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nday, October 20, 2014

蒙至善

  她至善至美,却如此厌世。整35集戏份里一条感情线都无,这实在太好。
  按照次一等的思路,她跟阿Joe倾诉过童年不幸后,该顺理成章投入后者的怀抱。可孙明华问她时,她直言从小不跟人争玩具,最看不起两女争一男这种事。Joe这种暖男也只够配配孙明华,被两扑三扑就扑到的人,简直一点血性都无。这就好像阿Paul要配的是Jackie;对于Annie,他只能得到她潇洒的转身。
  蒙至善说人生不止开心不开心,还有一种中间状态是——没什么值得开心也没什么值得不开心。如此冷眼观世,深得我心。内心强大的人才如此诚实,而多数人决不容许自己看上去不幸福。

  Annie和Henry配了对,这戏就该完,多走一步都要崩坏。Dr. Mong的收稍甚至好过Annie。末了李虹宙问她怕不怕死,她说迫不及待。早先Joe劝她不要孤身犯险,她跟Joe说的是我不会做死得毫无意义的第五个,不是说她不会死,而是说她不会死得无意义。她对连环杀手案的执着近乎不可思议,却契合她厌世的本色。我甚至怀疑她和李虹宙发展出了一点惺惺相惜。世上尽是些孙明华般的庸人,本无可恋,反倒是这一出行凶缉凶至少精密刺激、棋逢对手。

  可惜这剧播得早又叫好不叫座,否则Dr. Mong和Madam Chow怎会没百合党驻足。这衬衫长腿、天台调情、酒壶一来一回直至诀别时,满满的都是基情!

Friday, September 19, 2014

女孩,通通让到一边

  这歌里的细微末节就算都体验,若想真明白,真要好几年……  
  把《M Club》看过几集之后,脑海中响起的竟是这几句歌。作为八零年代生人,我若说我的人生轨迹竟与M Club一众女神暗合,这句话何解?
  Cyndi的舞室好似郝薇仙小姐的大宅,时钟停在港英的黄金岁月,就犹如我小时由表姐的海报杂志里窥见的香港——如此潇洒华彩又遥不可及。一九八六年的香港街头,少女们正纵情放诞,收音机里突然传来翁美玲的死讯,她们收住笑,怔怔说:“黄蓉死了?”一时天幕都黯淡下来——我竟觉得我就在那里。

  还是歌词——看遍人来人往缘起缘灭不该怕离别,有人斜风细雨天涯海角终究会团圆。这前一句是现实,后一句是美好盼望。少年友谊落得各奔东西不相往来,才是人生常事。小小诗拿着琼瑶书,信誓旦旦说她才不要做师奶庸庸碌碌。少年人对未来的把握究竟是个玩笑,殊不知也不过是几年后,人生就开始缓缓落幕。麦当当王子就此人在天涯,回来一个发量稀疏的中年奸商,编剧这是在好好跟我们谈人生。往远了说,她是一袭白衣杀入重阳宫让群道心惊胆破的人物,是十六年后雪肤依旧花貌如昨的女子,你让她在家里炒菜洗厕所被菲佣嫌弃?婷婷哪怕被阿孝丢下楼都是高冷的结局啊,被骗婚gay扫地出门这是什么鬼?叮当披上战衣慨然赴死,才是驱魔龙族马家的风范,不要再有然后,不可如此折堕。
  不,我并不感慨美人迟暮。女神依旧是女神,扮上了够甩现今的小花旦几千条街。我感慨她们曾带给我少年绮丽梦,而如今我在M Club虚拟的剧情里照见自己的人生。龙儿的江湖已远,叮当的waiting bar关了门,TVB再拍不出婷婷和阿孝那个血雨腥风的大时代,即使是曾经最有现代范儿的Annie和Dr. Lip都成为怀旧对象。我们终于像小诗肥菜一样顺势而为接受人世的设定,像朱莉一样在困境中练就不死蟑螂的生命力与厚脸皮,又或者如女神经病Cyndi一样固执地留在过去,在丹丹和吱喳的高级住宅里独自落寞。
  
  但万一人生比戏更惨淡呢?奸商的表情也会突然温柔起来,轻声问巫师奶我们是否有旧?朱莉和Robert故地重游,滚完床单的次日清晨,她裹着被子(珍妹太美)冲向买早餐回来的Robert,音乐声起,恍如新生。Robert再渣再不靠谱,somewhere over the rainbow一曲终了,朱莉和他竟是最初最后的真爱。这……怎么可能呢?
  我却多么希望这是真的。

