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隔多年又看一遍《大明宫词》,仍然觉得是好的。纵然那华丽冗长的台词不是谁说都合适,类似“……驸马心情的底细”这样的句式也不是人人消化得了。即便如此,仍然觉得是好。
第一次看《大明宫词》,是在乱切频道时瞄见,剧情从来都看不全,一知半解。有一个镜头是雨夜里崔缇对着父亲的灵位发誓,眼神傲恨决绝,按照传统历史剧的思路我以为这将是一出赵氏孤儿复仇记,然而他说的话却是——他要偿还父亲欠下太平的情债,因为父亲摧毁了她一生的幸福。我心里一动,这样的剧本,不能不让人驻足观望。传统历史剧或讴歌或批判的封建王朝,永远是教科书里铁森森的“封建专制王朝”,对政治的视角是传统阴谋论那一套,审美上就更不用说。可《大明宫词》里的这座皇家宫殿是堂皇、典雅而庄重的,台词里屡屡出现的“帝国”二字,仿佛更适合描摹那个曾令四海臣服,令全体中国人都骄傲的时代。 对人性、权谋与政治博弈的透析不可谓不精彩——想一想编剧也是学政法出身。然而太平的女性主观视角温情而暧昧,即使是杀戮也不见得要血腥四溢,大明宫仍然暖风熏人,故事里毕竟写着信望爱。
如果说薛绍是太平从懵懂孩童到少女的华丽分界线,太子弘则象征着之前无思无虑的流金岁月。弘的端正典雅与理想主义,如同一个注定逝去的神话。故事最初的好年华像他衣襟上的鲜血一样,惨,偏偏醉人漂亮。可惜我看合欢就太不顺眼了。
薛绍虽然生了好皮囊,却不是翩翩浊世佳公子那一款,相反,他是很有些愣头青的味道的——那张面具后明亮的面孔是幻象。赐死慧娘的旨意一下,不知所措的薛公子竟然翻箱倒柜准备打包走人,让人印象深刻的反而是慧娘慨然赴死的勇气,并且直至死亡,她对无辜的小情敌都不曾有过一丝恶意,一句指责。薛公子是可怜人,进不得退不得,只能念着长相守的誓言顾影自怜。爱是短暂的,可以只是掀开面具那短短一瞬,而自怜却如此漫长,多年后太平仍践行着薛绍的脚步,默默在长相守的灵位前抚琴追思。只是,当张昌宗说道《长相守》是太平公主最爱听的曲子,她至今听到都会泪眼婆娑之时,老天也该偿她一声叹息。
这是一部我曾惊为天人,如今却不能不用批判眼光去看的电视剧。十年过去,看电视的人已经不同。可是采桑女的皮影戏演起来的时候,我又会回到斯时斯地,此情此景。这大概就是审美之于人生的意义。
*你喝醉酒语无伦次的样子很可爱
第一次看《大明宫词》,是在乱切频道时瞄见,剧情从来都看不全,一知半解。有一个镜头是雨夜里崔缇对着父亲的灵位发誓,眼神傲恨决绝,按照传统历史剧的思路我以为这将是一出赵氏孤儿复仇记,然而他说的话却是——他要偿还父亲欠下太平的情债,因为父亲摧毁了她一生的幸福。我心里一动,这样的剧本,不能不让人驻足观望。传统历史剧或讴歌或批判的封建王朝,永远是教科书里铁森森的“封建专制王朝”,对政治的视角是传统阴谋论那一套,审美上就更不用说。可《大明宫词》里的这座皇家宫殿是堂皇、典雅而庄重的,台词里屡屡出现的“帝国”二字,仿佛更适合描摹那个曾令四海臣服,令全体中国人都骄傲的时代。 对人性、权谋与政治博弈的透析不可谓不精彩——想一想编剧也是学政法出身。然而太平的女性主观视角温情而暧昧,即使是杀戮也不见得要血腥四溢,大明宫仍然暖风熏人,故事里毕竟写着信望爱。
如果说薛绍是太平从懵懂孩童到少女的华丽分界线,太子弘则象征着之前无思无虑的流金岁月。弘的端正典雅与理想主义,如同一个注定逝去的神话。故事最初的好年华像他衣襟上的鲜血一样,惨,偏偏醉人漂亮。可惜我看合欢就太不顺眼了。
薛绍虽然生了好皮囊,却不是翩翩浊世佳公子那一款,相反,他是很有些愣头青的味道的——那张面具后明亮的面孔是幻象。赐死慧娘的旨意一下,不知所措的薛公子竟然翻箱倒柜准备打包走人,让人印象深刻的反而是慧娘慨然赴死的勇气,并且直至死亡,她对无辜的小情敌都不曾有过一丝恶意,一句指责。薛公子是可怜人,进不得退不得,只能念着长相守的誓言顾影自怜。爱是短暂的,可以只是掀开面具那短短一瞬,而自怜却如此漫长,多年后太平仍践行着薛绍的脚步,默默在长相守的灵位前抚琴追思。只是,当张昌宗说道《长相守》是太平公主最爱听的曲子,她至今听到都会泪眼婆娑之时,老天也该偿她一声叹息。
王维是早就明白,最美的思念存在于诗情画意之中,如何汹涌翻滚的情潮,都及不上千年之后我们还在吟唱着的红豆生南国。
崔缇和李隆基都是清朗挺拔的少年,全剧中也唯有这两人的发式与衣着与薛绍如出一辙,好像是说别人都配不上。崔缇的恋慕以一声“母亲”轻轻盖过,我又觉得不只是这样。隆基跪在阶前大声喊出姑母我爱您,则是我心中几乎可与上元灯节太平之初见薛绍媲美的一幕。君生我未生,我生君已老。
这是一部我曾惊为天人,如今却不能不用批判眼光去看的电视剧。十年过去,看电视的人已经不同。可是采桑女的皮影戏演起来的时候,我又会回到斯时斯地,此情此景。这大概就是审美之于人生的意义。
*你喝醉酒语无伦次的样子很可爱
4 comments:
这戏啊。。是在多久多久前乱切频道时看到,觉得很生动,但或许那时为学业所累,就一直没好好看。不知下次有决心看时,画面是否依旧动人。这也已经过了10年了麽。
不管历史上的太平公主如何,怜惜这一剧的太平,上元灯节昆仑奴面具是错也是对...我还想念那一夜的馄饨,肚子有点饿了
吃馄饨的心情,呵呵
对皮影戏的印象异常深刻。现在还有这么精致的戏吗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