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unday, April 30, 2006

生命吹弹可破

  我刚刚听说,我的一个初中同学自杀了,而且遂了。在我们这个年纪和这样的环境里,也听说过不少这样的事件,但这一个,是靠我最近的人,纵然从来都不熟稔。
  记忆中他是个斯文儒雅的男孩子,戴眼镜,很高,不出意外的话应该会顺遂长成舒服妥贴的白领青年。去goole了一下他的名字,跳出来前几年里上外一等甲奖学金的名单,又某个论坛里有关此事的讨论。方才知道他在单亲家庭长大,家庭环境并不十分好,但成绩出众。相熟的同事和好友谈起他最近的工作压力和抑郁,大约就是他选择轻生的主要原因。初中的时候他在班里是不多话的学习委员,沉稳踏实,但并不是不可爱,也不是没有和女同学闹过孩子气的小绯闻。
  我厌憎论坛里那些不明所以的指责,说不应该如此脆弱自私不孝等等。这些话不是一个隔岸观火的人有资格说的,如果一个人可以low到连生命都放弃,我们是不是应该怀有同情和悲悯,并检视自身呢?站着说话不腰疼是我见到人身上最恶劣的品质,偏偏那些自诩坚强达观的废物还要再三坚持他们粗蠢的论调,好像这样就显得自己多么有责任感多么孝顺似的,伪善。
  我初中的时候读挪威的森林,曾经觉得是一本不可思议的书,并思忖一水之隔的日本人到底过着一种怎么样的生活。但随着成长,迷茫深深铺展在眼前,生命的轨迹渐渐与小说叠合,我自始才明白文艺青年们对村上春树的顶礼膜拜。木月的自杀成为难解谜团,而死亡染上桌球台和自动售卖机,染上镇纸,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我们也开始直面周遭的死亡,并让死亡滤过活生生的自己。
  我记得那时候日子过得很单纯,只要念好书一切都美满,而我不费心机成绩都好过许多人——可怜做学生的最后几年里还是成了筛子里的沙子。他曾经坐在我斜前方,初一的数学老师有一次对习题答案语速过快,她说“对的打叉错的打勾”,学生里没有多少回过神来,而我和他左顾右盼,终于找到革命同志,一齐伏案偷笑不止。

  这就是我跟他最亲密的一次接触,这竟然是我对他最后的记忆。
  不久之前我在公子羽的blog上看见一句话:
卡夫卡说,地球上每多一个人,自己就多一份孤独。其实,世界上每少一个人,我们也都变老了。

  

Saturday, April 29, 2006

心动如斯

  因为旧事重提,我又找机会扫了一下《心动》,看到丧礼上以陈莉留给小柔的信做旁白,莫文蔚低回的声音娓娓道来: 
  年轻的我始终太任性,但正是因为我们年轻,我们才够胆不顾后果地面对人生。
  以前看心动,焦点是金城武梁咏琪,又是后来的张艾嘉戴立忍,并不曾太注意边角上的陈莉。如今看来她并不是一个拙劣的第三者,浩君隐忍寡言,小柔长大之后有了世故计较,真正够胆不顾后果面对人生的,其实是陈莉。莫文蔚是我年纪渐长之后很喜欢的女子,眼神里慧黠而魅惑,风情万种。浩君和陈莉互相选择故人,还是想要在熟悉的气息里缅怀失散的青春和缘分吧——小柔不自知的幸福。我想起《夜奔》里黄磊和刘若英最终的相逢,以及那两座坟墓,一个是我的妻子,一个是我的爱人。

  年轻一点的时候,我有一种自作聪明的理性,不知道在迟疑犹豫之际,一生中最重要的东西正从指间轻轻流逝,永不回头。说什么传奇是要靠离别之后的天涯永忆来成全,真的失去了,才知道情愿是相对到厌弃,也不要怀念到哭泣。而当我识得任性而决绝地生活,一切都太迟了。某天早晨隔壁传来刘若英的歌声,后来,我总算学会了,如何去爱,可惜你,早已远去,消失在人海。

