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ursday, July 13, 2023

2023嗑cp之《古相思曲》

  纯爱战士已应声倒地!纯爱战士需要每天工八个小时,以乌七八糟的现实生活拯救自己堕落在言情剧中的emo灵魂!
  这完全就是我从小到大都爱的那一套啊!从席慕容的诗,到与现实拉开距离且没有丑人的古偶设定,到构思新颖的双向奔赴型互虐,爱到深处却欲言又止、触不可及,所谓“我们的痛苦却一直沉默”……哪个不是我心头好?且让我嚎叫一晚,先贴个嘟文,晚点再来补齐感想:
第一,昨天刚背了席慕容,今天发觉这个剧的缘起大概也是席慕容。因为席慕容有首诗就叫做《古相思曲》,内中有一句作“那弹箜篌的女子也是十六岁吗”,而剧中女主不弹琵琶不弹古琴,弹的是古装剧小众乐器——箜篌。剧中元素玉兰树,也是席慕容诗中的元素。

第二,我发觉言情剧都是用来自我感动的。从古早言情剧的失忆梗、换魂梗、替身梗,到如今的重生梗,或是以《EU超时任务》结尾王浩信那滴泪为标志的“在循环无限流中被爱人遗忘”,抒发的都是些“痴心对薄幸”的悲叹、怨念与自我感动……这部网剧的题材则更新颖一些——整成了双向奔赴的“在莫比乌斯死循环中互相被爱人遗忘”……

  感想补齐:
  剧中如果没有扣人心弦的女性角色,一般就难以打动我。而那女性角色断不能是传统异性恋范式中的甜美小直女。以成长背景来说席慕容是典型上层阶级台北人,但由于她的蒙古血统,她诗里虽写那“十六岁弹箜篌的女子”有着“温柔和谦卑的灵魂”,却也会赋予其儒文化下汉家女子少有的慷慨壮烈。剧的开端,三十六岁的陆鸢一袭红衣,以传说中的“妖后”之姿出场,面前的爱人毫不知情,以一脸“你特么谁啊跟我在这儿装熟”的表情应对,她的眼里只有克制的痛苦与寂寞(演员非常好,以眼神演戏,五官一点不乱飞)。其后,是对“妖后”一生的倒叙,让观众见到她也曾是明媚的少女——“那弹箜篌的女子也是十六岁吗?”那种不尽沧桑之感,让我昨天一边洗碗一边都在感叹:阿鸢的一生太苦了啊,太苦了啊……
  “时间”究竟是什么?由学龄前开始我就学会恐惧死亡,对家人哭丧着脸说人为什么要死,外公笑着对我说我们这些快要“回老家”的人都不怕死你小孩子怎么怕死。我觉得他们没明白我对神魂俱灭的恐惧,或是我强烈的自我意识。直至今日,我只要刻意去想,对寂灭的恐惧仍使我如堕冰窟——有宗教信仰的人在这方面可能坦然得多,可惜我是怀疑论者,很难对任何事物建立虔诚的信心。影视剧中的穿越题材早已不新鲜,但为《古相思曲》应声倒地之后我愿意思索其中究竟寄托着人类怎么样的情愫。过去的已经过去,绝代佳人空余一堆白骨、一抔黄土,沈不言如何能回去见那血肉之躯?“她深情时他不知,他情深时她不识”,“鱼在水中游,是尾也是头”,穿越时空的前提条件是过去的从不曾过去,未来其实也早已到来,是这样吗?大学时代混教会的时候我确实想过这个问题,以“自有永有”的上帝视角来看,时间只是一条不可逆、笔直前行的线而已吗?
  既然过去的不曾过去,未来的早已到来,或许我就应该坦然接受那个让我心梗的、其实不算be的结局。华发的陆鸢与青葱的陆鸢同在,沈不言既在二十一世纪,又从未离开过陆鸢,与之相关的一切爱、思念与痛苦,都是真实而绝美的。

  比这乌七八糟的现实世界可强多了!

古相思曲

作者: 席慕蓉

  只缘感君一回顾,使我思君暮与朝 ——古乐府

在那样古老的岁月里
也曾有过同样的故事
那弹箜篌的女子也是十六岁吗
还是说 今夜的我
就是那个女子 

就是几千年来弹着箜篌等待着的
那一个温柔谦卑的灵魂
就是在莺花烂漫时蹉跎着哭泣的
那同一个人

那么 就算我流泪了也别笑我软弱
多少个朝代的女子唱着同样的歌
在开满了玉兰的树下曾有过
多少次的别离
而在这温暖的春夜里啊
有多少美丽的声音曾唱过古相思曲 

  1979.7

No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