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dnesday, June 19, 2019

Japan, 2017 (1)

  作为一名平成废宅,很有幸在平成年代收尾前造访了日本(其实不过是东京地区和附近的横滨及镰仓)。平成时代(1989-2019)无疑是我人生中最多情美丽的岁月。去年底老爷子逝世,我在社媒写过一段话,说:
如果要用诗句形容我的心情,那一定是“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电影《甜蜜蜜》里邓丽君逝世对男女主的意味,一下就更明白了。
而新结识的基友地对此发表的感慨,我只记住最好的八个字:故人星散,中年社畜。
   我并不是日剧或日漫粉,但生逢其时,上视译制部的日剧也颇看过,前两年还攒了一套黄金圣斗士手办。日本是真·非我族类,但以其精细、雅致,当然合我这龟毛人士心水。港台虽好,也不免中国人的大(粗)气(疏),碰巧美国也有类似气场;日本,则完全两样。

  第一印象真是好啊,让我想起一部旧纪录片——《从楷模到公敌》,讲的是日本如何从亚洲的西化、现代化楷模一步步走入帝国主义侵略者泥沼。但无论如何,差距是由明治维新起就拉开的,目前还远远及不上。亚洲那些小龙小虎,跟日本根本不是一个量级。在日本,我是第一次见到遍布东亚面孔却如西方工业国那样整齐干净、规划良好的街道。
  如其他东亚人群一样,日本人有很明显的英语口语恐惧症,甚至更斯文羞涩。酒店前台实习生妹子明明口音良好,但一说英文音量起码自动调低百分之五十,弄得我像个听障老人侧过耳朵。当然我后来被美国同事教育了:喂喂喂,你去人家国家旅游是你应该学日语啊!你干嘛吐槽人家羞涩。嗯,同事有正义感,同事说得对!

  日本人民的审美十分低调谨慎,满街黑压压的服饰搭配深得我心(虽然我自己穿着红色夹克和橙色球鞋,走在这样的街道上如同一个女神经病……)。若让我总结日本街道的特色,无非满天的乌鸦和满地的银杏。
  先去了明治神宫,日本人民爱明治,嗯!算是典型的神道教祭祀场所吧?
明治神宫

在日语里,这个叫做“绘马”,就……以梦为马这么解释?
  再去筑地的渔市场。在日本旅行的妙处是——什么都看得懂然而却听不懂,如同一个有文化的哑巴。比如下面这个,谁不知道是说这个市场接地气、人情味洋溢啊~

人情味洋/满溢的筑地市场

筑地渔港市场?
  筑地还有一座本愿寺,妙处在于恢弘大气富丽堂皇,完全不是传统日式建筑(据说是印式)。
筑地本愿寺

“众水一味净” 中国人理解起来毫无压力
  浜离宫恩赐庭园,又是随手按随手明信片的场所。顺便说一句,日本使用汉字太好了,不管查路线写游记或单纯记忆都十分便利,去捷克或韩国可就无此优待了。

浜离宫恩赐庭园

捕捉一只全黑都不显瘦的猫!

浜离宫恩赐庭园


浜离宫恩赐庭园
  在恩赐庭园学习品茶(最终也没吃出什么好来),侍应生妹子看我这奇异外国人拿着一把硬币十分awkward,好心地给我换了很多整钱。日本作为发达国家与西方各国的不同是——他们还是很爱用现金!
  最后去了百年古迹东京车站,以及去了东京皇居。然而当然并没有看到如今的明仁上皇和美智子上皇后……美智子上皇后年轻时真是个大和抚子式美人啊!
东京站

东京皇居

2 comments:

wolf2046 said...

哼,照片张张都可以印明信片,了不起哦!
看完你的游记才想起来我第一次出国就是去东京……然而去过两次都是匆匆经过,并没停留,决定下次去日本去东京了,就按你游记的list走一下~

treeblue said...

明天还有更棒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