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跟某人电话,她说相亲中的某人自从间接知道她吸烟之后,便不如以前那么殷勤搭理她,我们在电话两端笑,同时感叹了一下这个文明程度的问题。
前段时间一起吃饭时欲点烟,某男威胁我们说如果在他面前“搞这个”他转身就走,事后我们讨论说抵制吸烟其实没什么,但他这么说若只因为我们是女子,那就未免显得文明程度不高了。
一件事归一件事,吸烟自然是不好的,有害健康有害环境,我自小也厌恶烟味。但是在我们的思维定势里,青少年吸烟约等于学坏,而女人吸烟,至少要被推定为不正经,从而被剔除出良家女子的阵营,这种三级跳式的上纲上线着实骇人。以我纯朴鲁直的思路想来,个人癖好和道德评判之间是逻辑断链,而毫无说服力的经验硬把两者扯在了一起。这还只是一个稍极端的例子。
我们的社会和文化太轻视理性和个体,从现象到结论却不探究本质,从来都要整齐划一,从来只有一种理想的人生模式,从来都要对异端一惊一乍既憎且惧。我活到二十几岁,岁月静好衣食无忧,无端感到越来越不自由,成人世界的心理强制。我热爱那些讲述着此种迷惘的文学艺术——《小王子》里蛇吞象的图画,渡边忆起初美时的悲怆莫名,以及章子怡缓缓转过脸说出玉娇龙的第一句台词:我只是想找个清静的地方透口气儿。
无法不喜欢米国文化,简练自由却不乏深度,更好在可保鲜人的赤子之心。第一个结识的米国人是舅舅的ABC女友,孩子般亲和而易快乐,不是通常中年人愁云惨雾负累至深的样子,可惜后来分了,小学之后没再见过;最后一个是sixty打工时代的上司,是个糊涂苛刻又坏脾气的美女,然而辞职的时候谈起非工作的private affairs,又觉得她豁达体谅,比狭隘迂腐的国人清明得多。我也会想起yier,念书的时候相交不深却常常有火花擦出,很喜欢她的自由与自我,去到米国看来是适得其所。同这班人相处身心愉悦而畅所欲言,不若走亲访友之际对于叔伯姑婶们关于收入和男人的问题无话可讲,伊们便说这孩子真老实,这哪儿跟哪儿。
跑题是我一向的习惯,只不过现在我自己都跑得没了方向,路过的请莫要鄙视我。
最后,我们不必为了孤独而孤独,亦不必为了不孤独而去拉郎配,如果实在要拉,也得要拉个文明程度高点儿的。以此与吴喃喃共勉~~~
"I will never go back, for the simple reason that all the Russia I need is always with me: literature, language, and my own Russian childhood. I will never return. I will never surrender." (Nabokov, 1962)
Friday, March 31, 2006
Tuesday, March 28, 2006
神雕侠侣之六——既见君子,云胡不喜
金庸一支生花妙笔,勾勒出太多生动的人物,神雕一众为杨过误了终身的年轻女子中,我最爱的是程英。郭二小姐伶俐爽朗,钟天地灵秀,想必很少有人不不喜欢。而程英始终是小屋中那个幽幽的青衣剪影,是杨过受伤之后意外的静谧时光,她的情意嵌在伏案书写的那一笔一划里,隐逸在洞箫声里的,又一针一线密密缝进长袍——芳心只共丝争乱,看不见,为的是入了骨。
我是确信不会有哪一个程英超过张可颐的了,95神雕试图捧出一些当时的新人,因此上配角选得毫不含糊。后来才发觉Maggie是那一代中的演技派,从程宝珠到吕四娘、连百合,每一出戏都可看见用心琢磨。当时我不知道这程英姓甚名谁,目光却停留在古版杨过惊艳一刻。一袭青衣(按照古典的用法,应当是黑衣,不过Maggie的青衣实在风致嫣然),蛾眉淡扫,十六年后韶华依旧却禁不住见到凄凉,我常往这些支线人物中寻味,被匆匆数字潦草带过的一生。
大陆版的这个程英,戴着面具的时候尚有一丝期待,尽管她穿得非常缺乏审美,脱了面具更觉寒碜,有评论说算pp只是造型不好,我觉得长得简直是不舒服,像个受气的小媳妇,桃花岛主关门弟子那一份超然逸气,是完全没有的。演得也麻麻,正遇到了黄晓明抽风吃粽子的对手戏,算她晦气。
粽子是怎么出来的呢,原著说杨过伤重卧榻,见到程英一直伏案书写,写完却又把纸揉掉扔掉,于是故意说想吃粽子,好用粽子把废纸粘过来。程英写的是诗经郑风中一首《风雨》,却反反复复只引其中八字“既见君子,云胡不喜”,意谓见到杨过这等君子,如何不欢喜。这段桥索性全拆掉也好,却留下个粽子供黄晓明犯傻,一副前世里没吃过粽子的蠢样,试问程英要如何“云胡不喜”。
吹箫的那段戏改编得巧妙,又是诗经中一首《淇奥》,“奥”音遇,黄gg在古墓里念错,这次却纠正了,绿竹猗猗就是绿竹猗猗,却又念成了“呃呃”。“瞻彼淇奥,绿竹猗猗,有匪君子,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其实是赞别人学问好,书里说是赞美一个男人如切磋过的象牙、美玉一般温润雅致(说起来当年高中语文老师问说谁知道切磋一词出自哪里,知道的人就不用在呆在他的课堂上了,我是个厚道人就没有以武侠中获得的知识来刺激他- -|)。黄gg随着箫声低低吟出,又识相地说不明白什么意思,照应了前面古墓抚琴的片段,又避过交待原著剧情的困难,不错的。
程英和陆无双幼时伴着蝶恋花词出场,她们的命运就是那块被撕成两半的锦帕,数年后予了一人,于是二人共守一段回忆,拼出一个完整。小屋中杨过携二人手说要黄泉路上做伴,这惊心动魄间暗藏几分甜蜜。
接下去是黄老邪pk李莫愁。东邪还不错啊,稍微老了一点糟了一点,但是比射雕那个瘦脸秀才好多了,当然曾江也是不可超越的,一个眼神让你看到骨子里的邪。桃花树下对酌,风景好,很有味道,但黄晓明又秀肌肉了,烦。
李莫愁艳若桃李,毒如蛇蝎,很好很好。之后刺激冯默风时那神态与口齿,让人大呼过瘾。李莫愁是反派人物中的独行侠,不似金轮法王那么爱乌合,从来都独来独往,谁的帐也不买,正宗古墓派出身。
傻姑的错认还牵出杨过杀父之仇这一节,黄晓明这里倒吼得不错,顺便说一句我其实挺欣赏他的台词功夫,字正腔圆的纯正国语,既不偏南又不偏北。
小屋疗伤这一段基本上是按着原著来的,架构很大气,演员也都到位。“既见君子,云胡不喜”,程英这一番隐忍的爱意,又一次被粗心的编导们忽略了。
我是确信不会有哪一个程英超过张可颐的了,95神雕试图捧出一些当时的新人,因此上配角选得毫不含糊。后来才发觉Maggie是那一代中的演技派,从程宝珠到吕四娘、连百合,每一出戏都可看见用心琢磨。当时我不知道这程英姓甚名谁,目光却停留在古版杨过惊艳一刻。一袭青衣(按照古典的用法,应当是黑衣,不过Maggie的青衣实在风致嫣然),蛾眉淡扫,十六年后韶华依旧却禁不住见到凄凉,我常往这些支线人物中寻味,被匆匆数字潦草带过的一生。
大陆版的这个程英,戴着面具的时候尚有一丝期待,尽管她穿得非常缺乏审美,脱了面具更觉寒碜,有评论说算pp只是造型不好,我觉得长得简直是不舒服,像个受气的小媳妇,桃花岛主关门弟子那一份超然逸气,是完全没有的。演得也麻麻,正遇到了黄晓明抽风吃粽子的对手戏,算她晦气。