Sunday, April 23, 2006

奔赴落日而显现狼

  在msn上和zsj以及szz群聊,想起大学里三人行的那些日子。奔赴落日而显现狼。我开始怀念。  
  虽然大学期间,为了与根正苗红的好孩子们划清界限,我时常伪装成行踪飘忽的文艺青年,没事弹个吉他晒晒太阳什么的,其实我的college years都算苍白。一路来都是个规矩孩子,纵然对于大学的理想轰然坍塌,也断没有建设性的事好做——不少影评指责《蝴蝶》好端端的les片扯什么民运,不必拔擢到政治人权的高度,人家扯就扯了吧,何超仪在斑驳的胶片影像前潸然,其实无关乎什么宗旨初衷,百死无悔的青春与热情是如此动人。
  我没有赶上好时候,只好去买件切·格瓦拉头像的t-shirt凑数。常常把时间挥洒在学校周边的餐厅里,和szz、zsj絮絮叨叨聊着,都觉得自己有当综艺节目主持人的急智。
  东区铁轨边的那家点留,本来是物美价廉的西餐厅,25块钱一份黑椒牛排套餐,环境都算清幽,后来几易其主成了自助餐,又烧烤过,性价比越来越不像话;农工商旁边的夏朵是伪小资们的最爱,台湾老板把旧楼房装修打点得很有韵味,用的服务生全都年轻干净不外来(我不是歧视外来务工者,但是。。。)我从来不介意当一个伪小资,追求感觉是那么正当而无害的癖好;留学生院附近曾经有一个D&G,拳击手出身的老板是个性情中人,但却不会打点经营,花大本钱下去,餐厅的格局还是乱哄哄,想来也不懂得赚钱,不久就转让了。我怀念老板聊天时小熊维尼般的笑容,以及驻唱的帅哥在吉他上舞指如飞;旦苑早就拆掉了,大一的时候天天去吃宵夜,freshman那年是最穷的,快乐却未见得少。  
  liar那时写北区以北,东区以东之类,看得真是唏嘘。也真是的,为什么追忆似水年华,都追忆到了食色里去?
  刚才聊天时候,又说起奔赴落日而显现狼这一出。其实是《康熙来了》那时采访台湾的一个立委,说起她当年在大学里做三毛状又排舞台剧,名字叫做“奔赴落日而显现狼”,蔡康永和小s就此插科打诨一番,笑翻。忘记是在哪里了,我们三个人一起边吃边聊康熙来了,念叨着“奔赴落日而显现狼”这样奥妙的遣词造句,吃吃地笑。
  yesterday - all my troubles seem so far away- now it looks as though they are here to stay-oh i believe in yesterday...
  szz这个死女人已然完全不记得这事了,我揶揄说我鄙视你的记忆力,高中聚会的时候也是这样,以前寝室里那些有趣的事情都是我在说,你们自己都不记得的。其实记忆明晰未见得是什么好事,经不起老,越老越痛苦。
  “奔赴落日而显现狼”那时候,岁月悠长而淡定,我时时抱怨教育堕落人心不古,却并不知道自己以非暴力不合作态度去对待的大学生涯,也别有一种幸福。如今我们毕业出来做事,谁要跟你谈什么“奔赴落日而显现狼”,显现猪都没有人要跟你谈,资本利益最大化才是正经事。
  那个台湾立委——很显然我不会记得她的名字——以从容带点自嘲的口吻谈起她的《奔赴落日而显现狼》时,我相信那是一个人顺遂自然的良性成长,如同《玻璃之城》曾经风光无限的港生,最终成为一个眉眼和顺的中产男子,成为社会秩序的维护者之一。
  我好事地去goole了一下这八个字,结果多是一些台湾现代文学的研究评述,不去深究了,有一处是这么引用的
  “……当爱情步入后现代,奔赴落日而显现狼,无影、无踪。”
  why she had to go - i don't know - she wouldn't say - i said something wrong - now i long for yesterday~~~~

