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nday, March 24, 2008

People

1. ma19

马帅高票冻蒜,公投无效。魏先生当年跟我说:他不一定上啦,你们这里的新闻不准。我心里嘀咕:切,新闻不准的地方,人民就一定没脑子么。民主政治、新闻自由都是社会的优良组成,可是由此滋生的莫名优越感是无用的。民意总难免被媒介操控,无论背后的力量是强权还是资本。从一个更高的角度来看,谁也别感觉比谁优越。KMT这一百年,跟国父这一辈子一样倒霉。里外不是人的日子以后还多的是,不谈也罢。秋海棠还是很值得yy一番的,可一转眼,岛上又换了人间。

期间我看光华的相关版面,总是觉得不那么对劲。青年人满身戾气,沉溺于阴谋论,有的尽是好勇斗狠的弱国心理,惟独缺乏对清明政治的认同和向往。犯强汉者,虽远必诛,大国的自信与胸襟,不是这样的。国台办发言说:xxxx的结果充分表明xx不得人心。
树老师补充说:xxxx的结果充分表明台湾同胞有着正确的审美观。何况,马帅娶老婆的眼光很好,不俗不沙文;马帅家的千金低调内敛,天然去雕饰,引发yy无数。比那个开设计公司的奸商有腔调多了。

2. 金默玉

溥仪的侄女,这不算什么——满清宗室浩浩荡荡,溥仪的侄女多了去;而川岛芳子胞妹,这个身份还是相当yy的。他们的阿玛肃亲王,号称是当年爱才而高抬贵手,导致汪精卫负了项上的少年头。照片上看来这位王爷相貌堂堂,难怪能生出个远东战区著名女间谍来-。-肃亲王有三十多个儿女(cft溥仪...清朝后几个皇帝都无嗣早夭,果然就不是什么好兆头),川岛芳子行十四,金默玉行十七,年龄最小。

在网上看金默玉的访谈,爽朗幽默那是不用说,那口正宗的京片子也好听得很。抛去封建帝制民族矛盾阶级性种种不说,我仍要感叹:少年时代的教育很重要啊!简直是一个人的脊梁。经济基础铸就上层建筑,贵族的诗书礼仪真是不一样,更难得的,是人格魅力。可惜,十七格格和金璧辉司令一副很不熟的样子,说了些不痛不痒的回忆。汉奸,在中国传统里向来是最坏的一个身份,谁见了都要退避三舍。可错综复杂的事实,又是难以认清的。撇去这些,【男装丽人】这款型,实在yy到不行。我顺便就想到了一帧旧照,尼古拉二世家那些漂亮的女孩子们,十月革命的时候她们尽数罹难。王朝倾颓,末代皇族的故事有太多解读的余地,从帝女花演到真假公主,永远是段段好桥。

Friday, March 21, 2008

我为腔调亡

  我的审美观价值观等等注定是入不了流了。读书的时候,我爱那些花花绿绿的历史典故,例如道德败坏的诸儿文姜啦,举案齐眉的刘欣董贤啦,还有那取败仁义的宋襄公。宋襄公的故事,我只记得是两军交战,部署排好了阵型要求攻击,他老人家说敌军还没布好阵,我们单方面开始是不仁义的,结果败下阵来,从此被作为愚蠢国君的典型。其实,我私心里倒是有些喜欢这个迂腐可爱的宋襄公。说起来,较久远的中国历史里有许多这样可爱的故事,浑不似后世里满口仁义道德,最盛行的却是阴谋论。

  我那时候不明白,我们被一些特定的人物吸引,一定是因为他们身上有我们所激赏的特质。这几年我多少明白过来,我其实是和宋襄公一样的蠢人。

  跟社会平均人格相比,我和我身边的很多人仍算是走正途出身的小孩——读书考试,出来谋一份办公室的职业。即便魂游天外或如羊走迷,我们却仍有一些异常清纯的品性与操守。例如脚被夹在公车门外,车驶过几站仍不吭声的王子夜同学,我一直相信她和我有着类似的价值观。我更因为读武侠小说长大,从来都是一幅心内波澜现的壮阔画卷,要白头如新倾盖如故的相知相契,灵魂上的认同与交相辉映。现世的物质利益,只要不饿死,都可以看得稍微淡些。因此便常常有一些脑残举动,对钱又看得太开,不知道营役计算,因此就一直穷,这也是家风使然——当然,当看到农民工们在烈日下辛苦劳作,又想到他们的生活处境,我觉得我说穷无非是布尔乔亚的无病呻吟,大家谁不是一样人?——别人说我老实,我还虚荣心作祟地不乐意,心想怎么可以把我说得那么傻。我的那些ex,惟有sj直言说你是内心骄傲,这番知遇之情,我不能忘记。

