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dnesday, July 24, 2024

满血复活!

        本想好好经营这个假期,殊不知上周惨遭三连击(那必是流日不利),不仅计划受阻(英文版的金庸没啃下去,因为想到Lofter那些小将就犯恶心;Zelda也没开始玩),有益身心的日常活动例如做饭和健身都暂停了。人生每逢至暗时刻,我就开始瞎折腾,要不就买跑步机,要不就去台湾骑行,要不就买房子,要不就搞玄学!于是我就认真拜了个师父学八字。
        是的!就是要搞这种在学界和朋友圈里会招致即刻社死的事,否则怎么能叫瞎折腾呢?
        
        小时候读《法圆师妹》,唯记得小说结尾,还了俗的法圆改名常满,错过了她的男主人公才忽然想起法圆对他说过,自己的法名是“万法常圆,没有滞碍”的意思。至于听闻作者林清玄人品猥琐,那又是后话了。万法常圆没有滞碍,因一个机缘而折腾上一件事,于我也是圆满。Everything comes in full circle,我又岂可辜负自己八字中的太极贵人与华盖!

        如此一来,往后几周的日程安排就有点紧张,毕竟课也还在教,将会在高知与神棍间反复横跳。管它呢,怎么舒服怎么来!

Friday, July 19, 2024

然而,当难民还是强于深陷粪坑

        因缘际会,本来这几天有些大决定要做,例如要不要去台湾sabbatical(持猪肝护照的可行性也许不强,如果遇到狗熊发疯攻台也会很麻烦),例如往后十年要不要挪地方(如今的生活虽然惬意,但一眼望到头的生活也挺可怕,更何况I don't believe in anything I do)……谁承想会以最吊诡的方式被简中小将气到笑,是为上一篇博文结尾的最佳注解:
        作为简中互联网难民,我的痛苦在于毕竟生于斯长于斯,一切曾使我沉浸的东西——金庸的武侠小说、九零年代的港剧港片和台湾流行音乐——我一旦想要回味就避不开简中平台,而简中平台用户野蛮、魔怔与戾气我又厌恶至极。离开那个环境越久,就越明白那地方是个大型斗兽场,人与人之间互为精神凌虐是常态,因此无论讨论任何话题,先站定阵营,防御状态拉满、随时准备攻击也是常态。因此我出于好奇回微博搜一搜“秦南琴”,跳出来的首先是各家粉丝混战,那种夹枪带棒、叉腰骂街的姿势难看极了,也看不到一点对小说人物或他人的同情之理解。遭赤化的文化惯于出产此种好勇斗狠的小将,因为共产政权太善于滋养和搅动仇恨并从中牟利,当今的年轻人长在习的中国,只有更积重难返。

        其实我对简中(用这个词有点侮辱马来西亚和新加坡友人,但是反正他们也不太用中文……)互联网的风向很敏感,在2017年前后就因为整天被喂民粹屎主动退了知乎、微博,之后又在豆瓣销号,目前为止唯一使用的平台是Lofter。谁又承想,嗑自己的cp都能遇到小将冲击……盖因我没事做把当年知乎旧文贴上Lofter,因为tag了书名和男女主,被小将直接骂上门说这非但不是你写的,你还恶意篡改,暗贬我们杨龙,赶快删除!我看到几乎笑出声来,随即明白人家这么想也并非没有道理,毕竟我也无法证明自己是自己,小孩子饭圈心理,能哄就哄,于是非常ooc地写私信去解释。但可能我离开粪坑确实久了,已经不记得在此地文明世界的kill with kindness是不好用的,老中人见你礼貌,只会更觉得你心虚和软弱可欺,又蹬鼻子上脸发私信跑来骂。我看了半天才明白,原来我说小龙女扣了神雕侠侣的“侣”字,跟前三字都没啥大关系,惹得饭圈不高兴了,说你凭什么说她不是侠女!啊这……瞬间回到大学时给人做家教,被问“既然X是负数,那为什么不写成-X”的无语崩溃状态。之后叨逼叨一段又一段情节试图向我证明杨龙最可爱的人……呃,所以我应当继续跟你辩论,证明自己最爱的这个虚构人物不是最可爱的人吗?