粽子是怎么出来的呢,原著说杨过伤重卧榻,见到程英一直伏案书写,写完却又把纸揉掉扔掉,于是故意说想吃粽子,好用粽子把废纸粘过来。程英写的是诗经郑风中一首《风雨》,却反反复复只引其中八字“既见君子,云胡不喜”,意谓见到杨过这等君子,如何不欢喜。这段桥索性全拆掉也好,却留下个粽子供黄晓明犯傻,一副前世里没吃过粽子的蠢样,试问程英要如何“云胡不喜”。
吹箫的那段戏改编得巧妙,又是诗经中一首《淇奥》,“奥”音遇,黄gg在古墓里念错,这次却纠正了,绿竹猗猗就是绿竹猗猗,却又念成了“呃呃”。“瞻彼淇奥,绿竹猗猗,有匪君子,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其实是赞别人学问好,书里说是赞美一个男人如切磋过的象牙、美玉一般温润雅致(说起来当年高中语文老师问说谁知道切磋一词出自哪里,知道的人就不用在呆在他的课堂上了,我是个厚道人就没有以武侠中获得的知识来刺激他- -|)。黄gg随着箫声低低吟出,又识相地说不明白什么意思,照应了前面古墓抚琴的片段,又避过交待原著剧情的困难,不错的。
程英和陆无双幼时伴着蝶恋花词出场,她们的命运就是那块被撕成两半的锦帕,数年后予了一人,于是二人共守一段回忆,拼出一个完整。小屋中杨过携二人手说要黄泉路上做伴,这惊心动魄间暗藏几分甜蜜。
接下去是黄老邪pk李莫愁。东邪还不错啊,稍微老了一点糟了一点,但是比射雕那个瘦脸秀才好多了,当然曾江也是不可超越的,一个眼神让你看到骨子里的邪。桃花树下对酌,风景好,很有味道,但黄晓明又秀肌肉了,烦。
李莫愁艳若桃李,毒如蛇蝎,很好很好。之后刺激冯默风时那神态与口齿,让人大呼过瘾。李莫愁是反派人物中的独行侠,不似金轮法王那么爱乌合,从来都独来独往,谁的帐也不买,正宗古墓派出身。
傻姑的错认还牵出杨过杀父之仇这一节,黄晓明这里倒吼得不错,顺便说一句我其实挺欣赏他的台词功夫,字正腔圆的纯正国语,既不偏南又不偏北。
小屋疗伤这一段基本上是按着原著来的,架构很大气,演员也都到位。“既见君子,云胡不喜”,程英这一番隐忍的爱意,又一次被粗心的编导们忽略了。
Thursday, March 23, 2006
神雕侠侣之五——虽千万人吾往矣
陆家庄英雄大会,是杨过激扬生命的起点,他激扬在施展身手荡尽仇寇,又激扬在大逆不道背叛礼教。自反而缩,虽千万人吾往矣。
虽然我也一直不属意黄版杨过,公平地说,他欲表达的那种飞扬跳脱之所以不入观众法眼,有各方面主客观因素,如果我们能在后半部神雕里看出一个人的成长,至少证明他对这个角色用过功。第11-14集中,在黄晓明不发癫的时候,时而冷峻时而狡狯的神色,十分切合那个刚从华山绝顶下来的褴褛少年。
让我叫好的是厢房对质的那场戏,郭靖老实持重、赵志敬刻薄狭量、尹志平神思恍惚、孙不二爽直暴躁,每个演员皆有准头,而黄蓉和杨过之间微妙的心理博弈,不仅演员表现到位,镜头语言与配乐也烘托得极好。杨过做秀完毕,蓉儿问:靖哥哥,你看明白没有?郭靖回答:明白什么?那神情真叫一个质朴。王洛勇叔叔真是好演员,我会自己看完片花时批评了他而忏悔。
镜头转到河边,杨家哥哥调戏郭芙完毕,叹道大小武都唯恐郭芙不嫁自己,但若真的娶了这等骄纵横蛮女子等于自找苦吃。我看得不以为然,心想这个郭芙哪里骄纵横蛮了,一上来就对邋遢的杨过芳心可可的样子,衣食起居都照顾到了,还屡次为杨过之故明目张胆地嫌弃武家兄弟,多么贤良淑德痴心一片的mm啊,辜负美人恩,被斩手是应该的//esc另外,郭芙的配音好像是新版多啦A梦的声音么- -|
冰释前嫌一段黄蓉是不错滴,机敏练达又压得住。杨过本来一张冷冽的脸,一转身就哭成稀里哗啦的,好像灌篮高手里那谁。黄晓明一发癫,这戏就看不下去。后来传内力的戏又太暧昧了太暧昧了,瞎子都看得出来是有一腿。
英雄大会那些过场戏留给人的印象,大概就是什么“驱逐他们”和“……的那些人”了,之后霍都的那把扇子,“尔乃 ”还特地特写了一下,真是气死人了。国父也说驱逐鞑虏,不影响他在两岸三地中国人心目中的伟大。不禁想起初中语文的古文分析,硬要赖人家柳宗元有“阶级局限性”,皑皑,苦命的古人们。
反派阵营里,金轮法王是熟脸,有那么点儿宗师气派;达尔巴少了彪悍,憨直得很,特别是向“大师兄”下跪的时候,挺可爱的hoho,后来金轮法王受伤,他在大宋市集上买药被拒,也没有动蛮力欺压平民,只是气呼呼的走了,真是个好小伙:P;高虎演得奸猾,却没有王子贵气。终于听到了像模像样的蒙语,小小感动。
小龙女出场之前杨过嗅太多下了,这算是什么表演技巧。如果要表达对一个朝夕相处之人气息的熟悉,微微蹙眉做茫然状就好啦,为什么要抽那么多下鼻子,而且你黄晓明脸那么大,表情就不可以秀气点么?刘版小龙女是有那么一点点自恋的呀,在大门没有关上的情况下偏偏要从屋顶上飞下来,这个就叫做摆pose了,哪比得上原著里缓缓走进大厅,众人心中油然而生“美若天仙”四字的意境。很喜欢小龙女问“你脸上怎么那么脏?”时候疑问的温柔表情,刘mm好像特别适合此类表演。
礼教大防,各方面的冲突都表现出来了,反正论情绪论气势,大陆的电视剧从来都占优。我少时极爱杨过,想来不是因为他反叛,而是因为他素来都用自己的感情与理性去面对问题,不盲从不合作。“我没犯错,我没害人”,那么掷地有声,振聋发聩,郭靖但只愤怒灰心,早已不记得当年自己是如何违拗丘处机和六位师父,定要娶那古灵精怪的小妖女,这大约就是人生。于世俗礼教,小龙女不懂,也就漠然而游离,目光聚焦全在杨过身上,用透明的心思过滤外界的投射。读者总是津津乐道杨过和小龙女性格相悖、并不适合的问题,私以为他们都是拒绝被同化拒绝被改造,以自己的本原生命存活的人,只不过起因和方式各不相同,其实合衬到无可替代。今生为你痴狂,此爱天下无双~~~~~~~啦啦啦
注意到一个细节,决裂之后杨过携小龙女离开,郭靖扼腕悲痛,黄蓉轻轻走到身旁执起他滴血的手——那疼惜爱怜,是各版神雕里,从来都忽略的伉俪情深。依稀往梦似曾见,心内波澜现。
此时的杨过正如金轮法王所斥,只还是小顽童。虽千万人吾往矣,前程艰难险阻,人心鬼蜮,不是他可以想象。
虽然我也一直不属意黄版杨过,公平地说,他欲表达的那种飞扬跳脱之所以不入观众法眼,有各方面主客观因素,如果我们能在后半部神雕里看出一个人的成长,至少证明他对这个角色用过功。第11-14集中,在黄晓明不发癫的时候,时而冷峻时而狡狯的神色,十分切合那个刚从华山绝顶下来的褴褛少年。
让我叫好的是厢房对质的那场戏,郭靖老实持重、赵志敬刻薄狭量、尹志平神思恍惚、孙不二爽直暴躁,每个演员皆有准头,而黄蓉和杨过之间微妙的心理博弈,不仅演员表现到位,镜头语言与配乐也烘托得极好。杨过做秀完毕,蓉儿问:靖哥哥,你看明白没有?郭靖回答:明白什么?那神情真叫一个质朴。王洛勇叔叔真是好演员,我会自己看完片花时批评了他而忏悔。
镜头转到河边,杨家哥哥调戏郭芙完毕,叹道大小武都唯恐郭芙不嫁自己,但若真的娶了这等骄纵横蛮女子等于自找苦吃。我看得不以为然,心想这个郭芙哪里骄纵横蛮了,一上来就对邋遢的杨过芳心可可的样子,衣食起居都照顾到了,还屡次为杨过之故明目张胆地嫌弃武家兄弟,多么贤良淑德痴心一片的mm啊,辜负美人恩,被斩手是应该的//esc另外,郭芙的配音好像是新版多啦A梦的声音么- -|
