个酒店一个样子,Santa Cruz de la Palma的也不例外。这家酒店是我在信用卡网站使用积分订的,选择比Booking上少得多,酒店挂在网上的宣传图片也……这么说吧——不怎么讲究。殊不知一旦入住却惊喜连连,首先这房间宽敞得不可思议,而且说不出地“四正”:
 |
开门首先有个大厨房 |
 |
之后是几乎独立成一间的餐厅 |
 |
居住空间 |
好笑的是我在周日下午抵达酒店,而酒店前台老实不客气地写明现在不是工作时间,有需要请按铃。我按铃之后,一位一句英语都不会说的大姐出来把早已放在台面上的钥匙给了我。就……怎么说呢?他们不着力宣传拉客,对所谓繁忙大城市的客户服务精神也兴趣寥寥,但给出的品质还挺好。拉芭玛岛多山,这座酒店算是建在半山上,由一楼的旅馆窗口就能望见山脉与和港口。三毛如果来,一定非常喜欢。
 |
从旅馆窗口望见的山脉与海 |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