  昨天留言给子夜说,我觉得成熟至少有两个方向上的:一是对外部世界的应对和把握;二是内心世界的思索和自省。能兼顾着两方面当然最好,可是当我还不足够强大的时候,难免顾了这头就亏欠了那头。在此种情况下,我当然毫不犹豫地坚守自己的内心原则。昨天跟老板做performance review的时候,我问他是否需要在往后的工作中be tougher,他说也不一定,我们的理念始终还是提供professional和fair的商业服务。不管他这话是否百分百真诚,我仍然觉得很舒服。

  这些林林总总难以归纳的东西,我统称为腔调。我知道理想主义在哪个世代都未必是受待见的东西,但鉴于我信仰自然正义之心一如我相信爱情,我还是要理想一下。我还是想做个有腔调的好人。再说,我一条百无聊赖的小贱命,小小折腾一下那是无妨的。

  哪一个更好,只有神知道。
  

Thursday, March 20, 2008

With one look...

我喜欢电影也无非爱这些瞬间,当一个女人的美不经意氤氲开来。

(土豆啊你就审核吧审核吧,你的格调注定比不上Youtube -.-|)

  http://www.tudou.com/v/8wpM9OKHmDI  

Tuesday, March 18, 2008

头疼便窝在家里做测试

是这样的,这个外国交友网站有很多很多乱七八糟的测试,比如gaydar啦,dating persona test啦,死亡年龄啦。虽然只不过是for fun的测试题,不过人家的某些理念和表达方式还是很好玩的。比如下面这个politics test,坐标系里的光谱分得很细啊,也不是我熟悉的分法,不是很明白。我之前一直觉得自己应该是Libertarian呢。

在主体网站上,这个光谱上还有许多政治人物的头像,分布在不同的位置。而我的那个“you”,正落在希拉里克林顿同学的脸上-。-b,右下角还有奥巴马同学。那么倘若我是米国公民,大概要铁定选民主党了吧-。-





You are a
Social Liberal
(71% permissive)

and an...
Economic Liberal
(21% permissive)

You are best described as a:

Strong Democrat


















Link: The Politics Test on Ok Cupid
Also : The OkCupid Dating Persona Test

Thursday, March 13, 2008

由深情婉约改走冷笑话路线

昨天我正背到cosmos,意思是宇宙。可cosmos指秋樱(大波斯菊)的时候,中国的文人把它翻成【可思莫思】。
可思莫思,听上去就很文艺。这件事是sj以前写email的时候,顺便倾销给我的。因为今天是个特别的日子,我就把签名档改成可思莫思。
主席问起,我便解释,主席说你ex真达啊,我说也就是喜欢花花绿绿的东西吧。
那些散着大波斯菊味道的email后来没有了,因为电脑总归要坏的。因为我不是陈冠希,没有高手有兴趣帮我恢复硬盘数据。我也没觉得可惜,要说可惜,可惜的是那时候的人和心情,不是那些死的东西。
以前我喜欢《情书》一类的电影,少年长眠地下的感情,我以为那才是爱情最真实的面目。但再好的桥段也经不起反复咀嚼,最后还是会厌倦,我期待新的知识和体验。我看不见爱情的面目。Agnostic
以前我只读金庸的武侠,他的男主角们在小说结尾的时候,大部分是处男。后来我发觉,古龙的浪子们整天去幽会绝色佳人,或者握握“春葱般的柔荑”,也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情。不是识遍人间春色,又说什么天凉好个秋。
日子长了,就觉得没有什么不可以接受。有些人是越活越坚定越活越明白的,而我年纪越大,越觉得世界上所有的事情都是说不准的。这样一天天活下去,反正也未必是离真理近了,倒是离死亡一定近了。
我们能把握的只是那些荒谬当中一点星星火火的幽默感。这种幽默感让人显聪明,我喜欢显聪明的东西。我每天跟鱼老师互相吹捧自我膨胀,说看啊水瓶女的思路只有水瓶女跟得上。几年前那些深情文字,多少有点深陷囹圄的味道。我只有在非常脆弱的时候,才会怀念。可思莫思。

P.S. 我还是领会不了鱼体文的精髓啊。

P.S. 树老师虽然自己乱七八糟,可也是个拽人,不是随便给人家A plus的。今天某个小朋友惹我生气了,降为B minus。生气

Monday, March 10, 2008

人生不如意事,十常居七八囧

  今天突然就很想自拍一张竖中指的愤怒照。结果一手绷着中指一手摩挲触摸板良久,都没有搞出一张像样的来。手都抽筋了……便很ws。哎呀我真是长得太不愤怒太没个性了,我真对不起自己啊。