Friday, February 14, 2014

剑犹如此 人岂不若

  神雕于我是生生世世的孽缘。少年时为它如痴如醉,却不知其所以然。而每隔几年翻看又有一番不同感受,其实我从未离开。这次看到绝情谷一战公孙止,杨过被俘,小龙女坦然撤剑,说“剑犹如此,人岂不若?”不禁掩卷感叹,这个女人是何等风骨啊。
  金庸在屡次修订中刻意降低人物的文化水平,明报版的小龙女会说“赠我以异卉,锡彼以嘉名”,到了三联版就成了给我一朵好花,给花取了个好名字,再后来的世纪新修版更是不堪了。老爷子大概是想返璞归真,我却喜欢初版里那个文艺腔的小龙女。好在他没删这句剑犹如此。小龙女身上有遗自林朝英的名士气,何必不许她脱俗?

  当然这一种人不是人人喜欢。她的确厌世,所以遇到情况总是一走了之;当然也就没什么入世者的聪明机变,不是个problem solver。她的智慧是出世的,因此最认同她的是修佛的一灯与心地澄明的周伯通。新修版里一灯对她评价更高,说是对比郭黄年轻时对生的执着,小龙女的参悟生死实属难得。
  
  也因为她厌世、不在意世俗的规范,她也不为难别人。黄蓉对穆念慈、华筝或旧版的秦南琴,仍免不了寻常女孩的心机嫉妒——纵然人家穆姊姊心说你得了吧我只喜欢那轻薄的完颜康。对比之下,即使杨过对陆无双一口一个媳妇儿,或不住夸赞郭襄的好,小龙女几时在意过。这两人的情分是在李莫愁第一次闯古墓之时就敲定的,李莫愁问我只杀一个人谁死,两人也不过相视一笑,将死生置之度外——在这样的情境下,多说一句都是俗气。真爱是光风霁月赤诚相对,哪里需要这么多的造作姿态?哪里又经得起一点造作?
  所以剑犹如此一句最好,摆明了是懒得跟你公孙老儿罗嗦。她厌世也厌得好,世间这么多愚夫愚妇本来也可厌。书评常说杨过断臂小龙女失贞是天残地缺,即使初读神雕时我还是小孩,也觉得被迷奸一下算得了什么,小题大作。杨过初次被困绝情谷,想得是就算公孙止娶成了姑姑我也要救她出来,名节贞操这种从不在他的考虑范围之内。对于这件事,他不是努力接受,而是觉得根本不算个事。这个人的超凡脱俗几乎是天生的。就像他砸钱砸人工弄了个“恭祝郭二姑娘多福多寿”,小龙女也会觉得真不错。如果说杨过对郭襄相对好是因为她相对怪,那么杨过十六年此情不变,是因为小龙女的怪是连他都无法企及的境界。
  所以网上的高人说得好:“越是至情至性的女人才看上去清冷,如小龙女,如林黛玉,她们的烟火云朵只给一个人。你们不喜欢最好,你们本来就是旁观比较好。”因为要参与,代价大。

  谷底重逢后杨过说可见一个人还是深情的好。我熟读神雕,早也把这句看得淡了。如今想来真是微言大义。他最终随她而去,无论生死,谷底就是洞天福地,似这般生生死死随人愿,最是圆满。小龙女深知杨过,定下长长十六年之约,却还是低估他情深。但那也是因为她是小龙女,才值得他。她也是金秀亨口中车敏珠这类“大海一样的女人”,是席慕容诗里“当温柔和壮烈同是一个女子的性格”。

  境界这种东西无法可想,因此高鹗可恶也可怜。续书一个调包计生生拉低了整个贾府的水平,后来的影视剧也老爱走势利贾府欺凌弱女的路线,什么东西。在高鹗眼里王熙凤一定是跟赵姨娘差不多的存在——其实阿凤泼辣也是入了十二册的泼辣,是真性情也必有动人之处。87版电视剧好就好在没用高鹗续书,宝玉婚后睹物思人,宝钗见状不语,提笔录潇湘妃子诗二首,一同缅怀,这是境界!以高鹗的思路宝钗只有两种可能的反应——要么半含酸,要么苦瓜脸。
  湘云说“是真名士自风流”,小龙女布衣荆钗不施脂粉,黄蓉送一支精巧发环,她拿过也就随口谢了。她看似心思单纯,却也找不到什么弱点。剑犹如此后不过淡淡一句你把我们两人一起杀了——彼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古墓洞房花烛她哭说不想死,也是舍不得杨过。后来听了一灯的佛说鹿母经,怜汝小早孤,努力活自己,更是视死如归了。恐怕听到这一句时她就打定主意要以自己的死换取杨过的生,我竟是这遍读才注意到。

