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好几年我有个几乎每天在微信上聊天的朋友。时至今日我都不知道用「朋友」描述是否合适,因为对她来说我可能只是个「聊友」。之所以会成为聊友是因为我们双方都是话唠,哪怕在一个群里也永远是我们两个话最多。
大约两年前,我的生活出现了一些变故,也约略有那么半年左右时间需要努力cope with it。总的来说我认同「成年人自行解决情绪问题」,也并不觉得我有高频次向她诉苦(不确定但是懒得去看了,看跟她的对话记录足以traumatize me)。但是她对我的回应,一次次令我感到被冰桶挑战、被背刺、被不屑或不认同。共情狗逼、dismiss我、让我「放过狗逼,也放过自己」倒也算了,最伤人的一次是我那段为了cope在做Youtuber(因为make yourself busy, engage in projects是非常好的coping),做的内容是我们都很喜欢的某部旧剧的解说,巴巴地跟她说又更新了请她去看,她说她这几天没空(工作繁忙我可以理解,但是她给出的理由是她要去嗑喜欢的男明星)。
这些事我当时都不过一愣,但是越想心里越不舒服。后来有一次我不开心,郑重其事地说了一次请你不要make light of my pains,她只是简单答了一句「明白」还是啥的。
后来我就渐渐远着了,我甚至觉得是不是前一年她隔三差五找我吐槽老板、工作的时候我怠慢了她,因此她也如此待我。后来又觉得话多是一回事,朋友是另一回事,可能人家就是当我聊友而已。反正这种体验糟糕透了,因为我虽然是话唠每天可以不停说说说,但原本我不该跟她谈得那么深入,如此over-share惹人讨厌的。
然后我现在在那个四人小群里不怎么说话,完全是因为看到那个人就被trigger,那种跟你啥都说原来只是白白惹人讨厌的感觉。我又并不想退群这样搞得非常dramatic,同时为了在毛象上黑泥我还不得不把四人群里其他也上毛象的人给拉黑了……看来我最终的归宿只能是退群了,吼!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