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nday, April 3, 2006

神雕侠侣之八——衣不如新,人不如故

  神雕以前二十四集为上半部,结束于绝情谷处,精彩程度一路走高,曾经令人对后半部无限期待。原著里,杨过面对裘千尺威逼利诱,轻轻挽个剑花,吟出“衣不如新,人不如故”的诗句,欲携小龙女飘然出谷,轻狂少年自始泛出某种含隽而坚定的华彩。于黄晓明,他气质中浑然天成的阳刚英气,发挥出来锐不可当。

  林燕妮曾经说如果在金庸人物中择偶,她要郭靖做丈夫,段正淳做情人;论及杨过,她说她爱杨过至死,却不会嫁他,要他深爱她却不能相谐,方才显出他的悲苦、反叛与深情。绝情谷重逢,争忍不相认,杨过一口鲜血喷出,这出戏将“悲苦、反叛与深情”渲染得浓烈,声色光影予心灵的冲击有时要大过文字,这就是为什么我们这些捧着原著当作bible的人,总还要巴巴地坐在电脑前,等待另一重的洗礼。
  在此一节之前,杨过还是孩子,他不明白也不能够承担这样一种至情。这一口鲜血喷出,算是偿了小龙女在终南山上的那一口鲜血,虽然其间夹着不那么光彩的尹道士,但种种怨愤委屈、不解不舍,杨过或许此时才了然于心——悄然远引,怎及得上对面不相逢,总是残酷与惨烈最催人成长。有评论说,这场爱情里,最初奋不顾身的其实是小龙女,而在绝情谷,我终于看到一种势均力敌。黄gg与刘mm的表演也终于势均力敌而达到完美的平衡,有一点不甚明白,为什么披散长发的小龙女别有幽怨凄楚之感,而杨过的披头散发让我看得恨死。
  缝衣服这一段实在太好,情意绵绵,旁若无人,不动声色地气死公孙老儿。
  旁观者之中,金轮的阴险与马光佐的善良热肠都有点到,不费笔墨。樊一翁虽然多了点儿丑角性质,却也性格鲜明。公孙止的狐狸尾巴若隐若现,谷主气派仍持得好,可见城府。绿萼mm也很好地表现了其善良以及对杨过的意思(cft公孙老儿,女儿明目张胆地吃里扒外)。
  剑室热吻,被称为金庸小说里少有的唯美情色。虽然两次都没有吻下去,甜蜜缠绵都算跃然镜头之上,黄gg的声音很有感染力啊 ,一句“我永生永世也亲你不够”说得亲昵灿烂,其实稍有差池就会搞得很咸湿或者搞笑。之后一段,龙mm又开始唠叨“终南山那晚树下”,可是我真喜欢伊含羞诉说的样子,温柔而坚定。情色未遂,被绿衣弟子催促打断之后两人相视一笑,满室春风,感觉男女主演之间的默契感比古天乐李若彤好得多了。
  曾经有人挑刺说,小龙女何必要扑上去跟杨过共受情花苦楚,否则也不用面对一枚绝情丹救不到两个人的难题。至情至性往往是不称斤两掐算盘来计较的,否则哪有故事可看。戏里拍得多么感人,说明慢镜头+音乐是煽情的王道~!

  接下去,地底老妇裘千尺出场。交待公孙止和裘千尺过往那段戏编得很妙啊,地上地下之间讲故事人来回穿插,着力刻画公孙止的无耻。同时又读出一点罗生门的味道:裘千尺回忆中又何尝不尽是回护自己,将责任全然推到对方身上。杨过后来说这对冤孽夫妻都不是好人,他们的弱点最真实最贴近生活,只因放到了小说里,被推出极端可怖的结局。神雕抒写一种极致的爱情,而我们眼中所见爱情婚恋,恐怕更多带着公孙谷主夫妇的影子。从这个角度来说,这段戏拍得批判无比啊赞——还是我的范特西?
  比较有趣的是:一、公孙止费尽心机骗小龙女上当,小龙女每每回答得干脆而尖锐“既然你如此爱你的妻子,为什么逼我与你成亲”,“如果只是因为我面目似你妻子,为什么不找人画一幅像”,凡此种种,公孙老儿被问得灰头土脸自讨没趣,自作聪明了吧以为柳妹很好骗,小龙女又怎么不说“法官大人,我没有其他问题了”。二、裘千尺的形象实在强烈道出了一位女性在长年洞穴生活中所受的摧残以及发生的异化,也真的是拍电视拍得那么逼真吓坏小朋友怎么办,另外她很会骂人啊,当她骂道“烂肠子穿鼻孔的臭鸡蛋”之时,我实在是笑翻了。裘千尺的配音演员比小龙女的那位更出色,嗯嗯。

  锵锵,衣不如新人不如故,且看公孙止裘千尺这一对故人如何上演好戏。谎言、背叛、阴谋与杀戮,心地澄明的龙mm完全看不下去,拉着杨过就要走人。只是单从戏剧冲突上来讲,公孙止夫妇的戏份要比此处的男女主角更精彩,不是以往版本里一对黑夫妻黑吃黑,他们也有各自的伤痛无奈,可见用过真心,而残缺的人性是潘多拉魔盒的钥匙,一发不可收拾。难得这对冤孽夫妻还有几场白衣飘飘年代的戏份,阿B和pp的傅淼jj眉来眼去着,把美好的东西撕裂毁灭至不堪,这编剧好狠好大野心,我前日跟人说定然是铁杆金庸迷、偶们的同盟军,呵呵。

  昨天版上有篇转载的文章夹带着论述了一下神雕男女主人公于家国的冷酷漠然,我觉得读小说要用合适的维度,否则是跟自己过不去。射雕重家国,神雕更关乎人性人情,老头子自己在后记里权衡比较了何者更为恒久,就不赘述了。“茕茕白兔,东走西顾,衣不如新,人不如故”,当公孙止裘千尺已然由内而外朽烂,君子剑与淑女剑却蕴有了的淡淡古雅光芒,可追溯到结绳记事时代的质朴与真挚。

No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