冰释前嫌一段黄蓉是不错滴,机敏练达又压得住。杨过本来一张冷冽的脸,一转身就哭成稀里哗啦的,好像灌篮高手里那谁。黄晓明一发癫,这戏就看不下去。后来传内力的戏又太暧昧了太暧昧了,瞎子都看得出来是有一腿。
英雄大会那些过场戏留给人的印象,大概就是什么“驱逐他们”和“……的那些人”了,之后霍都的那把扇子,“尔乃 ”还特地特写了一下,真是气死人了。国父也说驱逐鞑虏,不影响他在两岸三地中国人心目中的伟大。不禁想起初中语文的古文分析,硬要赖人家柳宗元有“阶级局限性”,皑皑,苦命的古人们。
反派阵营里,金轮法王是熟脸,有那么点儿宗师气派;达尔巴少了彪悍,憨直得很,特别是向“大师兄”下跪的时候,挺可爱的hoho,后来金轮法王受伤,他在大宋市集上买药被拒,也没有动蛮力欺压平民,只是气呼呼的走了,真是个好小伙:P;高虎演得奸猾,却没有王子贵气。终于听到了像模像样的蒙语,小小感动。
小龙女出场之前杨过嗅太多下了,这算是什么表演技巧。如果要表达对一个朝夕相处之人气息的熟悉,微微蹙眉做茫然状就好啦,为什么要抽那么多下鼻子,而且你黄晓明脸那么大,表情就不可以秀气点么?刘版小龙女是有那么一点点自恋的呀,在大门没有关上的情况下偏偏要从屋顶上飞下来,这个就叫做摆pose了,哪比得上原著里缓缓走进大厅,众人心中油然而生“美若天仙”四字的意境。很喜欢小龙女问“你脸上怎么那么脏?”时候疑问的温柔表情,刘mm好像特别适合此类表演。
礼教大防,各方面的冲突都表现出来了,反正论情绪论气势,大陆的电视剧从来都占优。我少时极爱杨过,想来不是因为他反叛,而是因为他素来都用自己的感情与理性去面对问题,不盲从不合作。“我没犯错,我没害人”,那么掷地有声,振聋发聩,郭靖但只愤怒灰心,早已不记得当年自己是如何违拗丘处机和六位师父,定要娶那古灵精怪的小妖女,这大约就是人生。于世俗礼教,小龙女不懂,也就漠然而游离,目光聚焦全在杨过身上,用透明的心思过滤外界的投射。读者总是津津乐道杨过和小龙女性格相悖、并不适合的问题,私以为他们都是拒绝被同化拒绝被改造,以自己的本原生命存活的人,只不过起因和方式各不相同,其实合衬到无可替代。今生为你痴狂,此爱天下无双~~~~~~~啦啦啦
注意到一个细节,决裂之后杨过携小龙女离开,郭靖扼腕悲痛,黄蓉轻轻走到身旁执起他滴血的手——那疼惜爱怜,是各版神雕里,从来都忽略的伉俪情深。依稀往梦似曾见,心内波澜现。
此时的杨过正如金轮法王所斥,只还是小顽童。虽千万人吾往矣,前程艰难险阻,人心鬼蜮,不是他可以想象。
Saturday, March 18, 2006
神雕侠侣之四——一见杨过误终身
“一见杨过误终身”,出处是林燕妮的同名文章,说的是一生寂寞的程英陆无双姊妹,绝情谷中为杨郎赴死的公孙绿萼,以及十六年后明慧潇洒的小郭襄。完颜萍也曾对杨过动心,郭草包十数年后才明白自己的奇异的心事,终身倒是没有被误。
许多读者不喜杨过,理由是他害了这些姑娘。我的价值观素来激扬而不踏实,向来觉得最好的东西的确要付出最痛苦的代价才能获得,因此对这个理由就不以为然。若此生无此刻骨遭际,而遇到平庸男子过琐碎日子,其中幸与不幸实属难言。
戏里,杨过寻姑姑不遇,误打误撞碰上白衣少女、古墓派同门、又江南旧识的陆无双。二人百计避敌,混入耶律楚材府上,结识了耶律齐、耶律燕、完颜萍这些少年男女。与李莫愁缠斗之际,郭芙和武家兄弟登场。这几集着实闹腾,逐个品评一下。
陆无双是当年的钟灵吧,清秀又仅止于清秀,形象是正好的,因为身着白衣被杨过啐说东施效颦,冤枉得很。性格上蛮横煞气的一面怎么完全没有了呢,和黄gg的傻蛋一起咋咋呼呼地讲相声,一路没停过,虽无伤大雅却也闹心。李莫愁教的什么徒弟,一个陆无双一个洪凌波,全是性格模糊手段软弱的人。原著里陆无双在赤练仙子门下耳濡目染,脾气暴躁出手狠辣心地却算质朴善良,遇上装疯卖傻又深不可测的杨过,几番相救几声调笑之下芳心暗许,这便是一见杨过误终身。这个陆无双太粗蠢无知,太不矜持太容易被勾引,这个杨过也的确轻薄无赖,一场闹剧。
完颜萍mm很pp啊,是书中楚楚可怜的味道。教人不解的是杨过指点完颜萍对付耶律齐之时成熟冷峻了不少,那个蒙古打扮也好过粗服乱头太多。偏偏这个完颜mm却没有像书中那样着了杨过的道,两个人于父仇一事惺惺相惜一番,朗月清风的异性友谊,亲吻眼睛的戏没有了没有了--|
赵鸿飞是好戏之人,耶律齐于他来说不算难度角色。杨过飞扬跳脱,而耶律齐稳重斯文,行事妥贴有担当,赵鸿飞把握得太好。戏里的耶律公子是隐忍深情之人,原著里那一点点对完颜萍的怜惜暧昧被放大了,左手夺刀那一段,寥寥几个镜头却无限出戏,可惜我熟读原著,竟不能yy要看到一对古典版的丁孝蟹方婷,或是一对武侠版的四阿哥与紫瑛,叹。茶楼里斗李莫愁那一段,耶律齐英姿飒爽,照应原著里这一段的回目名“少年英侠”,可好过后生小子杨过太多了。生出一个想法来,赵鸿飞若是出演杨过恐怕比黄晓明精准多,只是会有广大观众指摘他不够英俊吧。一身戏骨和一张千年绿叶的脸,真是悲剧TT。
耶律燕没什么可多说,张纪中的耶律楚材也算过得去,没有评论所说的那么可笑。程英处在人皮面具阶段,飘了几下,关于她的误终身问题下次再讲。
小龙女在原著中是条副线,贯穿整部小说的是她次次离开又莫名重现,相对于杨过她的经历影影绰绰。编剧不吝于在她身上挖掘和下功夫,造出来的几段戏比83版的改编还要好些。
馒头戏书里有说道,吃了东西不知道要给钱,诸人见她稚气可爱也不予计较。我是唯恐小龙女下山之后只剩下“天真无知”,弱势到loli的程度,于是众人指摘她小小女子吃馒头不给钱之时,捏一把冷汗,好在她后来一拂袍袖飞走了,古墓的生活经验不足以应付凡尘俗世,古墓学来的武功却足以应付,顺便把自己拔擢到了观音菩萨的境界,娃哈哈;后来被路人计赚误入某张公子府中,一言不合就打,却也不给人占到便宜,有超然那一面。这两段戏一方面是说世事复杂人心险恶,一方面刻画了小龙女的迷茫与坚定——她是古墓掌门、名家之后,自有一套质朴实用的是非观念,虽然她的经历不足以应付古墓外的世界,但那一套简练的是与非,足够保护自己。换作旁的女子,或许要怒骂张公子一干人卑鄙无耻,狠狠作弄报复一下方休,小龙女单单说“你根本不认识过儿”,飘过~~~~~简而清,人不犯我我不犯人那种。
另外,李莫愁小龙女师姐妹斗伞那段纯粹噱头,此处发现洪凌波的造型很像宫本宝藏-_-|
郭芙的出场小小惊艳,陈jj明眸皓齿,确实好看,与刘mm布衣荆钗不掩国色的清丽也区别明显,是另一种味道,那骄傲的神色确实非常郭芙。大小武姿色气势都太平庸,居然还和完颜mm耶律mm对上眼了,不可理解。耶律齐前日里还在画像遐思,转瞬也变了心,皑皑。
黄晓明对杨过的演绎和我对杨过的理解不合拍,因此就没看出什么好来。对瘦马那段感触不深。
杨过甫出古墓,聪明机变,一腔热情;程英陆无双这些姑娘们,都是如花韶华,好一番绮旎风光。一见杨过误终身,只是误我的那个,想来还是古天乐。