Sunday, April 9, 2006

冷淡成性

  哲人吴小南解释“冷淡成性”说:因为觉得不开心是常态,也就事事淡了。
  昨天在阳光明媚下乱晃,去马可孛罗买生日蛋糕,去培训中心捉摸假钞上毛泽东的头发和弗兰克林的黑眼圈,去南区便宜的打印店打印356页的FINGERSMITH,南区宿舍楼下花树正灿烂,春风沉醉的傍晚,我找不到遗弃在10号楼下的自行车。
  今天天阴有雨,在家做couch potato,蓬头垢面,满眼茫然。
  似雪茄的摩尔,中空凿了一颗心的520,绿色寿百年,我高中班长美丽的keke说律所班女同事熬夜做case时总要共同消耗掉几包sobranie,摇头对她说:小柯啊,我们是被毁掉的一代。薄荷确实有些提神。我孩子般自暴自弃,其实sj什么都不会知道,如今不再汹涌,有些事却成了习惯,并不是为了腔调。
  陈绮贞她唱,这个世界像蕾丝般柔软,在我明白什么是真正的爱情以前,早上起来就要去上班。szz说这个女人心智深沉强大到对这个世界有悲悯。我最近听她的很多歌,觉得宁静呢喃之中也有暗流奔腾撕扯。
  没事的时候也去别人的space绕,比较喜欢看ziye和小南的字,还有不算熟稔的jessie。也只是随便看,不经意间为某些字句怦然一下,例如:
大概半年多?前的某个夜晚,我习惯性的在友情链接上点来点去时点到了这个以博著名的典型人物的blog。那时候她的blog的基调还是忧伤的,后来的一年多里,嘻笑怒骂渐渐吞食了那令人震撼的爱情,于是我也去的越来越少,但是那寥寥无几的在满目调侃中的得不到的爱,仍然细腻深入,令人扣腕击节,在很多夜晚不能怅然对着屏幕上的字句,呆坐许久。
  我没去过那个blog,当ziye的yculblog挂出全剧终的字样,我也怅然若失。细想之下,自己不是没有以她为参照物而临水照花的。
  等闲变却故人心,清明那天有感而发,要在废弃的yculblog上写些字句给sj,淡淡敲击:我现在相信,支持人活下去的,并不是粘稠的爱情,而是清洁的自尊。后来没有提交。又有感而发,写信给yjh说感谢你曾经真心待我,可回信过来的字句,更让我念及sj的相知之恩。也没什么,齐眉举案都要意难平,人生不如意事十常居七八。
  既不得顺遂既定的命运去存活,又不肯俯首接受它的改造。笑容一点点由温暖而冰凉,我们终于都要变作冷淡成性的人。

Saturday, April 8, 2006

我烦

我烦
我烦
我烦烦烦

Monday, April 3, 2006

hoho











Should you be MALE or FEMALE?


 


You scored as Either.





You brain is neither specifically male nor female dominated in the way you perceive things and as bad as this sounds it can easily mean that you are capable of combining both limiting gender aspects to your advantage. Rather than being genderless you are possibly able think freely. This does not nec. mean that you are bisexual or androgynous or indecisive, though it might. (If you want me to reply to any issues you have with test I can only do so by leaving me your E-Mail address)




















Either





68%

Female





61%

Male





46%

Neither





29%

神雕侠侣之八——衣不如新,人不如故

  神雕以前二十四集为上半部,结束于绝情谷处,精彩程度一路走高,曾经令人对后半部无限期待。原著里,杨过面对裘千尺威逼利诱,轻轻挽个剑花,吟出“衣不如新,人不如故”的诗句,欲携小龙女飘然出谷,轻狂少年自始泛出某种含隽而坚定的华彩。于黄晓明,他气质中浑然天成的阳刚英气,发挥出来锐不可当。

  林燕妮曾经说如果在金庸人物中择偶,她要郭靖做丈夫,段正淳做情人;论及杨过,她说她爱杨过至死,却不会嫁他,要他深爱她却不能相谐,方才显出他的悲苦、反叛与深情。绝情谷重逢,争忍不相认,杨过一口鲜血喷出,这出戏将“悲苦、反叛与深情”渲染得浓烈,声色光影予心灵的冲击有时要大过文字,这就是为什么我们这些捧着原著当作bible的人,总还要巴巴地坐在电脑前,等待另一重的洗礼。
  在此一节之前,杨过还是孩子,他不明白也不能够承担这样一种至情。这一口鲜血喷出,算是偿了小龙女在终南山上的那一口鲜血,虽然其间夹着不那么光彩的尹道士,但种种怨愤委屈、不解不舍,杨过或许此时才了然于心——悄然远引,怎及得上对面不相逢,总是残酷与惨烈最催人成长。有评论说,这场爱情里,最初奋不顾身的其实是小龙女,而在绝情谷,我终于看到一种势均力敌。黄gg与刘mm的表演也终于势均力敌而达到完美的平衡,有一点不甚明白,为什么披散长发的小龙女别有幽怨凄楚之感,而杨过的披头散发让我看得恨死。
  缝衣服这一段实在太好,情意绵绵,旁若无人,不动声色地气死公孙老儿。
  旁观者之中,金轮的阴险与马光佐的善良热肠都有点到,不费笔墨。樊一翁虽然多了点儿丑角性质,却也性格鲜明。公孙止的狐狸尾巴若隐若现,谷主气派仍持得好,可见城府。绿萼mm也很好地表现了其善良以及对杨过的意思(cft公孙老儿,女儿明目张胆地吃里扒外)。
  剑室热吻,被称为金庸小说里少有的唯美情色。虽然两次都没有吻下去,甜蜜缠绵都算跃然镜头之上,黄gg的声音很有感染力啊 ,一句“我永生永世也亲你不够”说得亲昵灿烂,其实稍有差池就会搞得很咸湿或者搞笑。之后一段,龙mm又开始唠叨“终南山那晚树下”,可是我真喜欢伊含羞诉说的样子,温柔而坚定。情色未遂,被绿衣弟子催促打断之后两人相视一笑,满室春风,感觉男女主演之间的默契感比古天乐李若彤好得多了。
  曾经有人挑刺说,小龙女何必要扑上去跟杨过共受情花苦楚,否则也不用面对一枚绝情丹救不到两个人的难题。至情至性往往是不称斤两掐算盘来计较的,否则哪有故事可看。戏里拍得多么感人,说明慢镜头+音乐是煽情的王道~!

