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晚看了《断背山》,很多地方也译作《断臂山》,疑问明明是Brokeback又不是Brokearm,答说是李安的意思,照应断袖之癖,又说是兄弟如手足,搞不清楚,倒联想到任白。
我细个时候读好多书,喜欢花花绿绿的野史典故。这断袖的典故来自于刘欣董贤,一个起身时不欲惊醒另一个,于是剪断被对方身体压着的衣袖,是为“断袖”。我看完之后很没觉悟地想哎呀真是温存体贴,举案齐眉。
我知道很多人在见到Jack与Ennis的两件衬衣血肉相连之时都泣不成声,我见到衬衣空空荡荡袖子,想起随着典故被人取笑了多年的断袖先人们,感到深沉的爱与残酷。这个男人与男人和爱情故事,出自女作家笔下,由一个眼神如羔羊温柔的东方人拍成电影,文化身份复杂奥妙。我有时候怀疑,这出戏由女性而来,最终也归于女性观众,而作为桥梁的李安,如今在我眼里他伟大如茨威格。
农夫和牛仔,其实是两个没受过好教育的乡下孩子,也粗犷刚强,又绝不是万宝路广告里指点江山的慷慨豪迈,他们为生活所困,在世俗里生存打拼,粗鄙得真实;绵延廿年的爱情如同那一片断背山脉,和缓宁静却打动人心,这就不知道比文学青年们(比如大眼睛Jenny和老板娘Marina)搞七捻三要好多少。
Jack热情积极,而Ennis始终隐忍,但角色而言我爱上Ennis。Ennis怎么不是好人一个呢?卖力干活养家,对妻子纵然不够爱,却始终和颜悦色不见他搞什么大男子主义,对女儿的舐犊之情更是不用说。而他,财富从未傍身,妻子、女儿、情人一一离他而去,最后是最爱的Jack。Jack一路求取,一路失望,如无脚鸟一样落地,不是不心疼他;而活着的那个还有知觉,是Ennis默默背负和承受了一切,最终仍够勇气去说一句:Jack, I swear。God,我无法用言语形容,这个大舌头男人那一刻在我心目中的形象。(btw, 我喜欢Ennis的姓氏Del Mar,西语里是of the sea的意思,如是深邃隐忍)
一同观影的长辈赞说《断背山》节奏舒服,演员举手投足有分寸,又说Ennis对他女儿倒是不错,随即问我李安是否在以同情眼光诉说同性恋。我一愣,心想社会的约定俗成眼光毕竟在那里,用温柔宽容视角讲述坏人坏事,那个叫做“同情眼光”,但李安不是;《When Night is Falling》里牧师说我会为”people like you”祈祷,爱上同性的神学教授眼色些许轻蔑,反问”people like me?”从此不信靠宗教卫道士;Michelle Krusiec说:“你是同性恋,还是你太胖,或者你不够聪明,每个人都有一个问题……but I think it’s important that the movie is suggesting that if you accept each other, no matter what the problem is, that is going to allow you to live the best life you can live…”我感觉这是文明程度的问题。
又及,很久以前有一个人给我写信,讲述从小到大在文字里寂寞成长,而被熏陶出的审美样式。提起东周列国篇,说最爱诸儿文姜一段,喜欢后来文姜站在齐鲁边界上,说她不属于齐国的哥哥,也不属于鲁国的丈夫。兄妹乱伦,谋杀亲夫,这大逆不道之历史断没有什么好多说的,只是那齐鲁边界上的说话,也令我在年幼时放下书本,心思微动。我知道很难解释清楚,这为什么和社会伦理以及政治正确无关。
那写信给我的人已杳如黄鹤,未知是否会在这一部《断背山》之前,想起我。
顺便八卦:相比之下,看蓝宇和捍东的故事,觉得是凉薄恩客和痴心风尘女的调子,蓝宇竟然痴心幽怨到蒲苇纫如丝的程度,看着累;春光乍泄堪称典藏,我却极不喜欢看男人成天价地作,何况他们这样的身材穿汗衫背心晃来晃去,实在是看不下去(板砖来);蝴蝶君我是喜欢的,剧本好,演员出彩,刻画人心抽丝剥茧;霸王别姬好看,稍厚重点,不如原著轻巧,四两拨千斤;美少年之恋,基本是垃圾。
当然我不赞成将影片归类,Brokeback Mountain不是什么所谓的gay片,它属于所有深爱成伤的人。
2 comments:
赞最后一句
赫然发现原来是同性题材,于是决定开学去看一看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