许多读者不喜杨过,理由是他害了这些姑娘。我的价值观素来激扬而不踏实,向来觉得最好的东西的确要付出最痛苦的代价才能获得,因此对这个理由就不以为然。若此生无此刻骨遭际,而遇到平庸男子过琐碎日子,其中幸与不幸实属难言。
戏里,杨过寻姑姑不遇,误打误撞碰上白衣少女、古墓派同门、又江南旧识的陆无双。二人百计避敌,混入耶律楚材府上,结识了耶律齐、耶律燕、完颜萍这些少年男女。与李莫愁缠斗之际,郭芙和武家兄弟登场。这几集着实闹腾,逐个品评一下。
陆无双是当年的钟灵吧,清秀又仅止于清秀,形象是正好的,因为身着白衣被杨过啐说东施效颦,冤枉得很。性格上蛮横煞气的一面怎么完全没有了呢,和黄gg的傻蛋一起咋咋呼呼地讲相声,一路没停过,虽无伤大雅却也闹心。李莫愁教的什么徒弟,一个陆无双一个洪凌波,全是性格模糊手段软弱的人。原著里陆无双在赤练仙子门下耳濡目染,脾气暴躁出手狠辣心地却算质朴善良,遇上装疯卖傻又深不可测的杨过,几番相救几声调笑之下芳心暗许,这便是一见杨过误终身。这个陆无双太粗蠢无知,太不矜持太容易被勾引,这个杨过也的确轻薄无赖,一场闹剧。
完颜萍mm很pp啊,是书中楚楚可怜的味道。教人不解的是杨过指点完颜萍对付耶律齐之时成熟冷峻了不少,那个蒙古打扮也好过粗服乱头太多。偏偏这个完颜mm却没有像书中那样着了杨过的道,两个人于父仇一事惺惺相惜一番,朗月清风的异性友谊,亲吻眼睛的戏没有了没有了--|
赵鸿飞是好戏之人,耶律齐于他来说不算难度角色。杨过飞扬跳脱,而耶律齐稳重斯文,行事妥贴有担当,赵鸿飞把握得太好。戏里的耶律公子是隐忍深情之人,原著里那一点点对完颜萍的怜惜暧昧被放大了,左手夺刀那一段,寥寥几个镜头却无限出戏,可惜我熟读原著,竟不能yy要看到一对古典版的丁孝蟹方婷,或是一对武侠版的四阿哥与紫瑛,叹。茶楼里斗李莫愁那一段,耶律齐英姿飒爽,照应原著里这一段的回目名“少年英侠”,可好过后生小子杨过太多了。生出一个想法来,赵鸿飞若是出演杨过恐怕比黄晓明精准多,只是会有广大观众指摘他不够英俊吧。一身戏骨和一张千年绿叶的脸,真是悲剧TT。
耶律燕没什么可多说,张纪中的耶律楚材也算过得去,没有评论所说的那么可笑。程英处在人皮面具阶段,飘了几下,关于她的误终身问题下次再讲。
小龙女在原著中是条副线,贯穿整部小说的是她次次离开又莫名重现,相对于杨过她的经历影影绰绰。编剧不吝于在她身上挖掘和下功夫,造出来的几段戏比83版的改编还要好些。
馒头戏书里有说道,吃了东西不知道要给钱,诸人见她稚气可爱也不予计较。我是唯恐小龙女下山之后只剩下“天真无知”,弱势到loli的程度,于是众人指摘她小小女子吃馒头不给钱之时,捏一把冷汗,好在她后来一拂袍袖飞走了,古墓的生活经验不足以应付凡尘俗世,古墓学来的武功却足以应付,顺便把自己拔擢到了观音菩萨的境界,娃哈哈;后来被路人计赚误入某张公子府中,一言不合就打,却也不给人占到便宜,有超然那一面。这两段戏一方面是说世事复杂人心险恶,一方面刻画了小龙女的迷茫与坚定——她是古墓掌门、名家之后,自有一套质朴实用的是非观念,虽然她的经历不足以应付古墓外的世界,但那一套简练的是与非,足够保护自己。换作旁的女子,或许要怒骂张公子一干人卑鄙无耻,狠狠作弄报复一下方休,小龙女单单说“你根本不认识过儿”,飘过~~~~~简而清,人不犯我我不犯人那种。
另外,李莫愁小龙女师姐妹斗伞那段纯粹噱头,此处发现洪凌波的造型很像宫本宝藏-_-|
郭芙的出场小小惊艳,陈jj明眸皓齿,确实好看,与刘mm布衣荆钗不掩国色的清丽也区别明显,是另一种味道,那骄傲的神色确实非常郭芙。大小武姿色气势都太平庸,居然还和完颜mm耶律mm对上眼了,不可理解。耶律齐前日里还在画像遐思,转瞬也变了心,皑皑。
黄晓明对杨过的演绎和我对杨过的理解不合拍,因此就没看出什么好来。对瘦马那段感触不深。
杨过甫出古墓,聪明机变,一腔热情;程英陆无双这些姑娘们,都是如花韶华,好一番绮旎风光。一见杨过误终身,只是误我的那个,想来还是古天乐。
Friday, March 17, 2006
神雕侠侣之三——难解女儿心
06版神雕5、6、7集对应书中“玉女心经”、“重阳遗篇”两回,之前的古墓是衡平宁静万法常圆的状态,世道险恶却不容你偏安一隅,而因为外力催逼,暧昧静谧的感情才得以破土而出。
反观电视剧,少不得要从这玉女心经说起,皑皑,这惊悚的玉女心经,唯一欣慰之处是经鉴定,这段现代舞纯是yy产物,黄gg刘mm可是老老实实地在花丛两边对掌静坐练功,作祟的是游魂,就……忽略不计吧。我猜想张纪中是想体现古墓壁刻上那些人形的某种图腾效果,糟糕的是半遮半掩给小龙女换上希腊服饰,又教杨过半身赤裸,多可笑。拍电视剧无谓那么大的野心,弄巧成拙,白白惹讪笑。
黄晓明真是壮硕,表演上单单是骄狂了,与尹志平相对而立,分明后者才是敏感忧郁的惨绿少年,令我分外怀念起古天乐来。原著说杨过对着林朝英的画像拜祖师婆婆,琢磨小龙女那一句“画像的时候年轻,后来就不年轻了。”,小小少年心中大生凄凉之感,竟要掉下泪来。这早慧敏感,心智深沉,是他热情如火之后背光一面,黄晓明是半点没能把握到。
小龙女练功紧要关头受外界干扰而重伤呕血,有性命之虞,举剑欲杀杨过,以承兑对孙婆婆许下的诺言,刘mm黄gg就这么追来避去的交待过去。书中是写小龙女见到杨过眼中乞怜神色,突然伤痛难禁,眼前一黑晕了过去。编导这么喜欢煽情,这一段微妙心情点一下多好,赛过让小龙女陪叮当画火柴人。
之后是李莫愁师徒来袭,古墓派内讧的戏hiahia。此剧中洪凌波俨然活道具,赤练仙子门下那一份狠辣与自持是完全没有的,基本上不是在打,就是在被师父骂,苦命得很,演员其实颇清秀。玉女心经交待得马虎,小龙女结网困人,堪比春三十娘。之后的感情戏,“还是爱听你发个誓”云云,是落入言情俗套的败笔,剧本没问题,但不是这样演的。
断龙石,多么厚重的名词,隔开生死。放下断龙石这一段,小龙女见到巨石缓缓落下,忍不住要泪流满面,转过身去,从李莫愁袭古墓到放断龙石,不过几寸光阴,她由懵懂到低回缠绵,白衣终于染上红尘颜色;杨过看最后一眼朗月繁星而折回古墓,死生契阔,与子成悦,是另一种壮怀激烈。而电视剧情如那块假假的断龙石一般轻巧,断龙石离地时高时低,大bug,心理活动是没有的,黄gg糊里糊涂地就冲进了古墓,刘mm急于应付李莫愁,竟然没时间牵挂一下小徒儿,真没劲。陈玉莲jj当年对刘德华说:师父的话我永远不敢违抗,不像你。那哀戚怨怼与不舍,真真才是经典。
接下去,好大的兵马俑坑啊!想了一下,终南山在西安,果然就是当年秦都咸阳--|
出墓之后的戏好在风景优美,又一对璧人,草地上练武的戏真是漂亮。黄晓明束发的样子甚至可说俊朗,刘亦菲把小龙女不愿下山又不要杨过不开心的柔肠百转刻画得很好。古墓是小龙女的场所,她的清静自闭反而是一种舒展,小杨过叛出全真教,尹道士前来要人,满口仁义道德师徒礼法,她只蹙一蹙眉说“我不爱听人罗嗦”,我喜欢她卸世俗压力于无形,却不刻意的感觉。而出了古墓的小龙女渐渐趋于弱势,时时迷惘,刘亦菲的感觉是对的。
欧阳锋是过场人物,不置评,只是觉得他作为流落江湖的疯子未免穿得太好了,缎子的衣衫~!
