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 will never go back, for the simple reason that all the Russia I need is always with me: literature, language, and my own Russian childhood. I will never return. I will never surrender." (Nabokov, 1962)
Tuesday, July 29, 2008
Monday, July 28, 2008
刘郎已恨蓬山远,更隔蓬山一万重
We don't have the right to decide who shall hold the key to our poetic memory. The poems, the songs, the stories...when I review them, this certain area of my mind is reactivated. Nothing can be done to offset the lifetime regret.
Monday, July 21, 2008
bh的电影不需要解释
自恨罗衣掩诗句,举头空羡榜中名。
日光底下,并无新事。各朝各代都少不了这样的才情与风流,只是看今人如何去书写。作为1984年的邵氏影片,《唐朝豪放女》这样的片名真是很后现代,难得影片的意境幽远,从片头音乐铮铮响起,湮灭在烽火硝烟中的古都长安,铺展在了眼前。一个朝代有一个朝代的样子,不应含糊。早先那部长脸帅哥云集的电视剧《贞观之治》播出时,被盛赞尊重史实,从人物造型到布景道具,无不再现了初唐的质朴风格。而依我看,这部二十余年前的邵氏电影早已做到这一点,甚至更出色。前者是画龙,后者却已点了睛。真是好大手笔的三级片。
镜头极喜欢给出鱼玄机的侧脸,19岁的夏文汐,敛着眼眉,却尽是风情。她的夫君李亿在片中被设定为老实的商人,在道观里请求鱼玄机回家,说自己也可放弃生意长居长安,也学作诗。鱼玄机恭敬地叩首,却不答应他。那个时代可不是如此——朝来暮去颜色故的琵琶女,委委屈屈嫁作了商人妇,就哀怨得很,心里总念着五陵年少的好,少不得也跟江州司马眉来眼去惺惺相惜了一把。而长安才女鱼玄机,更可名正言顺地嫌弃稍欠文化的李郎了。
鱼玄机自然是个实实在在的文艺青年,她嫌弃夫君没文化,带着侍婢去道观修行,又看不惯道姑攀附权贵,骑着高头大马绝尘而去。归根结底,是一类人有一类人的脾性,文艺青年与社会规范总是过不去的。她的座上宾里有李义山温飞卿,一个尚且会反思是否荒淫无度虚度了光阴,一个索性不问情由及时行乐。而这里有最美的酒与最好的诗,正应了那个被用得俗烂的短语:自由而无用的灵魂。
与崔伯侯的相遇拍得很美:剑光、血色、流水与美人。崔伯侯的身份是游侠儿,文化是不大有的,但他在精神上与鱼玄机有着奇妙的共通。他问鱼玄机说你这么有才情为何要做道士,鱼玄机回答:有学问的女人能做什么?我不喜欢做人家的妻子,不喜欢做妾,不喜欢做妓女,不喜欢做尼姑,我舍不得我的头发,所以只有做女道士了。崔伯侯则说:我不喜欢做人家的夫婿,不喜欢做朝廷大官,不喜欢做商人,也没有兴趣做藩镇武将,割据一方。我更不能容忍这班贪官污吏,所以我只有杀人。游离于社会规范之外,率性而为,游侠如此,才女如此。范阳游侠杀人之时,全是近身攻击,短兵相接,有别于其他武侠片里飞来飞去的炫技。尚未发福的万梓良,在月下歌《国殇》,还真是有些江湖豪客的味道。这种味道在新武侠小说里都没有,要追溯到《虬髯客传》,那种古拙豪迈,自唐以降便不再有。
限制级的戏全都拍得恰到好处,乐而不淫。相比之下,《色戒》实在令人发腻。
除了崔伯侯,她没有知己。欧阳铸剑是铸造得太刚硬的铁,永道士是琢磨得太精细的玉,而绿翘则是任人揉皱的绢。历史上,长安才女鱼玄机因争宠而杀其侍婢绿翘,埋尸地下,其后事情败露而获罪,被处斩刑,时年24岁。而影片不会满足于再现这个平淡恶俗的故事,鱼才女以人性解放、女权主义的先锋派人物出场,横眉冷对温飞卿这轻薄文人,说你们男人玩女人女人为什么不可以玩男人;又讥诮着永某的道貌岸然,说我如果是妓女你岂非连做嫖客的勇气都无;当绿翘频频以奴婢自称而坚持着她回乡嫁人生子的卑微愿望时,鱼玄机愤然拔剑……早些时候,友人从远方捎来信息,说李义山因抑郁失明,客死异乡;温飞卿狂性不改,与人争斗时被打掉门牙。鱼才女门前车马渐稀,豆瓣上有该片的影评,名字是: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
