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红花会一如某世界知名宗教经典的前几部,天真(例如陈家洛)、矫情(例如陈家洛和余鱼同)、狂暴(例如陈家洛以外的所有当家)而欠缺理性(例如……所有红花会的人)。乾隆虽然被作者黑得厉害(三十出头的金庸也太贫了),反倒更符合现实人性。他也不过是好大喜功大头症罢了,但面对红花会这种反动势力,他涵养算得好,且知进退。至于他不守承诺坑了红花会这一点,谁跟你们说过皇帝会buy into这种三刀六洞的帮会道义了?
红花会这种吵吵闹闹惟恐天下不乱的草莽气,一直延续到射雕开篇里的丘处机和之后的江南七怪。感情戏方面,文泰来和骆冰的夫妻情深,徐天宏和周绮的不是冤家不聚头,无不透露着浓浓的红肚兜风情。徐周二人成亲,群雄起哄头胎生儿子什么的,简直没眼睇。其实俏李逵善良直率,是个实心眼的好姑娘,本身倒也挺有看头。李沅芷才更是白瞎,好好的官家小姐,再不济也要做个玉娇龙,她却一肚子奇巧心思都用在了倒贴余鱼同上。末了她以张召重为饵迫余鱼同就范(红花会众人再次瞎起哄),简直难看极了。还不如去跟霍青桐百合!
翠羽黄衫才是本书最大的救赎,连带他们回部一干人等都还不错。其实起初的霍青桐也有些别扭——当然彼时回部女子是该如何我就不得而知。我感觉金庸笔下的异族女郎固然大放异彩,但她们心里都住着个斯文羞涩的、专供汉族知识分子意淫的汉家女子。霍青桐是直到被众人误会,以智谋击退清军救了心上人和自己的妹子,又一身凄苦走到大漠里,金庸女角的形象才第一次立起来。作者虽如此落力描写香香公主的美貌,但这个倒贴型软妹子未能使人留下更深刻的印象。那一袭白衣要到神雕时期才放了大招呢,哼!
陈家洛身为相国公子而落草为寇,内心的纠结矛盾可想而知。如果作者初衷就是要写一个如此矛盾而失败、完全指不上的侠客,那这个人物可说塑造得很成功(想想看方鸿渐)。起码比下一部里碧血剑的小袁有意思得多。金庸在后记里说陈家洛身上有他家乡海宁一些才子的影子,譬如徐志摩,大概总也有他自己的影子,只是不好意思说。
总之这场恢复汉河山的闹剧是失败了,也不怎么惹人同情。从红花会到天地会、陈家洛到陈近南,奇谋秘技梦一场。可能在作者心里,江湖本就是一场大梦。
2.
这其实是一个很不错的“书生造反,十年不成”的故事。男主虽然是传统上认为的金庸笔下第一大渣男,但我觉得他内心的冲突与挣扎很妙。临了他事业爱情双败,之前早有暗示。红花会囚禁乾隆于六合塔时耍尽威风,是“强极则辱”,而陈家洛与霍青桐姊妹,则是“情深不寿”。总舵主其实也不算渣,他只是有种传统汉族文人的纠结软弱、见异思迁。他之后的金庸男主要么是一根筋的老实人(如小袁小郭),要么是为了爱把天都要翻过来的情痴情种(本命我就不点名了啊哈哈),要到张教主四女同舟何所望时,读者才重又能在男主身上体会到这种普通人的软弱。
《煮酒话金庸:情为何物》这一集里,陶杰给出的答案有些出乎意料。他说最感动的他的爱情是陈家洛和香香为家国大义分手。抛开这家国大义是否闹剧不说,香香真是个三观很正的好姑娘。但她姐姐的人格魅力,足以令香香的绝世容光黯然失色。另外一方面香香so easy,见过陈家洛一面就芳心暗许了,这节奏真是……难道回部小伙子里就没有这样总舵主这样的人品身手了?要么香香有女神的常见烦恼,就是小伙子们都,不,敢,追。除却天真痴心之外,香香也有淡定从容、凛然不可侵的一面。 这本来不错,但这又全然依附于她对陈家洛绝无猜忌的爱与信任之上,所以就……有点无趣。她后来被掳去乾隆宫中,识得人心险恶,终于hold不大住那一派天真。
尽管如此,男女主同赴长城之约、忍痛分手的场景,在当时的武侠小说里算是很新的尝试了吧?后面一缕香魂化为蝴蝶那个梗实在也太鬼扯了。总舵主后来去做了穆斯林……话说这个主题现在还敢拍么?不怕被那啥了?
这个一缕香魂化为蝴蝶,倒不如影视剧里常见的红花会众人加霍青桐一字排开、镜头从众人脸上一一扫过带感。这可是早期的“举火燎天何煌煌”,悲壮苍凉。后一部的小袁最终也是避世,“空负安邦志,遂吟去国行”。从这点上来说,郭靖倒是个异数。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