不论你多不愿意,尹志平(还是不习惯甄志丙啊)还是会出场。这段戏处理得很意识流--|前几日版上有讨论说小龙女怎么这么贱,被强奸竟然这么开心,我且笑。小龙女是处子之身,遇到肌肤相亲,任武功再高早已心慌意乱,彼时荒野上只欧阳锋和杨过二人,排除满脸虬髯的欧阳锋,认定作杨过也不出奇;而杨过是破她誓言的男子,在古墓派规制之下,就等于是祖师婆婆做主将徒孙许了这个肯为她赴死的人,何况小龙女对杨过爱怜横溢,在她来说就完全不是“被强奸”这回事。意识流多好啊,含蓄地yy着,所谓人非草木。
据此,刘mm在被解开穴道之后的表演就太赞了,由温柔至焦急而痛心绝望,层次分明。由刘亦菲联想到仙剑文案:“既不回头,何必不忘;既然无缘,何需誓言;今日种种,似水无痕;明夕何夕,君已陌路。”竟自怅然。汉语里有一种怨叫做幽怨,赵灵儿飘缈歌声,小龙女哀戚眼神,都在此列。私以为直到这里黄晓明都是陪衬人物,没演出深一层的杨过来,只好作愣头青状配合刘mm的发挥,难解女儿心。
之后小龙女竟然越飞越高,消失在天空中,跑跑不就得了么,硬要冒充动画片里的奥杰塔,跑着跑着就化身天鹅飞起来--|
古墓生活至此完全终结,杨过注定要暂别小龙女,去赴那一场场因缘际会、波澜壮阔。
反观电视剧,少不得要从这玉女心经说起,皑皑,这惊悚的玉女心经,唯一欣慰之处是经鉴定,这段现代舞纯是yy产物,黄gg刘mm可是老老实实地在花丛两边对掌静坐练功,作祟的是游魂,就……忽略不计吧。我猜想张纪中是想体现古墓壁刻上那些人形的某种图腾效果,糟糕的是半遮半掩给小龙女换上希腊服饰,又教杨过半身赤裸,多可笑。拍电视剧无谓那么大的野心,弄巧成拙,白白惹讪笑。
黄晓明真是壮硕,表演上单单是骄狂了,与尹志平相对而立,分明后者才是敏感忧郁的惨绿少年,令我分外怀念起古天乐来。原著说杨过对着林朝英的画像拜祖师婆婆,琢磨小龙女那一句“画像的时候年轻,后来就不年轻了。”,小小少年心中大生凄凉之感,竟要掉下泪来。这早慧敏感,心智深沉,是他热情如火之后背光一面,黄晓明是半点没能把握到。
小龙女练功紧要关头受外界干扰而重伤呕血,有性命之虞,举剑欲杀杨过,以承兑对孙婆婆许下的诺言,刘mm黄gg就这么追来避去的交待过去。书中是写小龙女见到杨过眼中乞怜神色,突然伤痛难禁,眼前一黑晕了过去。编导这么喜欢煽情,这一段微妙心情点一下多好,赛过让小龙女陪叮当画火柴人。
之后是李莫愁师徒来袭,古墓派内讧的戏hiahia。此剧中洪凌波俨然活道具,赤练仙子门下那一份狠辣与自持是完全没有的,基本上不是在打,就是在被师父骂,苦命得很,演员其实颇清秀。玉女心经交待得马虎,小龙女结网困人,堪比春三十娘。之后的感情戏,“还是爱听你发个誓”云云,是落入言情俗套的败笔,剧本没问题,但不是这样演的。
断龙石,多么厚重的名词,隔开生死。放下断龙石这一段,小龙女见到巨石缓缓落下,忍不住要泪流满面,转过身去,从李莫愁袭古墓到放断龙石,不过几寸光阴,她由懵懂到低回缠绵,白衣终于染上红尘颜色;杨过看最后一眼朗月繁星而折回古墓,死生契阔,与子成悦,是另一种壮怀激烈。而电视剧情如那块假假的断龙石一般轻巧,断龙石离地时高时低,大bug,心理活动是没有的,黄gg糊里糊涂地就冲进了古墓,刘mm急于应付李莫愁,竟然没时间牵挂一下小徒儿,真没劲。陈玉莲jj当年对刘德华说:师父的话我永远不敢违抗,不像你。那哀戚怨怼与不舍,真真才是经典。
接下去,好大的兵马俑坑啊!想了一下,终南山在西安,果然就是当年秦都咸阳--|
出墓之后的戏好在风景优美,又一对璧人,草地上练武的戏真是漂亮。黄晓明束发的样子甚至可说俊朗,刘亦菲把小龙女不愿下山又不要杨过不开心的柔肠百转刻画得很好。古墓是小龙女的场所,她的清静自闭反而是一种舒展,小杨过叛出全真教,尹道士前来要人,满口仁义道德师徒礼法,她只蹙一蹙眉说“我不爱听人罗嗦”,我喜欢她卸世俗压力于无形,却不刻意的感觉。而出了古墓的小龙女渐渐趋于弱势,时时迷惘,刘亦菲的感觉是对的。
欧阳锋是过场人物,不置评,只是觉得他作为流落江湖的疯子未免穿得太好了,缎子的衣衫~!