Thursday, March 6, 2008

关于强烈生活

  虽然我还是觉得《颐和园》苍白无力疯疯癫癫,我也记得了那句“我只是想生活得强烈一些”。家传的低调与爱清静并不妨碍我热爱那些极致的情绪,那些热烈的奔放的甚至是毁灭性的东西。中午的时候抽空跟张江芯片女ziye同学聊了一下“生活得强烈”的问题,虽然她是典型白羊我是典型水瓶,在这点上并没有根本性的差异。很多人心底都会有一种热望,期待在某时某地被瞬间击中,然后张开双臂去大街上捕风。没有什么可以阻挡,我们……好吧这句已经用滥了。
  李安那些罗嗦而低回之致的电影中,唯有一部《卧虎藏龙》是我心水。我也情愿看到玉娇龙一个人的江湖,她年轻无辜的神情,她热烈的爱与决绝的离去。在我心里,这是一种强烈生活的典范。
  旧日剧《因爱之名》里那段核心三角关系,在我眼里根本构不成稳固的三角——我几乎是第一秒钟投入时男的怀抱。哦~长发飘飘的时男,不务正业的浪荡子时男,去南非挖金子寄回来照片说生活很充实很快活的时男。而西装革履正襟危坐的健吾,梦想成为政治家的健吾……No. 那不是可以生活得强烈的人。
  有时候,这种强烈表现为绕指温柔。好像电影里Linda谈起Gia,她说Gia像一只小宠物狗,整天嚷着爱我爱我爱我,然后Linda顿了一顿,她说:and I did, I did right away. 这太强烈啦!打通任督二脉,怕也不过如此。于是我找无数人念叨了这段桥。
  说到底,我们还是不愿被生活淡化和稀释的那些人。这是价值观的问题,跟年龄阅历成熟度无关。但这些强烈的生活,强烈的人与事,总难免要拿代价去换。

P.S. 这个主题我说不明白,太多是个人的体验。何况脑子里塞满了拉丁字母串,思路都被堵住了。便这样吧。

Saturday, March 1, 2008

无言的痛楚

  其实我看洋人的电影,多少有些障碍。他们的思考及表达方式,他们的逻辑,常常陷我于困惑。相对而言,我始终偏爱东亚的电影。即使是日本人偏执的菊与刀,对伤感与唯美近乎自戕的尊崇,我觉得我可以在季札挂剑或者菊花之盟这样的中国故事里找到文化上的共同性。但洋人的电影,人们为什么要在某一时刻做出某种行为或是说某些语言,有时候我摸不着头脑。

  Exotica

  Christina和老板娘之间的吻代表什么?Thomas去看芭蕾舞表演,为的仅仅是寻找性伴侣么?还有Francis和Harold的对话,Eric和老板娘的协议,老板娘和她母亲之间的联系……Yier同学能来给我解释一下么?
  当镜头闪回多年前,Francis还是一个良好中产家庭的丈夫与父亲,他在车里与年轻的Christina一席对话,倒很让人怆然。Mia Kirshner的眼神里总有太深的忧伤,解也解不开。她的背影随着长长的花径消失在那扇门里,那里有不为人知的伤害与痛楚。多年后我们相遇时,谁也不再是完整无瑕的那一个人。
  那场景让我想到几个月前我帮朋友的一个澳洲朋友做翻译,在开往苏州的车上,这个年过半百却仍清癯健康的外国人,也是这么说他精力旺盛的11岁女儿,那种慈爱和兴奋,是掩饰不来的。
  我上次看老白的访谈,被问及写小说的意义,他说,他要记录人们心中“无言的痛楚”。我很喜欢老白的小说,《冬夜》、《花桥荣记》、《谪仙记》和《一把青》,都是我的最爱。老白本人也是我喜欢的类型,当年来复旦宣传青春版牡丹亭,他极是絮絮叨叨地说哎呀我早上是要睡懒觉的我爬不起来的但是为了排牡丹亭blahblah……
  Exotica让我感觉到的,也是这种无言的痛楚。很遗憾,我没有更好的语言可以送给它。

P.S.我在土豆上搜索Exotica时一开始少了尾字母a,结果跳出一部叫做The Berlin Affair的西德/意大利电影,查了一下资料,发觉又是一部极bh的电影。不过土豆上那个无字幕德语版,还是很让人崩溃的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