而崔伯侯也不是她的知己。劫法场英雄救美本来是不差的戏码,就算鱼玄机飞身上马,二人绝尘而去,也不算是太糟糕的结局。可编剧偏偏让白色囚衣里的鱼玄机站在镜头中间,崔伯侯殷切的手从镜头边掠过,她几次三番地让开,双手紧紧背在身后,傲岸而冷冽地笑,世俗所给予她的一切:艳羡、爱慕、追捧、嫉妒、蹂躏、同情……不过是履下之尘。张爱玲17岁作《霸王别姬》,让虞姬吐出一句教楚项羽费解的遗言,在这个故事里,虞姬得以抹去戏剧给她上的浓妆,以前所未有的素颜为自己作注。《唐朝豪放女》所成全的,也是一个女人的独立姿态,纵然她的思想世界并非无懈可击,甚至千疮百孔。但在士大夫惯于对女人抛洒鳄鱼眼泪的古装戏码里,本片实属难得。如今,二十余年过去,华语电影作品中兼具如此审美格调与批判精神的作品,并不是很多。之前,我对夏文汐的了解仅限于《春去春又回》与《新龙门客栈》,一度以为她是台湾演员,未料到当年是这样横空出世颠倒众生过。最爱她着胡服束马尾,素面朝天,马上那番英姿,简直通杀。
一部一个半小时的戏,竟然可以包含这么多的元素:盛唐的文采风流、才子、游侠、异人、女性自觉与女权主义、异性情色与同性情色、凶杀、SM等等。当真是经学家看到易,道学家看到淫,大家各取所需。
Friday, July 18, 2008
情到深处不可欺
Affinity并不好看,Tipping the Velvet和Fingersmith的观众必然要大失所望。早先FS的苏虽然得我腹诽良多,毕竟有莫德撑着,绅士萨大妈等诸人也都可圈可点。Affinity基本上是Margaret一个人的戏,Selina的气度与姿色一样平庸,故事又如此收梢,实在是让人无话可说。
基本上,这是一个富家淑女遭遇仙人跳的故事。伦敦民间的道听途说,必然是富家女学者大龄未婚,醉心学术研究,终日沉浸在知识分子的酸腐气之中,以至于误入圈套而不自知,送了卿卿性命。话到尾,大多数个人悲剧都是自己一手铸成:对自我的过度重视,不快乐的往事,对人倾吐的欲望,以及那一点点对爱的执迷。凡此种种,足以警醒世人。
而这套剧唯一的好处是从另一角度来讲Margaret——她的压抑与焦虑,爱欲与孤独,还有镜头回放处她白衣飘飘的好年华,纵然那个Helen又是粗蠢到不能忍。那个敢于反抗母亲的Margaret,那个伪造支票签名的Margaret,那个向往着罗马、佛罗伦萨的Margaret,仍然为影片留下些许亮色。甚至是那个梳洗完毕,披散开长发的Margaret,站在伦敦桥头俯瞰众生的Margaret,那也是一种美丽的存在。求仁得仁,从某种角度来看,她并未损失任何。反而是Selina,在她入水的幻想中,已丧失了一部分的真身。
我习惯生僻角度看人看事,因此我眼中失败者未必失败。情到深处不可欺,希望这是Margaret最后的姿态。
还是要发牢骚,这片子实在不值得花时间看啊,唉。
基本上,这是一个富家淑女遭遇仙人跳的故事。伦敦民间的道听途说,必然是富家女学者大龄未婚,醉心学术研究,终日沉浸在知识分子的酸腐气之中,以至于误入圈套而不自知,送了卿卿性命。话到尾,大多数个人悲剧都是自己一手铸成:对自我的过度重视,不快乐的往事,对人倾吐的欲望,以及那一点点对爱的执迷。凡此种种,足以警醒世人。
而这套剧唯一的好处是从另一角度来讲Margaret——她的压抑与焦虑,爱欲与孤独,还有镜头回放处她白衣飘飘的好年华,纵然那个Helen又是粗蠢到不能忍。那个敢于反抗母亲的Margaret,那个伪造支票签名的Margaret,那个向往着罗马、佛罗伦萨的Margaret,仍然为影片留下些许亮色。甚至是那个梳洗完毕,披散开长发的Margaret,站在伦敦桥头俯瞰众生的Margaret,那也是一种美丽的存在。求仁得仁,从某种角度来看,她并未损失任何。反而是Selina,在她入水的幻想中,已丧失了一部分的真身。
我习惯生僻角度看人看事,因此我眼中失败者未必失败。情到深处不可欺,希望这是Margaret最后的姿态。
还是要发牢骚,这片子实在不值得花时间看啊,唉。
Thursday, July 17, 2008