不论你多不愿意,尹志平(还是不习惯甄志丙啊)还是会出场。这段戏处理得很意识流--|前几日版上有讨论说小龙女怎么这么贱,被强奸竟然这么开心,我且笑。小龙女是处子之身,遇到肌肤相亲,任武功再高早已心慌意乱,彼时荒野上只欧阳锋和杨过二人,排除满脸虬髯的欧阳锋,认定作杨过也不出奇;而杨过是破她誓言的男子,在古墓派规制之下,就等于是祖师婆婆做主将徒孙许了这个肯为她赴死的人,何况小龙女对杨过爱怜横溢,在她来说就完全不是“被强奸”这回事。意识流多好啊,含蓄地yy着,所谓人非草木。
据此,刘mm在被解开穴道之后的表演就太赞了,由温柔至焦急而痛心绝望,层次分明。由刘亦菲联想到仙剑文案:“既不回头,何必不忘;既然无缘,何需誓言;今日种种,似水无痕;明夕何夕,君已陌路。”竟自怅然。汉语里有一种怨叫做幽怨,赵灵儿飘缈歌声,小龙女哀戚眼神,都在此列。私以为直到这里黄晓明都是陪衬人物,没演出深一层的杨过来,只好作愣头青状配合刘mm的发挥,难解女儿心。
之后小龙女竟然越飞越高,消失在天空中,跑跑不就得了么,硬要冒充动画片里的奥杰塔,跑着跑着就化身天鹅飞起来--|
古墓生活至此完全终结,杨过注定要暂别小龙女,去赴那一场场因缘际会、波澜壮阔。
Sunday, March 12, 2006
神雕侠侣之二——藐姑射之山有神人居焉
“藐姑射之山有神人居焉,肌肤若冰雪,绰约如处子;不食五谷,吸风饮露;乘云气,御飞龙,而游乎四海之外。”都说小龙女是道家人物,澄净幽虚,似非尘世中人。丘处机向郭靖讲述霍都一干人上终南山所为何事,提起古墓中幽居的十八岁少女,郭靖只是想换作是蓉儿可要闷死她了。黄蓉是人间精灵,无人能及,翁美玲逝世廿余年,多少人仍感叹黄土垄中卿何薄命。我却更钟爱皓衣如雪的小龙女,空寂古墓里,她是杨过颠沛流离少年岁月最终温暖的归宿。
古墓的生活是没有什么规则桎梏的,孙婆婆之死是古墓脱去最后一丝同世俗的联系,小龙女名义上是杨过师父,称谓上叫做姑姑,实则没什么师徒情份,只是少男少女朝夕相处,教授武艺之间茫茫然度过几年青春。孙婆婆临死之际要小龙女照顾杨过一生一世,又在杨过耳边嘱咐说小龙女身世孤苦无依无靠让他也……未尽之言竟然成谶。后来金庸写这对少年男女在自己未知之时早已深深相爱,二人一生聚少离多,回忆起古墓中懵懂少年岁月,也算作是一种厮守吧。
神雕第二集我几乎看不下去,叮当纯粹一惹事生非的闯祸胚,倒令我很是同情道士们,尤其清秀小道士鹿清笃(原著里可是个胖子),叮当这小孩子并不是不会演戏,却根本不应该派来演杨过,更不应该这么演,他有“关系”的吧,是不是有“关系”--|我忍不住要唠叨一下琼瑶阿姨的眼光,叶静后生那时多么俊俏神气,在望夫崖里演少年夏磊,那倔强傲恨的样子倒有几分杨过。回到神雕,赵志敬“英勇”地清算了叮当,孙婆婆出场了,竟然是容嬷嬷!老人家长居古墓,火气却不小,说话举手投足之间,全然容嬷嬷上身,又古道热肠地不可理解,三两下就被叮当这个无赖骗去跟道士们pk,我看着屏幕直摇头想这算什么。
孙婆婆命丧郝大通之手,老道士低眉说你这番罪业既落在我的身上,也是你命中该当有此一劫,这话细细回味之下完全不是人话,无怪我从来就不喜欢全真教道士们。接着我们的刘天仙刘mm出场了,月华清冷,伊人飘然出现,轻挽冰绡、檐上独立的姿态,实在是到位。这手法李若彤的版本当年也用过,一样是震慑全场。
这一出多少挽回了我对于此剧的信心。刘mm何时长成了呢,金粉天龙之时觉得她稚嫩又babyfat,有对眼之嫌,算不得好看,如今清减多了,瞳似点漆而眉如墨画,清丽啊清丽,古典美人来的。(孟广美也是美女,轮廓太硬朗,大眼睛像机关枪般凌厉,宜今不宜古了。)表演也好,冷漠淡然是出于天性和修行,万事不萦于怀,却也不是板住脸孔的生硬,刘mm拿捏得恰到好处。有说演小龙女不需要多少演技,我还是那句话,造青衣也许更难于造花旦,浓墨重彩尽可畅快挥洒,而工笔白描却靠精工细作不可差池,这难易其实说不清楚。
其后是杨过拜师,在古墓学艺的戏,由孩童长成少年。叮当就不说了,时时刻刻恨不得掐死他,缺男主角看,暂时拿尹道士凑活吧。编剧给古墓厮守添了一些戏份,例如点起烛火,古墓立时转为暖色调;这粗浅的象征意义不难懂,却也看出编剧尽了心,得失就要看观众各自的口味了。有评论说小龙女在古墓里太有七情六欲,我看来不过不失:打杨过初时下手极重,后来心下不忍下手轻了,这一处演得好,顺利交待了原著剧情,要是不形于色,观众理解起来可就困难了;同理,冷淡之中的母性温柔,杨过顽劣之时微愠的斥责之意,都很出色。性格基调还是冷,细微之处有暗涌,小龙女本不是乏味人物。
插一句,道具是精心的,拜师之时两幅图画做得精准。
杨过无一例外地捉着麻雀长大了,刘德华古天乐李铭顺都是这么长大的,麻雀真是个好道具!告别叮当,放鞭炮庆祝!黄晓明出场在那里狮子吼,差点被吓到,刘mm把他击倒,这才明白是在表演少年杨过的淘气顽劣,但是……过了点儿,黄gg那么人高马大地装嫩,理性上可以理解视觉上有点折磨。刘mm一把翻转他,斥道:你这么大了,衣服破了自己还不知道么。那神情啧啧,啧啧。
抚琴那一段也是编剧手笔,看片花的时候就很喜欢,特别是小龙女一指把杨过戳倒地上hoho。一个顽皮却恭敬,一个冷淡而关怀,相安无事里有恩有情,这就是金庸所说,在自己知道之前早已深深相爱。
小龙女袍袖拂过杨过面颊,杨过一时看痴了,镜头切到叮当处(tnnd就看到通红的招风耳两只),这安排是在表现日久生情与青春萌动,理念上没有错,处理上见仁见智,刘mm袍袖拂过叮当的小脑袋之时,我感觉这是风尘女子的做派啊- -|
倚天开篇里重提旧事,说丘处机与小龙女比邻而居,当年一见,便写下一首《无俗念》词赞她“浑似姑射真人,天资灵秀,意气殊高洁。”刘mm此次大大让我意外,形象和表演上竟较之前几个版本更符合原著在我脑中刻下的形象。看到第四集,忽略凶恶的容嬷嬷和讨打的叮当,古墓真是神仙境地,逍遥乐土。
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古墓的生活是没有什么规则桎梏的,孙婆婆之死是古墓脱去最后一丝同世俗的联系,小龙女名义上是杨过师父,称谓上叫做姑姑,实则没什么师徒情份,只是少男少女朝夕相处,教授武艺之间茫茫然度过几年青春。孙婆婆临死之际要小龙女照顾杨过一生一世,又在杨过耳边嘱咐说小龙女身世孤苦无依无靠让他也……未尽之言竟然成谶。后来金庸写这对少年男女在自己未知之时早已深深相爱,二人一生聚少离多,回忆起古墓中懵懂少年岁月,也算作是一种厮守吧。
神雕第二集我几乎看不下去,叮当纯粹一惹事生非的闯祸胚,倒令我很是同情道士们,尤其清秀小道士鹿清笃(原著里可是个胖子),叮当这小孩子并不是不会演戏,却根本不应该派来演杨过,更不应该这么演,他有“关系”的吧,是不是有“关系”--|我忍不住要唠叨一下琼瑶阿姨的眼光,叶静后生那时多么俊俏神气,在望夫崖里演少年夏磊,那倔强傲恨的样子倒有几分杨过。回到神雕,赵志敬“英勇”地清算了叮当,孙婆婆出场了,竟然是容嬷嬷!老人家长居古墓,火气却不小,说话举手投足之间,全然容嬷嬷上身,又古道热肠地不可理解,三两下就被叮当这个无赖骗去跟道士们pk,我看着屏幕直摇头想这算什么。
孙婆婆命丧郝大通之手,老道士低眉说你这番罪业既落在我的身上,也是你命中该当有此一劫,这话细细回味之下完全不是人话,无怪我从来就不喜欢全真教道士们。接着我们的刘天仙刘mm出场了,月华清冷,伊人飘然出现,轻挽冰绡、檐上独立的姿态,实在是到位。这手法李若彤的版本当年也用过,一样是震慑全场。
这一出多少挽回了我对于此剧的信心。刘mm何时长成了呢,金粉天龙之时觉得她稚嫩又babyfat,有对眼之嫌,算不得好看,如今清减多了,瞳似点漆而眉如墨画,清丽啊清丽,古典美人来的。(孟广美也是美女,轮廓太硬朗,大眼睛像机关枪般凌厉,宜今不宜古了。)表演也好,冷漠淡然是出于天性和修行,万事不萦于怀,却也不是板住脸孔的生硬,刘mm拿捏得恰到好处。有说演小龙女不需要多少演技,我还是那句话,造青衣也许更难于造花旦,浓墨重彩尽可畅快挥洒,而工笔白描却靠精工细作不可差池,这难易其实说不清楚。