  接下去,地底老妇裘千尺出场。交待公孙止和裘千尺过往那段戏编得很妙啊,地上地下之间讲故事人来回穿插,着力刻画公孙止的无耻。同时又读出一点罗生门的味道:裘千尺回忆中又何尝不尽是回护自己,将责任全然推到对方身上。杨过后来说这对冤孽夫妻都不是好人,他们的弱点最真实最贴近生活,只因放到了小说里,被推出极端可怖的结局。神雕抒写一种极致的爱情,而我们眼中所见爱情婚恋,恐怕更多带着公孙谷主夫妇的影子。从这个角度来说,这段戏拍得批判无比啊赞——还是我的范特西?
  比较有趣的是:一、公孙止费尽心机骗小龙女上当,小龙女每每回答得干脆而尖锐“既然你如此爱你的妻子,为什么逼我与你成亲”,“如果只是因为我面目似你妻子,为什么不找人画一幅像”,凡此种种,公孙老儿被问得灰头土脸自讨没趣,自作聪明了吧以为柳妹很好骗,小龙女又怎么不说“法官大人,我没有其他问题了”。二、裘千尺的形象实在强烈道出了一位女性在长年洞穴生活中所受的摧残以及发生的异化,也真的是拍电视拍得那么逼真吓坏小朋友怎么办,另外她很会骂人啊,当她骂道“烂肠子穿鼻孔的臭鸡蛋”之时,我实在是笑翻了。裘千尺的配音演员比小龙女的那位更出色,嗯嗯。

  锵锵,衣不如新人不如故,且看公孙止裘千尺这一对故人如何上演好戏。谎言、背叛、阴谋与杀戮,心地澄明的龙mm完全看不下去,拉着杨过就要走人。只是单从戏剧冲突上来讲,公孙止夫妇的戏份要比此处的男女主角更精彩,不是以往版本里一对黑夫妻黑吃黑,他们也有各自的伤痛无奈,可见用过真心,而残缺的人性是潘多拉魔盒的钥匙,一发不可收拾。难得这对冤孽夫妻还有几场白衣飘飘年代的戏份,阿B和pp的傅淼jj眉来眼去着,把美好的东西撕裂毁灭至不堪,这编剧好狠好大野心,我前日跟人说定然是铁杆金庸迷、偶们的同盟军,呵呵。

  昨天版上有篇转载的文章夹带着论述了一下神雕男女主人公于家国的冷酷漠然,我觉得读小说要用合适的维度,否则是跟自己过不去。射雕重家国,神雕更关乎人性人情,老头子自己在后记里权衡比较了何者更为恒久,就不赘述了。“茕茕白兔,东走西顾,衣不如新,人不如故”,当公孙止裘千尺已然由内而外朽烂,君子剑与淑女剑却蕴有了的淡淡古雅光芒,可追溯到结绳记事时代的质朴与真挚。