Thursday, February 6, 2014

好东西





开头是95神雕李莫愁师姐的那片叶子……


明月缺 碧落黄泉 香魂不见(香香公主)

喀丝丽虽然绝色,存在感却弱,以她开篇也不错。几个电视版本的书剑我都不曾看全,颖儿当然是好看的,但据说那版陈家洛只爱霍青桐。另外香香公主应该是高加索人种吧?

江南繁华 非我所羡(李文秀)

这里李文秀换成翠羽黄衫。霍青桐本就不爱江南,难道因为陈家洛出身海宁?罗慧娟的霍青桐是怎么个情况?如今人都不在了吧……好古老的片段。我觉得荷姐的翠羽黄衫靠谱。查一下之前也有一版白马啸西风,姜大卫的马家骏。看这阵容就知道是乱改版。

缁衣渐行渐远(袁紫衣)

书剑和两部飞狐在金庸世界里略有打酱油的感觉……聂远或TVB新版都是乱改的,所以没有看。

海棠不悔痴恋(程灵素)

现在想来这版台湾的雪山飞狐也是乱来的……因为程灵素还是胡斐他娘。程灵素当真那么好看,那么胡斐或许就爱她了……

玉山雪满 琴歌流连(苗若兰)

继续没看过聂远版……佘诗曼的扮相真是不喜欢。当年的王璐瑶倒是印象深刻……大概小学时为胡斐终于有归宿高兴了一阵子。

流瀑悬 曾舞双剑(岳灵珊)

我很喜欢这个剪接。小师妹由少女转为少妇装扮,竟是说不出的凄凉(那时也守了一阵子活寡了)。去年今日此门中……从此师兄是路人啊。

携手笑傲人间(任盈盈)

圣姑的爱情和整体思路我太不能理解了……跳过。梁佩龄样子真心一般……

情意绵 烽烟战火共沐无怨(黄蓉)

我对黄蓉这个泰普是天然的不喜,看到这一句也忍不住感慨她情深意重。想她这种nb出身的小妖女,硬生生被郭靖同化为爱国主义样板戏……非但共沐,并且无怨,她也真是爱他。朱茵的扮相才巧笑倩兮,翁美玲是典型广东脸。大概我小时候没看过83,没有初恋情结。不过这类古灵精怪少女,我总是嫌她们不够特别。

相思难遣,红尘路踏遍(郭襄)

『郭女侠走遍天下,找不到杨大侠。』其实这也没什么,张翠山夫妇为郭祖师慨叹也是多余。郭襄传承的并非父母,而是她外公和大哥哥。要郭襄如乃姐一般平平安安挽个髻嫁人,那是多么糟糕的人生。似这般深情又潇洒,红尘路踏遍,才配得上她。李绮虹鬼妹扮郭襄,意外契合郭二的磊落潇洒(洋人好多女汉子)。其他几版都是扮蠢扮萌的萝莉,差评。

十六年 此情不变(小龙女)

小龙女是我的终极女神,这句词初读平淡,倒像是写杨过。不过重剑无锋,大巧不工,细嚼颇有意味。十六年此情不变,杨过至情,小龙女又何尝不是。截的李若彤三片段,第一段重阳宫现身,眼神秒杀群道,『澄如秋水,寒似玄冰』;第二段襄阳大战生离死别;第三段携手归隐,天高风急远飞。其实我更认同刘亦菲的小龙女……

浮云散 泪水凝咽(程英)

这句主写程英侧写无双、绿萼,片段里加了季芹的郭芙。一见杨过误终身,不必多说。张可颐一袭青衣,简直为程英而生。浮云散一句出自杨过在绝情谷与程陆结拜后留书远去,程英引浮云聚散一说劝慰表妹。

顾影自怜 嫁衣落满尘烟(林朝英)