其后是杨过拜师,在古墓学艺的戏,由孩童长成少年。叮当就不说了,时时刻刻恨不得掐死他,缺男主角看,暂时拿尹道士凑活吧。编剧给古墓厮守添了一些戏份,例如点起烛火,古墓立时转为暖色调;这粗浅的象征意义不难懂,却也看出编剧尽了心,得失就要看观众各自的口味了。有评论说小龙女在古墓里太有七情六欲,我看来不过不失:打杨过初时下手极重,后来心下不忍下手轻了,这一处演得好,顺利交待了原著剧情,要是不形于色,观众理解起来可就困难了;同理,冷淡之中的母性温柔,杨过顽劣之时微愠的斥责之意,都很出色。性格基调还是冷,细微之处有暗涌,小龙女本不是乏味人物。
插一句,道具是精心的,拜师之时两幅图画做得精准。
杨过无一例外地捉着麻雀长大了,刘德华古天乐李铭顺都是这么长大的,麻雀真是个好道具!告别叮当,放鞭炮庆祝!黄晓明出场在那里狮子吼,差点被吓到,刘mm把他击倒,这才明白是在表演少年杨过的淘气顽劣,但是……过了点儿,黄gg那么人高马大地装嫩,理性上可以理解视觉上有点折磨。刘mm一把翻转他,斥道:你这么大了,衣服破了自己还不知道么。那神情啧啧,啧啧。
抚琴那一段也是编剧手笔,看片花的时候就很喜欢,特别是小龙女一指把杨过戳倒地上hoho。一个顽皮却恭敬,一个冷淡而关怀,相安无事里有恩有情,这就是金庸所说,在自己知道之前早已深深相爱。
小龙女袍袖拂过杨过面颊,杨过一时看痴了,镜头切到叮当处(tnnd就看到通红的招风耳两只),这安排是在表现日久生情与青春萌动,理念上没有错,处理上见仁见智,刘mm袍袖拂过叮当的小脑袋之时,我感觉这是风尘女子的做派啊- -|
倚天开篇里重提旧事,说丘处机与小龙女比邻而居,当年一见,便写下一首《无俗念》词赞她“浑似姑射真人,天资灵秀,意气殊高洁。”刘mm此次大大让我意外,形象和表演上竟较之前几个版本更符合原著在我脑中刻下的形象。看到第四集,忽略凶恶的容嬷嬷和讨打的叮当,古墓真是神仙境地,逍遥乐土。
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Saturday, March 11, 2006
神雕侠侣之一——风月无情人暗换
看过太多《神雕侠侣》的电视剧版本,06年再见神雕,已然风轻云淡。原著起初是江南秀色,凡有水井之处便有人吟诵的欧阳修词——风月无情人暗换,旧游如梦空肠断。词意凄婉,与射雕里张十五说书所带出的凋敝悲凉相比,又是另一种意味。接着是不急不徐的节奏,带出为爱痴狂的武三通和李莫愁,一个疯在表象,一个癫在内里;再有陆家庄,血手印,武三娘的造访,牵出十年前一段情事;其后郭靖黄蓉,东邪西毒,一时风云际会,而那个拎着公鸡出场的小乞丐,并不知道他的一生自此改变,要唱作一场传奇。
目前我看到的张纪中制片版《神雕侠侣》第一集,不知道是否正式播放的版本,因为很多处的剪辑非常生硬,片尾更是一句话没讲完就莫名跳了出来。这第一集完全是赶火车的节奏,寥寥数十分钟戏,竟要把陆家庄灭门的所有前因后果悉数交待,还兼顾郭靖送杨过上终南山的千里迢迢,顺手打发了霍都党羽。少年杨过与欧阳锋父子情深,在桃花岛所受白眼欺侮,与郭草包大小武的早有嫌隙,对杨康的英雄幻想,全部略去,于是我们就只能把叮当版的少年杨过当作一个家教欠缺作风无赖的小痞子,既然他也这么演了。杨过身世飘零,天资高而心气倔强,才有后来种种顽劣不肖作为。编剧这样省戏,省去了一切因由,很不是滋味。
武三通不出来挖坟,武三娘这个人物大约是没有的,陆展元夫妇露了个小脸(看看新加坡版李南星和郑惠玉,多么的大手笔)也挂了,再有个忠勇救主的阿根,全没来由。李莫愁还是挑染了啊,就当作个反面人物蛇蝎美人看吧,不要指望挖掘出什么人性深度来。牛鼻子老道们果然够道貌岸然够讨厌,赵志敬尹志平(请允许我叫他尹志平,多少年约定俗成了)基本到位,霍都王子要样貌清俊神色傲恨金玉其外ws其中才好啊,高虎像星宿派门下摘星子什么的。李莫愁那个“以小欺大”,很有周星星的风格。我比较满意王洛勇对郭靖的演绎,郭靖对杨过的照料看顾,既是承故人之情,又是待兄弟之义,诚然坦荡君子伟丈夫,王伯伯细节之处的表现没有差池。
风月无情人暗换,仍是嘉兴陆家庄,仍是终南山重阳宫,仍是活死人墓中以琴声酬答的神秘十八岁少女,却被这一场火车赶得,失去了意味(我打赌张纪中把这里的偷的工减的料全部用来给黄gg刘mm洒狗血,糊涂啊~),我也只得旧游如梦空肠断了。
ps.当然赶火车也有赶火车的好处,比如刘mm可以出场,比如小叮当可以快些消失,我难得这么不厚道,可他太丑了。
目前我看到的张纪中制片版《神雕侠侣》第一集,不知道是否正式播放的版本,因为很多处的剪辑非常生硬,片尾更是一句话没讲完就莫名跳了出来。这第一集完全是赶火车的节奏,寥寥数十分钟戏,竟要把陆家庄灭门的所有前因后果悉数交待,还兼顾郭靖送杨过上终南山的千里迢迢,顺手打发了霍都党羽。少年杨过与欧阳锋父子情深,在桃花岛所受白眼欺侮,与郭草包大小武的早有嫌隙,对杨康的英雄幻想,全部略去,于是我们就只能把叮当版的少年杨过当作一个家教欠缺作风无赖的小痞子,既然他也这么演了。杨过身世飘零,天资高而心气倔强,才有后来种种顽劣不肖作为。编剧这样省戏,省去了一切因由,很不是滋味。
武三通不出来挖坟,武三娘这个人物大约是没有的,陆展元夫妇露了个小脸(看看新加坡版李南星和郑惠玉,多么的大手笔)也挂了,再有个忠勇救主的阿根,全没来由。李莫愁还是挑染了啊,就当作个反面人物蛇蝎美人看吧,不要指望挖掘出什么人性深度来。牛鼻子老道们果然够道貌岸然够讨厌,赵志敬尹志平(请允许我叫他尹志平,多少年约定俗成了)基本到位,霍都王子要样貌清俊神色傲恨金玉其外ws其中才好啊,高虎像星宿派门下摘星子什么的。李莫愁那个“以小欺大”,很有周星星的风格。我比较满意王洛勇对郭靖的演绎,郭靖对杨过的照料看顾,既是承故人之情,又是待兄弟之义,诚然坦荡君子伟丈夫,王伯伯细节之处的表现没有差池。
风月无情人暗换,仍是嘉兴陆家庄,仍是终南山重阳宫,仍是活死人墓中以琴声酬答的神秘十八岁少女,却被这一场火车赶得,失去了意味(我打赌张纪中把这里的偷的工减的料全部用来给黄gg刘mm洒狗血,糊涂啊~),我也只得旧游如梦空肠断了。
ps.当然赶火车也有赶火车的好处,比如刘mm可以出场,比如小叮当可以快些消失,我难得这么不厚道,可他太丑了。
Thursday, March 2, 2006
神雕片花观后感
发信人: else (喃喃), 信区: TV
标 题: treeblue看了神雕片花
发信站: 日月光华 (2006年03月02日00:59:08 星期四), 站内信件
看过bw所贴那个网上一些神雕的片花,说一下那么。节目预告是本人是铁杆金庸迷和神雕原著fans(当然已经情到浓时情转薄了- -|),神雕播出之后少不得要常常到这里絮叨,版主见谅。
几段片花看下来,感觉不深。
片头很罗嗦不讨巧,我不喜欢这首主题曲,词曲皆平庸(听听神话情话,听听归去来),女声(张靓颖?)好“长气”,那种一张脸拉出一张脸的影像效果,傻乎乎的,又不是玩变脸。另外片头色调太杂乱。这样的片头风格就很能体现整套剧的取向了,窃以为华而不实,不hd地说,失之矫情。并不是要板砖伺候该剧,实在爱之深责之切。
接下去看了一段两情相悦,大约是陆家庄英雄大会重逢那一段。那是甫出古墓的少年杨过,要看黄晓明扮稚拙少年状,有点折磨人,想一下身周二十岁男孩清涩尴尬的样子,勉强可以看习惯。刘mm的脸真小啊,pp的,如果下颚处轮廓再清奇分明点就更好,现在这样稍嫌幼齿。刘mm顾盼之间,温柔婉转我见犹怜,演技基本够用,可惜柔弱过甚而淡然不足。原著说最初小龙女的眼神“澄如秋水,寒似玄冰”,看得全真教老道士们都要心里打个突,起初那场夜访重阳宫的戏,皑皑真不知道小家碧玉刘mm怎么搞定。感情戏煽得过了,编导问题。另外黄晓明的大方脸很讨厌,几乎有刘mm的小脸*2~!
