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ursday, December 29, 2011

康桥

      《玻璃之城》和《心动》一样,是那一类“慈眉善目”(主席语)普通文艺片。作为资深港奴(或曰港产片遗少),这故事背景已足够亲切。而这一本特别对我胃口,还因为"we are the champions,we are the best"的名校情调。张婉婷港大出身,讲述港大故事轻车熟路。我虽然对这场景不熟,但利玛窦和何东、抢铜锣、高桌晚宴这些,大概就能使一代港大人落下泪来。
      关于残酷青春,我昨天看《牯岭街少年杀人事件》时也并不是感觉青春不伤身,但我的经历与片中人物无甚交集,感触也清浅。《玻璃之城》中旧情人重逢是在廿余年后,许港生已经成为一个低眉顺眼的中产男子,他说:革命不是请客吃饭……我是革命的逃兵。那温和眼神里自嘲落寞,才击中我——我自然并没革命过。吴彦祖和张燊悦说,想不到自己的父母曾经闹过革命坐过监,而我们这一代呢?
      Youtube影片下有人评论,四位主角里只有一个地道的香港人。以本埠人看来算是遗憾吧,我就不挑了。反而在角色的适合度上,黎明是太温文,演不出港生的少年锐气一腔热血。这个角色的中年扮相,是要有被岁月销蚀却依然留点犀利的眼神最好。至于舒淇,她演得已经太好。如果硬要说,恐怕是港大味道不够。之前看台湾综艺节目采访舒淇,她自承读书时是放羊班学生,言谈之间有种无所谓的态度,眼神松懈,散漫的美。她的韵文是纯真美好有余,而锋芒不足,所以演到中年就弱了许多。我曾经想,以本色来说这个角色找莫文蔚最适合,却又先入为主,无法将她安在韵文身上。

      其实我并不是第一次看这电影,不经意重温一遍,竟然泪点更低。也许是从初看到现在的数年间,又是几番聚散,人在天涯。

No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