        举凡蠢钝如郭芙的人你最好不要跟她engage,因为蠢人听不懂好赖话,更时刻处于防御状态,随时就要发疯。我本也不欲刻薄,但是这起子小孩的行为相当恶劣,相当流氓无产,先是未经同意篡改我的文章拿去贴,在我贴了原文后却举报我抄袭篡改,仅仅因为有些内容他们不(看)喜(不)欢(懂)。而真正让我翻白眼的,是小孩末了来了一句“咋地,你比金庸还牛吗?”这典中典的粗胚吵架模式,让我觉得她(看ID是个女孩子)下一秒就要来我家门口撒泼打滚拉屎拉尿。

        在毛象上感叹如今小将怎么这样,象友说从来都是这样。只不过你当年上网时门槛高,这起子人村里还没通网。如今通了网,不管你是谈时政还是谈文艺,基本盘都是这路货色。我不太愿意这样傲慢地去想问题,因为毕竟“盖茨比他爹曾经曰过”……但平心而论,谁又愿意抛却分别心与这样的群体混在一起呢?有限的智力和心思都用在拉帮结派、党同伐异上,自己不知道吃点好的,还在粪坑里强行按头:你为什么不吃???

        Totally fed up.  Not a single Chinese social media is worth your time.

Thursday, July 11, 2024

假期闲话——秦南琴、疯批文学与简中难民的痛苦

        我自觉是浪费时间的能手,平日闲坐刷一刷手机便是一天又过去。趁这悠长假期,总要完成一些(闲)事,在此发博以示决心。
        一是懒于读书很久了,但书架上的书起码要读完,遂拾起年前买来的最新英译本《射雕》来读。阅读过程常提醒我自己作为一代移民、非母语者的艰辛,因为我读英文小说的速度恐怕不及中文书的三分之一。文艺小说里更有大量生词,要不就跳读要不就查字典。至于阅读英译本武侠是何感受?只能说原作中古雅幽远的意境丢得七七八八,使我有一种在看比如《鲁滨逊漂流记》的猎奇感……但也有新鲜感——正如我给第一册写的短评,说是摘去某层滤镜再读这故事,确能感到郭靖是至诚君子,而小王爷则是地道low货。盖因逐字逐句认真啃书会注意到一些读中文时一扫而过的细节,比如郭靖在桃花岛上听周伯通说五绝旧事,秒懂王重阳为何曾想毁去《九阴真经》,也难得少年人有这样质朴磊落胸襟;杨康与梅超风的地下师徒情本来也不是不可以嗑,杨康巧言令色,哄得梅超风对他着实不错,但我又读到一处,见这小贼暗恨梅超风教了他些不管用的邪派武功……烂人都没半点真心,无可救药。
        正巧网上播《金庸武侠世界》(也不知道为何要给翻拍《射雕》取这种网大、网游类名字……),我又借机盘了一下明报版的秦南琴剧情。网上说金庸给这位郭靖的仰慕者取名南琴,是为呼应金刀驸马的北国未婚妻华筝,是为“南琴北筝”,挺有意思的说法。金庸删去秦南琴,便将我以为的连载版中最疯批最带感的两处情节连根拔起,令我大叹可惜。这两处情节,一是秦南琴复仇,二是穆念慈殉情。复仇本是武侠小说中的常见情节,可过程中秦南琴心机之深沉、手段之激烈、精神状态之美好,值得本疯批收集癖反复咀嚼(这才是杨过亲妈!);殉情更是武侠小说中的俗烂情节,但一向质朴刚健的穆念慈在过程中也表现出一种疯癫凄厉的美感。更为有趣的是这两位在自己的主场剧情里一点也不给真女主黄蓉面子——秦南琴爱慕郭靖,讲到自己被杨康奸污是非要郭靖坐下来听,否则她就不讲,一旁围观的黄蓉说什么都惨遭她无视;至于穆念慈,由走入铁枪庙直至自裁,全程拿黄蓉当作空气,亏得勉强算得上半个闺蜜的黄蓉为她大哭一场,后来还好生安葬了她。这些黄蓉吃瘪的情节简直使一向不怎么中意她这款的我都对她产生了一丝怜爱哈哈哈哈哈。
        咦,不经意间又唠叨了这么许多。可见我虽懒于读书,却仍是勤于码字。剩下的改天来补。