神雕侠侣之七——茕茕白兔,东走西顾

  我与神雕的荧幕初恋是95版,引进大陆的时候换上了小柯词曲的《归去来》,跟《神话·情话》不是一个风格,却别有清新脱俗之感。小柯想必熟读原著,离合无常正是贯穿整部小说的线索,因此有“这次是我真的决定离开,远离那些许久不懂的悲哀”与“那次是你不经意的离开,成为我这许久不变的悲哀”对应,而我特别喜欢“拥起落落余晖任你采摘,留住刹那永远为你开”这两句的温情脉脉,古李版神雕几乎有港产偶像剧味道,歌词这样配合正好。
  现在时过境迁,回头去看书,却并不能欣赏小龙女处事的态度,遇事消极避走,弃所爱之人于不顾,实在算不得什么负责任的行为,何况她不是那种生存能力强悍的女子,在俗世里好似一只白兔仔,惶惶然东走西顾,哪里还有十八岁时在重阳宫,大言不惭逼郝大通自尽那样冷冽干脆的风采。我想如果我现在方才初读金庸,一定会中意敏敏特穆尔这样热烈勇敢的女子,叫你好直面人生,避无可避。当然金庸老头子告诫我们,读小说最宜采用审美角度,不必用现实里打磨过的心去衡量小说人物。

  戏里,杨过勾结金轮法王,见忽必烈,结识一干异人,之后误打误撞去到绝情谷,可见也是只东走西顾的白兔仔,不肯安生。因为此处已然背负杀父深仇,黄gg表演上终于成熟收敛了不少,他刚出道时被称作内地古天乐,眉眼依稀相似,归类却全然不同——古仔是如切如磋的美少年,黄晓明相较之下粗糙得多,却有锐意阳刚之气。黄晓明找对路时候的表演强得多了,只不过披头散发加埋浮肿的大脸实在碍眼,我总是担心他头发里会飞出小动物来。
  忽必烈太威猛太蒙古,不是书里科头布服会说汉语的和蔼青年;潇湘子本是阴恻恻僵尸般鬼魅人物,这里却戴了面纱都掩不住粗壮彪悍;尼摩星撕掉胡子大概是sg一枚,不是书里的印度矮子;尹克西穿得太破烂,不像珠光宝气的西域大贾;马光佐身长八尺,这里却是侏儒……结论:张纪中很喜欢搞颠覆。
  对周伯通没感觉,从来不觉得是可爱的(瑛姑分明是不守妇道负了段智兴,好像就只有自己是受害者,全世界都欠她,想到jfyf这一节就觉得来气),怎么演也就不嫌弃。

  绝情谷这里拍得太绿野仙踪了吧,隐隐有异气,公孙止的绿衣弟子们都很像花妖树精安琪儿什么的,却也新鲜。公孙绿萼很pp,难为她穿得像颗白菜也有清新脱俗之气,再次证明程英的失败不能赖服装。杨过与公孙绿萼结情,始于那著名的“三声调笑”,黄晓明虽然不再抽风,这场戏却也处理得一般,公孙绿萼却是温文腼腆,应对得恰当。(真是不明白,各版编导屡屡辜负程英,却全都厚待公孙绿萼,苏玉华演技了得,沈依灵与傅淼我见犹怜,就连杨佩佩版的那个都很清灵- -|)特地去回看了一下古天乐在绝情谷调戏苏玉华的戏,发觉更差,古仔简直是块木头。金庸写杨过性子里有他父亲的三分轻薄无赖、风流自赏,那么强烈建议参考83射雕里苗叔叔的那个翩翩少年,比武招亲时举手投足扬眉浅笑,不知俘获几多少女芳心。

  那边厢阿B正在上演诱拐无知少女的好戏。啧啧当年的琼瑶小生啊,公孙老儿这次不算被辱没。公孙止堂堂谷主,岂止是卑鄙无耻的欧吉桑一名,书上说他“面目英俊,举止潇洒,只这麽出厅来一揖一坐,便有轩轩高举之概”,又说他处身向来公正有理谷中弟子甚为信服,可见公孙老儿是岳不群式伪君子一名。95那个实在奸相外露,83是我们熟悉的许绍雄,更不用说了。公孙老儿有钟镇涛这样的样貌气派,之后诸般作为被揭露之时,才愈令人齿冷。阿B的配音也好,配合小黄鸟的桥段,不是全然没有迷惑性,但是那身谷主服装却透着脸谱化的邪气,像黑山老妖--|。

  东走西顾,两只白兔仔又要重逢。衣不如新,人不如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