这句截的是中神通王重阳里的圣姑版林朝英,嫁衣却是95神雕里祖师婆婆的嫁妆。妙极。

情为何物问世间(李莫愁)

李师姐的保留曲目了。

魂相牵 谁曾见 南来孤雁(温仪)

细思你的凄凉,和我是一般样。吴美珩的温仪怕是太清冷,差强人意。若论长相气质可能是后来的焦恩俊何晴更好些。只可惜无论哪一版,都拍不出原著那般惊心动魄。是的,惊心动魄,这词我一般不用来形容爱情。

玫瑰亭边 箫声缠绵(夏青青)

这个TVB温青青恶评如潮,后来也退出娱乐圈了吧。碧血剑里袁承志的花边都没看头。碧血剑我就看看金蛇郎君和何铁手的……

来生再续前缘(凌霜华)

这是小青姐姐,丁郎好象是曾江。

梦里纸蝶翩翩(戚芳)

戚芳大概总比水笙有点看头……这戚芳是梁朝伟的敏敏吧。

家国破碎 九难历遍(阿九)

佘诗曼离长平的绝色也差太远,其实孙菲菲蛮美的啊……当然最近说她脸变形了= =

弹指间 韶华百年(天山童姥)

剪了陈安莹的天山童姥,顺便剪个李秋水也好啊……逍遥派真是金玉其外败絮其中的典范。两个百岁老太互相喝醋,想想就nasty= =

容颜薄纱轻掩(木婉清)

我总觉得木婉清有那么一点点小龙女的影子——幽居在空谷/古墓的冷与天真不通世务,又一往情深。马疾香幽,崖高人远。真是比钟灵或阿朱姊妹意境高远得多……赵学而的冷与清秀,倒也贴切。

恨苍天 小镜湖畔梦碎成烟(阿朱)

这个阿朱好像也没太大问题,真是刘锦玲实非江南秀色。但其实后来的刘涛也不是……她那么北方大妞的感觉。

血泪飞溅 生死伴君边(阿紫)

这个阿紫真是不错,虽然不美。反社会人格的范本,对姐夫情深也是不假。我还记得二次读天龙时拿铅笔在书上划线,感慨原来阿紫这么爱萧峰。萧峰自然死也不会要了阿紫,所以如此归宿,对阿紫不啻是个圆满。

峨嵋巅 寂寞谁怜(周芷若)

峨嵋巅很聪明地剪了马版,清丽秀雅孤高又霸气!其实周海媚的芷若略微脱离原著了,赵雅芝、佘诗曼这种软妹子绿茶婊还贴近些。但周海媚的芷若多么有范儿,只有这样,才配上峨嵋巅的高处不胜寒。好一个寂寞谁怜,可还记得她说『无忌哥哥,我对你也是刻骨铭心的相爱,你竟然不知道么?』

孤帆远 长风呜咽(小昭)

这里用了江希文。其实除了江希文,还有哪个小昭是坐船走的么?陈孝萱好像是徒步就走掉了,其他几版的小昭都是跟双儿差不多的娇俏软妹子,很烦人= =江希文的古装虽然恶评如潮,起码体现了小昭的高加索血统,这一版紫衫龙王的戏也处理得深得我心!

江山无限 换你如花笑颜(赵敏)

黎姿的敏敏最好,明媚英豪大气。马版改编得离谱,叶童虽然英豪大气不输,但是后期跟教主的琼瑶对手戏太多,而且被周芷若陷害得苦情到不行……敏敏哪里会容许自己苦情罗嗦至此。苏有朋版我一直认为是伪作,不谈也罢。只是这个江山无限换你如花笑颜,是绍敏郡主对无忌哥哥说的吧……

蝶谷旧梦恍如烟(殷离)

马版殷离是偏离原著精神的,剪得倒好,也有杨宝玮看手背的情节。倚天四女结在殷离处,说旧梦如烟,与殷离的气质吻合。想她在四女同舟时处于昏迷,对少年无忌梦呓般的情话,也真是如烟飘渺。