古墓那段,是更早一些,放下断龙石同生共死这里,不问情由地就用起了《天浴》的主题曲,齐豫在背景里呢喃~~~~刘mm那个该死的配音几乎要把小龙女毁了,把声其实几靓,感情运用却是瞎来来的。任何人之爱情最初萌动都难免生涩懵懂,小龙女至清幽至冷淡,实则是未开化之璞玉,更应如此。那个配音的女人把小龙女弄得非常“作”,威逼利诱小杨过发个誓,发誓的情节原著里有,但不是这个味道啊,我怒。说起来,刘mm的原声我听过,娓娓道来不愠不躁,的确缺乏表现力,但用在这里恰到好处,淡然兼有茫然,不知道张纪中怎么想的。这段戏看得累,不想看第二遍了。
最后再看了一段陆家庄英雄宴,就是郭大侠说媒然后小龙女语惊四座的那段。见到了郭靖一家子和大小武。王洛勇我实在是看不明白,文不文武不武的,哪里是原著里朴实憨厚庄稼汉般的大侠郭靖,又哪里是历来电视剧里厚重大气的郭靖,王大叔风烛残年的感觉,怒斥杨过那段戏我真担心他就此气厥过去--|孔琳,孔琳是不错的演员啊,大家看过她当年的《无悔追踪》么?陆家庄寥寥几个镜头,没见到黄蓉的睿智机巧,未知是否可期待,另外觉得孔琳样子很“继母”。一家子就郭草包造型无太大差池,身边的大小武,不提也罢。黄gg造型邋遢,长发披面,还不停地晃脑袋,看得烦死了;小龙女未谙世事,清脆响亮道出“我自己要做过儿的妻子”一句,读原著时并不觉得别扭,但是看到刘mm在那里讲,怎么就觉得是自我陶醉+存心挑衅?尹道士真的成了甄道士了,甄志丙,呵呵呵。这段片花结尾处杨过和小龙女离开英雄大宴,在无人的山野间晃,进行了一番很冷的对话:
——徒弟为什么就不能娶师父呢?
——郭伯伯说,圣人都是这样的。
——我不明白,他们为什么要这样呢?
——我也不知道,圣人早就死了。
——活人做什么事情,为什么要死人来决定?
——是啊,我们的事情,不用别人来决定……(傻笑,两小朋友策马而去)
皑皑
即便如此,我仍期待神雕。
--
※ 来源:·日月光华 bbs.fudan.edu.cn·[FROM: 10.104.5.157]
标 题: treeblue看了神雕片花
发信站: 日月光华 (2006年03月02日00:59:08 星期四), 站内信件
看过bw所贴那个网上一些神雕的片花,说一下那么。节目预告是本人是铁杆金庸迷和神雕原著fans(当然已经情到浓时情转薄了- -|),神雕播出之后少不得要常常到这里絮叨,版主见谅。
几段片花看下来,感觉不深。
片头很罗嗦不讨巧,我不喜欢这首主题曲,词曲皆平庸(听听神话情话,听听归去来),女声(张靓颖?)好“长气”,那种一张脸拉出一张脸的影像效果,傻乎乎的,又不是玩变脸。另外片头色调太杂乱。这样的片头风格就很能体现整套剧的取向了,窃以为华而不实,不hd地说,失之矫情。并不是要板砖伺候该剧,实在爱之深责之切。
接下去看了一段两情相悦,大约是陆家庄英雄大会重逢那一段。那是甫出古墓的少年杨过,要看黄晓明扮稚拙少年状,有点折磨人,想一下身周二十岁男孩清涩尴尬的样子,勉强可以看习惯。刘mm的脸真小啊,pp的,如果下颚处轮廓再清奇分明点就更好,现在这样稍嫌幼齿。刘mm顾盼之间,温柔婉转我见犹怜,演技基本够用,可惜柔弱过甚而淡然不足。原著说最初小龙女的眼神“澄如秋水,寒似玄冰”,看得全真教老道士们都要心里打个突,起初那场夜访重阳宫的戏,皑皑真不知道小家碧玉刘mm怎么搞定。感情戏煽得过了,编导问题。另外黄晓明的大方脸很讨厌,几乎有刘mm的小脸*2~!
古墓那段,是更早一些,放下断龙石同生共死这里,不问情由地就用起了《天浴》的主题曲,齐豫在背景里呢喃~~~~刘mm那个该死的配音几乎要把小龙女毁了,把声其实几靓,感情运用却是瞎来来的。任何人之爱情最初萌动都难免生涩懵懂,小龙女至清幽至冷淡,实则是未开化之璞玉,更应如此。那个配音的女人把小龙女弄得非常“作”,威逼利诱小杨过发个誓,发誓的情节原著里有,但不是这个味道啊,我怒。说起来,刘mm的原声我听过,娓娓道来不愠不躁,的确缺乏表现力,但用在这里恰到好处,淡然兼有茫然,不知道张纪中怎么想的。这段戏看得累,不想看第二遍了。
最后再看了一段陆家庄英雄宴,就是郭大侠说媒然后小龙女语惊四座的那段。见到了郭靖一家子和大小武。王洛勇我实在是看不明白,文不文武不武的,哪里是原著里朴实憨厚庄稼汉般的大侠郭靖,又哪里是历来电视剧里厚重大气的郭靖,王大叔风烛残年的感觉,怒斥杨过那段戏我真担心他就此气厥过去--|孔琳,孔琳是不错的演员啊,大家看过她当年的《无悔追踪》么?陆家庄寥寥几个镜头,没见到黄蓉的睿智机巧,未知是否可期待,另外觉得孔琳样子很“继母”。一家子就郭草包造型无太大差池,身边的大小武,不提也罢。黄gg造型邋遢,长发披面,还不停地晃脑袋,看得烦死了;小龙女未谙世事,清脆响亮道出“我自己要做过儿的妻子”一句,读原著时并不觉得别扭,但是看到刘mm在那里讲,怎么就觉得是自我陶醉+存心挑衅?尹道士真的成了甄道士了,甄志丙,呵呵呵。这段片花结尾处杨过和小龙女离开英雄大宴,在无人的山野间晃,进行了一番很冷的对话:
——徒弟为什么就不能娶师父呢?
——郭伯伯说,圣人都是这样的。
——我不明白,他们为什么要这样呢?
——我也不知道,圣人早就死了。
——活人做什么事情,为什么要死人来决定?
——是啊,我们的事情,不用别人来决定……(傻笑,两小朋友策马而去)
皑皑
即便如此,我仍期待神雕。
--
※ 来源:·日月光华 bbs.fudan.edu.cn·[FROM: 10.104.5.157]
Subscribe to:
Posts (At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