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ursday, June 4, 2009

国人不敢言,道路以目

  我六岁的那一年里,有段时间电视台的叔叔阿姨们开小差,没按照电视报上的节目表播我爱看的动画片。取而代之的是一群中山装老头子讲话,每天坐在报告台上讲啊讲,尽是暮气。没有动画片,我们这些孤单的独生子女为数不多的聊赖又被杀掉一项。我嘟着嘴坐在电视机前等待,真恨不得这些老头子全都死光。

  张艾嘉的电影《心动》里,关于那一年,是金燕玲和梁咏琪饰演的母女,闲时一起坐住看新闻。新闻里是一个年轻人正哭得伤心,一边对身边的军人说:“他们在欺骗你们!他们在欺骗全国人民!”女儿说不知道这次要如何应付呢,母亲面无表情,只淡淡说:“细佬仔边够大人斗?”

  时间转回到世纪初,有一户姓华的贫苦人家用辛苦积攒的钱托人从刽子手处买来了蘸人血的馒头,深信它能治愈儿子的顽疾。这个故事叫作《药》,只要是在中国念过初中的人,应该都知道。鲁迅先生弃医从文,是为了救治国民的心灵。可如今学生们读他的文章,有作为标准答案的中心思想可供拷贝,填在语文考卷的答题横线上,思考则从来不是必备的工作。思考,越少越好。可是夏瑜的坟头,还开着红白的花。你们不要忘记了。 

  豆瓣上传来nn被光华杀档的消息,印象中对时政并无多大兴趣的nn终于“出离愤怒”,在日记里骂起人来。面对这样的事情,我评论也只回了一个字“操”。

  读武侠小说的人都知道小说里除了侠客还有枭雄,这种人未必行侠仗义,所做之事也并不光明正义,但敢做敢当,不是没有另一番气概。最不要脸的,是那种做了不敢认的,千方百计地掩饰,又整天疑神疑鬼,一句相干的话都不许人提。对待这一种,与其痛恨,不如嘲笑。

  以下是转载的评论: 

  1943年,慕尼黑大学学生萧氏兄妹因散发传单被纳粹问斩。
  70年代开始,他们的事被拍成电影,在德国国内上演。2005年,他们的事第三次被拍成电影,发行影碟,在世界各地可以看到。
  30年,60年...

5 comments:

sanyo said...

其實我一直對時事挺關心的,否則也不會撞在這個槍口!我也是一枚,憤青呀...[太沒有腔調了]

Doreen said...

关字好复杂,我的第一反应是“闹心”

Elaine said...

我觉得你发的帖实在也太囧,不像真的关心的-。-;还有把公投和大选混在一起的事迹...个么其实我也是不关心的人,但是有些事情实在是为人的底线

sanyo said...

公投大选这种事情毕竟还不涉及我们切身利益,民主自由就...虽然不是像呼吸吃饭那样,但也足够影响生活质量——精神文明哪...

Elaine said...

that's true...虽然¥0.50会告诉我们要德先生就不要吃饭,要吃饭就不能要德先生有关德先生的这个名词,在大大小小的论战中已经被用滥了,我有时候都懒得提;它或许不是最好的制度,但好在可以反抗暴政;另外我实在受不了这种老子不提老子也不许你们提的流氓心态,也不知道心虚什么怕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