Thursday, July 3, 2008
只有大人物才值得卷帙浩繁
港人将西语片Volver译作“浮花”,我便看了。不知道谁把德语片Das Leben der Anderen译作“窃听风暴”,盛名之下,我却不愿去看——有些片名还是直译的好。这确实是一部可以获得奥斯卡的影片,我的意思是,它所表达的东西并没有脱出世界主流所喜闻乐见的形式,尽管德语片的朴实质地,不是不让人喜爱。柏林墙倒掉的故事背景,总要让人想起《再见列宁》,那才是真正直指人心的电影,把破灭的理想还原到最初,是笑出泪的苍凉和无奈,但,并无怨尤。Das Leben der Anderen的男一,只在开头冷峻了十几分钟,就迅速陷入温情脉脉中,影片的基调被定位在他的温情脉脉上,直至终结。
这样一个有着诗人气质的家伙,职业却是东德秘密警察,并且,他够资历站在讲台上,向学生授讲他训练有素的职业讯问方式。当某个学生质疑他的询问方式不人道时,他回答问题之余,悄悄在学生的名字边划了一个叉。当他看到作家美丽的女友时,他在自己的姓名边划了一个叉。这若不是一个悖论,也是一种难以取信于人的理想——一个经过专制体制层层甄选的高阶军官,竟然如此多愁善感,随心所欲。这究竟是基于人道的天良发现,还是独身中年男人一次短暂的欲令智昏?如果是后者,那老易尚且为王佳芝掉过几滴鳄鱼眼泪。我喜欢这个男人,当他拿起给HGW XX/7的书时,我也感到欣慰。可我不相信这个故事。我相信在西西里淳朴乡间意大利少年的暗恋,却无法相信民主德国极权体制下秘密警察的温情。虽然,我们都会随着他们的眼光,恋上那个女人。
无论如何,故事随着女演员的死亡走向高处,问题从而不需要被解答。那个女人很美,她的脸略显沧桑,有不浅的法令纹,但轮廓高雅,常在刹那间美得摄人心魄。她的破碎令很多人于心不忍。而从另一方面来说,这对艺术家情人好像童话中的王子公主,完美而有欠真实。特别是作家,他的形象太过好莱坞了。我眼中更值得玩味的,反而是老色鬼部长在两德统一后说的话:“现在我们没有信仰值得遵循,也再没有标的可攻击。”曾经凛然不可侵犯的理想与罪恶,碎了一地。
两德统一后,曾经的东德公民可以去档案馆查阅自己以前被政府监控的档案。作家看到了自己整整一车的档案。影片并没有交代,跟作家同一个阅览室的那些普通人,一个水管工,或一个邮差,一个小学教员,当他们看到自己那一小本档案的时候,又将如何感慨,又如何面对未来的人生呢。也许,只有大人物才值得卷帙浩繁。
这样一个有着诗人气质的家伙,职业却是东德秘密警察,并且,他够资历站在讲台上,向学生授讲他训练有素的职业讯问方式。当某个学生质疑他的询问方式不人道时,他回答问题之余,悄悄在学生的名字边划了一个叉。当他看到作家美丽的女友时,他在自己的姓名边划了一个叉。这若不是一个悖论,也是一种难以取信于人的理想——一个经过专制体制层层甄选的高阶军官,竟然如此多愁善感,随心所欲。这究竟是基于人道的天良发现,还是独身中年男人一次短暂的欲令智昏?如果是后者,那老易尚且为王佳芝掉过几滴鳄鱼眼泪。我喜欢这个男人,当他拿起给HGW XX/7的书时,我也感到欣慰。可我不相信这个故事。我相信在西西里淳朴乡间意大利少年的暗恋,却无法相信民主德国极权体制下秘密警察的温情。虽然,我们都会随着他们的眼光,恋上那个女人。
无论如何,故事随着女演员的死亡走向高处,问题从而不需要被解答。那个女人很美,她的脸略显沧桑,有不浅的法令纹,但轮廓高雅,常在刹那间美得摄人心魄。她的破碎令很多人于心不忍。而从另一方面来说,这对艺术家情人好像童话中的王子公主,完美而有欠真实。特别是作家,他的形象太过好莱坞了。我眼中更值得玩味的,反而是老色鬼部长在两德统一后说的话:“现在我们没有信仰值得遵循,也再没有标的可攻击。”曾经凛然不可侵犯的理想与罪恶,碎了一地。
两德统一后,曾经的东德公民可以去档案馆查阅自己以前被政府监控的档案。作家看到了自己整整一车的档案。影片并没有交代,跟作家同一个阅览室的那些普通人,一个水管工,或一个邮差,一个小学教员,当他们看到自己那一小本档案的时候,又将如何感慨,又如何面对未来的人生呢。也许,只有大人物才值得卷帙浩繁。
Tuesday, July 1, 2008
Subscribe to:
Posts (At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