江湖远 情仇过眼

忆金书 多少红颜

三十六卷 无尽柔情缱绻

化作传奇留世间

如果不要化作传奇留世间更好……无尽柔情缱绻,惹得身心酥软绵绵……也蛮好哈哈哈。

Monday, February 3, 2014

神雕侠侣之十——相思相见知何日,此时此夜难为情

  这些日子我抽了风重温武侠,正看到自己06年写到一半的张纪中版神雕评论,就此补足。其中经过这么些年(我竟浑然不觉),当然观感又有些微妙的变化。
  我的《神雕侠侣之九》停在襄阳告急、危城女婴那一章节。开篇就絮絮叨叨引述当年在金庸茶馆的郭黄与杨龙之争,赞一下郭大侠爱国又弹一下杨过输一番可敬,可见那时我还在追求政治正确性……甚是无趣。仔细想想小龙女根本是韦小宝一样的存在——终南山地界的弃婴,说她是汉人金人西辽人西夏人哪一族不行?她清脆响亮一句“我只关心过儿的死活”多么真诚可敬。她最可贵的品质是从不进行道德绑架,做师父就心无旁骛教功夫(她有很学究很nerdy的一面)。不喜她的人多半不buy个人主义自由主义那一套,这也没什么。好吧我已经离题三千里了……

  以我原著党的角度出发,06神雕的剧本及角色深度当然远好于省工省料的TVB95版。我也反复跟人说书里的小龙女不该是李若彤这样的冷艳御姐款。但回头看95搬原著搬得也极用心,06的浪漫路线则颇显造作。例如陆家庄英雄大会,刘亦菲有门不走偏要飞进大厅,反而不及95里李若彤拨开人群走向杨过那个镜头。杨龙的古墓洞房花烛,95更是照搬姜云行插图——06版连古墓的设定都是错的:古墓是人工建成的地下仓库不是天然洞穴,寒玉床外观更只是普通石床。
  角色上,古天乐虽然演技欠奉,但那丝不良少年的痞气(“狡猾惫懒”)恰到好处,那一脸的不耐烦最贴切。这种感觉之前之后的任何一个杨过都没有。刘华或教主这种劳动模范杰出青年,眼神里毕竟没有邪气。杨过是东邪的精神传人,又号西狂,古版杨过是邪而不狂(据说是为了迎合TVB广大的师奶观众),教主(我当年写评论的时候他还不叫教主吧)的杨过则是狂而不邪。教主想演出杨过的成长脉络,但是一张老脸装嫩实在吃不消,看过当年白古的扮相(古天乐真是“天生丽质要作践”的典型)再看教主那脏兮兮的杨过,顿时觉得还谈什么演技啊……
  小龙女的美,重点在“不与群芳同列”。这点上刘亦菲和李若彤都满分完成。小龙女兼有萝莉与御姐之美——又是一派天真不通世务,又有淡定坚忍。刘亦菲在前半部演得相当好,以被迷奸后与杨过的对手戏为代表,后半部渐渐沦为花瓶。但是不得不说张纪中眼光好,当年她演王语嫣的时候我觉得——好看在哪里啊,但是长开了真是好看啊……其他几版的小龙女在美貌上就输了,演小龙女不美得惊天动地是不行的……
  配角上也是95的好些,06里较好的有郭靖、公孙止、尹志平(甄志丙)和金轮法王这些,但是众女配差太远。现在已经离题六千里了……

  危城女婴后面的重头戏大概是杨过断臂、重阳宫战九大高手+拜堂成亲+古墓洞房花烛、雪地小屋遇一灯、绝情谷妻命更不可违和十六年后重逢这些吧。

  (我写到这里突然不想写了,总结一下就是恐怕只有绝情谷妻命更不可违拍得到位,其他部分都有这样那样的偏差。教主版杨过成亲后与小龙女的互动明显不同,完全是对小娇妻爱怜横溢……这就比其他几版好了。十六年后重逢令人吐槽不能……)

  其实与杨龙爱情相关的象征物都是丑怪的:神雕(vs.桃花岛双雕)、瘦马(vs.小红马)、更有妖孽的情花、一只手的杨过和失贞的小龙女(虽然我以现代观念觉得最后这条不成立)。张纪中大功率鼓风机式的唯美恰恰淡化了这个故事的本质——情花果实中甜美可口的,外型往往丑陋。他们永远不会像郭靖黄蓉这般众人称羡,因为太过极致与自我的感情是骇人的。此刻我所思所想完全超过我的表达能力。

  最后吐槽郭襄……大多数电视版本把郭襄塑造成为萌妹子而毫不顾及她磊落爽朗的一面……这是一个金钗沽酒、跟贩夫走卒称兄道弟的郭二小姐好么?杨幂看杨过摘面具那瞠目结舌的花痴样——郭二是见过世面的好么?

