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riday, March 21, 2008

我为腔调亡

  我的审美观价值观等等注定是入不了流了。读书的时候,我爱那些花花绿绿的历史典故,例如道德败坏的诸儿文姜啦,举案齐眉的刘欣董贤啦,还有那取败仁义的宋襄公。宋襄公的故事,我只记得是两军交战,部署排好了阵型要求攻击,他老人家说敌军还没布好阵,我们单方面开始是不仁义的,结果败下阵来,从此被作为愚蠢国君的典型。其实,我私心里倒是有些喜欢这个迂腐可爱的宋襄公。说起来,较久远的中国历史里有许多这样可爱的故事,浑不似后世里满口仁义道德,最盛行的却是阴谋论。

  我那时候不明白,我们被一些特定的人物吸引,一定是因为他们身上有我们所激赏的特质。这几年我多少明白过来,我其实是和宋襄公一样的蠢人。

  跟社会平均人格相比,我和我身边的很多人仍算是走正途出身的小孩——读书考试,出来谋一份办公室的职业。即便魂游天外或如羊走迷,我们却仍有一些异常清纯的品性与操守。例如脚被夹在公车门外,车驶过几站仍不吭声的王子夜同学,我一直相信她和我有着类似的价值观。我更因为读武侠小说长大,从来都是一幅心内波澜现的壮阔画卷,要白头如新倾盖如故的相知相契,灵魂上的认同与交相辉映。现世的物质利益,只要不饿死,都可以看得稍微淡些。因此便常常有一些脑残举动,对钱又看得太开,不知道营役计算,因此就一直穷,这也是家风使然——当然,当看到农民工们在烈日下辛苦劳作,又想到他们的生活处境,我觉得我说穷无非是布尔乔亚的无病呻吟,大家谁不是一样人?——别人说我老实,我还虚荣心作祟地不乐意,心想怎么可以把我说得那么傻。我的那些ex,惟有sj直言说你是内心骄傲,这番知遇之情,我不能忘记。

  昨天留言给子夜说,我觉得成熟至少有两个方向上的:一是对外部世界的应对和把握;二是内心世界的思索和自省。能兼顾着两方面当然最好,可是当我还不足够强大的时候,难免顾了这头就亏欠了那头。在此种情况下,我当然毫不犹豫地坚守自己的内心原则。昨天跟老板做performance review的时候,我问他是否需要在往后的工作中be tougher,他说也不一定,我们的理念始终还是提供professional和fair的商业服务。不管他这话是否百分百真诚,我仍然觉得很舒服。

  这些林林总总难以归纳的东西,我统称为腔调。我知道理想主义在哪个世代都未必是受待见的东西,但鉴于我信仰自然正义之心一如我相信爱情,我还是要理想一下。我还是想做个有腔调的好人。再说,我一条百无聊赖的小贱命,小小折腾一下那是无妨的。

  哪一个更好,只有神知道。
  

3 comments:

Linmin said...

這篇我蠻喜歡的

bones said...

有腔调 的好人。
对成熟的把握很对。偶在论语中修炼。。

yi'er said...

我覺得中國人其實不太懂得「complain」,不會依照什麼權利來論理。是好是壞很復雜的。有些人你不罵它它不長進,有些人呢你罵它也沒用,還顯得自己很小氣很不強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