        作为简中互联网难民,我的痛苦在于毕竟生于斯长于斯,一切曾使我沉浸的东西——金庸的武侠小说、九零年代的港剧港片和台湾流行音乐——我一旦想要回味就避不开简中平台,而简中平台用户野蛮、魔怔与戾气我又厌恶至极。离开那个环境越久,就越明白那地方是个大型斗兽场,人与人之间互为精神凌虐是常态,因此无论讨论任何话题,先站定阵营,防御状态拉满、随时准备攻击也是常态。因此我出于好奇回微博搜一搜“秦南琴”,跳出来的首先是各家粉丝混战,那种夹枪带棒、叉腰骂街的姿势难看极了,也看不到一点对小说人物或他人的同情之理解。遭赤化的文化惯于出产此种好勇斗狠的小将,因为共产政权太善于滋养和搅动仇恨并从中牟利,当今的年轻人长在习的中国,只有更积重难返。

Wednesday, July 3, 2024

Shanghai, 2024 (3)

        此处回沪,本欲过个低调working vacation,也少有饭局,但约到了自己去年还在写博客怀念的米粒,开心得不得了。

        话说我上次写米粒是说她身上多少有点玉娇龙式的拧巴与不落俗套,说拧巴也许是我想多,她其实不落俗套得来不费吹灰之力。席间谈及她自从掰弯混血美人后惹出一些首尾,又对三次元的情事感觉幻灭,自此也单了那么五六七年,靠嗑cp度日(是世界上的另一个我了!无奈嗑的方向南辕北辙……)。家中父母是早已放弃,且满门忠烈——同辈的cousins们只婚了一个,便岁月静好地啃啃老,一边享受这花花世界一边掰手指算几时退休。而她日常的玩伴是前前女友和前前女友的前女友……哈哈哈哈哈。又谈起她爸爸突发心梗时她在外面玩,赶到医院问妈说有没有事死了没。她的玩笑一向没分寸无厘头,而我的感觉是她跟我一样,也是厌恶老中愁云惨雾、以苦为荣的那一套。
        我喜欢见这样的米粒,而且感觉她见到我也很欢喜。同事一场,再见仍是当年的无厘头都市废青模样,自由无用。米粒听说我成日宅家做二休五甚是艳羡,却说她仍是太喜欢上海,不会离开。我答说上海的好处是怪里怪气的人多,因此什么生活方式都不是错。其实我与米粒年轻相仿背景相似,若是……我也可找份闲散工,心安理得住家里啃老,跟身边一大群大龄单女朋友游戏人间。说起来,当我娓娓道来说去年家中两位长辈过世,使我重新思考家庭观念与价值时,米粒敛起笑容说你可别告诉我你已经婚了,哈哈哈哈哈哈。婚不婚都是无所谓的事,我只是不乐见自己喜欢的人向世俗妥协,猜她也是。

        前些天看《玫瑰的故事》,女主妈跟她说人不该在肚子饿的时候逛超市,我深以为然。去年底状态低迷的时候,我也确实也开过dating app聊了好多人,但那究竟不是个事儿,反而是些使我的拖延症进一步恶化的busy work……果然有趣的灵魂万里挑一。人再困顿焦虑,违背自己的本心总是不快乐甚至也不可行的。以前歌里唱的是——“是否终身都这样顽强地等,雨季会降临赤地?”我现在甚至都不在乎赤地到永久了,因为自觉命已经够好,可以容许一些小小遗憾,因为——雨季曾真的降临过。也许她说得对,宇宙里只有运动,没有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