  故事结在郭襄眼里倒是很对,气氛也应该是凄清的。射雕的结局也不无惆怅,但是大开大阖的济世情怀,江湖的热闹也还没过去。到神雕这里真正是曲终人散了。以前有人说郭襄的青春就埋在这清风吹叶的华山之巅,是指她从此天涯思君不可忘,到底一味痴恋,往而不复,不够高档。但是这个君也未必要是杨过(其实郭襄真爱是小龙女!j/k),它代表一种对至情至性人生(所以也不限于男女之情)的理想——晶莹坚韧,一以贯之。射雕的郭靖黄蓉可以直接变成中年有产阶级而毫不违和,但杨龙这一对,大概金庸自己也不知道怎么能写下去,因为他自己大概也没见过如此至情至性最后又没有nasty掉的人生……郭襄走遍天下也没能找到杨过夫妇,也许她自己都会怀疑这番相交是否出自于她的臆想,那对说“可见一个人还是深情的好”的爱侣是否存在?这才是真正的虐点。到她徒孙周掌门的时代,就只剩下张无忌这妄想同娶四美的小子了呀。

  我觉得我也快大彻大悟出家为尼了……

Thursday, January 30, 2014

今天吐槽很顺畅……

  前日里看姜云行的神雕插图,某幅图下有评论引一灯讲述《佛说鹿母经》:“怜汝小早孤,努力活自己”,说这一回已暗示杨龙并非佳偶。我虽不明就里,细细咀嚼这两句却觉大有味道。
  以我目前的认知杨龙尚属佳偶,皆因两人都是大大的叛逆,不过是表现方式不同。他们在本质上都是拒绝被同化及改造的人。相比之下,杨过的叛逆多少是由于童年坎坷加心气高强,小龙女则从一开始就对社会规范持不屑的态度,更加高端大气上档次。只有人生观价值观同步的人,才是佳偶。

  我平时用“渣”形容在感情上飘忽不定的人,所以这评价也不算太差。就譬如江新月被黎国柱渣完又渣,我完全不觉得她是白瞎。但blx作为人已经是个渣,人品差,我平时都懒得提。今天想起价值观一说,就觉得这种碰到节日就鸡血起来的人,从一开始就应该滚粗了。
  热爱过节意味着个人对社会主流价值的肯定与服从,与她深刻的玻璃心、自卑、attention freak环环相扣,互为映衬。服从或背离社会主流是个人的价值与选择,我以为没有高下之分,但不必互相为难。我一直喜欢三毛在服丧时拒绝穿黑衣,对婆婆说“把悲伤变成形式,就是不诚实”。快乐或悲伤都是自然而生的情绪,强随时令、节日、风俗去走,未免没意思。更总爱说些“In American culture, you're supposed to...”的话,我最不要听。我遵纪守法按时交税五讲四美三热爱,我不觉得此外我有什么应尽的义务。

  当然大美女说,关键还是我不爱。

  但是这里面大概还有价值观的交互作用。你越要告诉我感恩节该做什么情人节该做什么,我越不喜你的处事思路。千金难买我乐意,我乐意时不是行义务,不要报偿,这种高大上你不懂。(好吧我说了没高下,但私情领域我当然是有分别心)这个在心理学上,叫做overjustification hypothesis。对我来说,廿四孝呵护备至不是美德,不为难别人才是最大的美德。审美与欣赏在我,是爱的要件。

Sunday, January 26, 2014

人生本该如此

  我常跟人说《妙手仁心》就只有一部,此后的两部续集绝对是渣。戚其义大概擅长中国人传统的那套家族情仇及后宫争斗,《金枝欲孽》这种厚黑+世故万岁的东西我是不要看的(我情商低看不懂宫斗),后来剑走偏锋的《天与地》也稍欠灵气。邓特希才是满满港英余孽的名士气,学不来。这次从头重温《壹号皇庭》系列,感叹说这才是高端大气上档次啊。吞老师便说,港剧和港片的黄金时代是重叠的,我们再也……回不去了。
  我很怀念那个资讯未通、港台艺人还不要北上吸金的年代。距离感是审美的要件,作为观众而感到被刻意讨好,总归不是那么一回事儿。后来这些无线小明星前仆后继投身合拍事业,在我心里他们仍是温文的阿Paul与潇洒的Henry。

