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dnesday, January 7, 2009

从Benjamin Button到Sputnik

  Benjamin和Daisy的爱情故事不是没有样稿,它确实让我想起Forest Gump和他的Jenny。一样是不负,不伤,不离,不弃。而我始终喜欢这样的故事,喜欢影片随着Benjamin的视角温柔地看待Daisy,看孩童清澈的眸子,看少女绚丽的舞蹈,看她的坠落与颓败,看她蛰伏结茧,而后蜕变成为优雅淡定的女人——那正是他们最美好的时光,她已非青春少艾,而他亦不再是恋慕少艾的毛头小子。岁月和经历滤去了心中的杂质,而最贵重的那些,沉淀下来。但这仍然是童话,我们能抓住的,永远只是那些瞬间。然后,巨钟的齿轮嘎嘎作响,将他从她身边带走。推荐电影给我看的人说,Benjamin和Daisy的故事让她想起看过的小说里的一段话,引号里数行拉丁字母排列开来,我发觉这书我也读过。

  ……

 

  我喜欢影片对Benjamin Button的成长环境的设置。那栋房子里各色的老人,他们携带着近一个世纪的历史与记忆来到这里。因此他在本该浮躁的年纪沉静下来,在那些从容安宁而又饱有生活智慧的老人的潜移默化之下。那个教他弹钢琴的老妇人,她告诉他你弹得多好不重要,重要的你如何感受你所弹的东西。她每日衣着得体,却从无家人或访客探望。她会在不经意间吐出优美的英式英语,仿佛逝去好时光的一段尾音。这本身就是一个关于时光的故事,我们能从中体会到的,其实大多难以诉诸文字。 

  时光本该是滚滚长江东逝水,如今却扑面而来。所有人都在渐渐老去,他却正在孤独地变年轻。这种先天性的错位是有趣的,因为他不必随同人群,他很自然地从人群中抽身开去,他有自己的步速与角度,他是天生的思考者。他注定要思考,正如他注定孤独。

  结尾虽然稍嫌老套,却是我喜欢的样式。收场白文字简朴,却有力量。“有些人在河边出生长大;有些被雷电击中过;有些人用心听音乐;有些是艺术家;有些人游泳;有些懂得纽扣;有些懂得莎士比亚;有些是母亲;而有的人,跳舞。”我相信记忆中最可贵的部分,永远是人与人的相逢。

  

  我时常半开玩笑地对人说:“你知道吗?我天生就认识字。”在我残破不全的学龄前记忆里,我好像第一次看到一些汉字就知道它们该是什么——我大约把受教育的那部分经历给忘了。直到现在我还是喜欢字,因而中意写信。即使是从未熟练或亲近的英语,我渐渐能看出文字的好坏来,进而从行文与用词中捕捉到作者的思维脉络与情绪。当那些陌生的字符竟拼凑出我所熟悉的事物时,是的,这种相遇是令人欣喜的。 

 

  20090107151

1 comment:

bones said...

最可贵的是人与人的相逢。写信别累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