  《壹号皇庭》全系列与《妙I》一样,(对我来说)最代表现代文明社会的价值。人与人之间是有距离的,私生活是淫乱的,处理感情的态度是节制的。见到阿Ben将自己名字写进保单,Michelle的第一反应是——但是我都未必对他这么做,这样不是很不公平?换作其他电视,那总是要安排女主角满心感动欣然允婚了。早期的阿Ben由于出身围村,尽是些老婆孩子热炕头的小农思想,见到邻居不称Michelle余太又要叽歪上半天,我很烦他,幸好Michelle跟他没然后了。
  周少聪是另一个大槽,他实在也配不上江承宙。缺乏自信的男人总是偏爱好拿捏的小白菜,他最后死也死在这点上。事发后他说阿May更需要他,江承宙朗声道,我们不应该谈需要应该谈感情,你怎么知道我不更需要你?我更坚强不代表我就要承受伤痛。放眼各种分手戏,你可见过有编剧脑筋如此清楚且允许一个女角色脑筋如此清楚?
  类似的戏还有Michelle淡然面对第三者殷芷杰,只说这其实是我和阿Ben之间的问题。方伟豪事发跑路前走深情路线探望前妻,转身就被殷芷杰告发,更好。在我看了那么多狗血无脑作死苦情戏后,这样的情节真是提神醒脑居家必备啊!

  有人说《壹号皇庭》里最记得男人们痴笑。其实他们根本是嫖赌饮吹无所不为,又极少正襟危坐谈人生讲道理。有人倒霉被甩,旁人更要痴笑补刀……无论你信不信,这才是真正的友谊。然而上到庭这些人没有分毫含糊,黑白分明绝无灰色地带。即使控辩双方是好基友,也没有私相授受的可能。港英的法治精神是渗入其社会文化中的。
  反观私人领域,Michelle最初的设定是第三者,阿Ben嫖到要去查艾滋,各种男女角色排列组合交换舞伴(苏永康在此系列中女友数量之多、质量之高,简直令人发指——包括郑秀文、王菲、陈梅馨、彭子晴、江希文……)。这尺度即便在港剧里都算大,却极少道德评断。以我自由主义者的角度来看欢/爱好就好在稍纵即逝,风流云散后各自生活,才是高端大气,实在无甚可评断。

  人物皆为圆型,比如Laura姐身为名大状却有打毛衣逛菜场之类的师奶爱好。而无论Michelle的冷峻、江承宙的温婉、或是若曦的大气、阿Sam的鬼马,皆自成一格又贯彻始终,让你看到假发与律师袍下的不同面相。这出戏更是Flora的处女秀,早期魅惑狂狷、性向不明的阿Cat多么好!这角色后来给编剧写坏了,变作缺乏安全感的小女人一枚,又领了便当给阿Sam让路。Flora当年作为无线英文主持乱入,难得气度出众,毫无新人的生涩。这一出造就了后来的聂宝言和江新月,算是TVB自成一派的一类女角。但聂宝言无论从性格一致性和讨喜度来看(她其实相当no mind),差江新月太远。后来TVB派了他们最擅长的小花小白傻大姐型角色给Flora演(参见《冲上云霄》),终于……毁了她!(此段多处引用吞吞)
  当然阿Cat爱的是Michael,就不算白瞎。这是《壹号皇庭》吃喝嫖赌系男人里我最喜欢的一个。他是那类有赤子之心的公子哥儿。母亲、妹妹、身边的朋友都是大状,他读书不成做个师爷,也不以为意。追女仔更是勇气当头,无论身世背景都一视同仁(妈妈桑、被包养、法官千金)。他又最嫉恶如仇,几次不问后果对方伟豪举枪。一派真性情。

  在我还未成人时,以为人生本该如此。做事一丝不苟,私下及时行乐。最好的朋友是损友,一起玩是图开心。没有道德说教,不会暗暗攀比别秒头,更不输出负能量——教你人生若不按部就班就过不下去/以及那粗俗的上进心。
  而后来我终于意识到成人世界是如此无趣,更比三俗戏还要不堪的时候,才发觉这套旧剧无非是一个理想。于是我就把手机铃声换成了Dire Straits的Your Latest Tri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