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吧,我承认我一开始就色迷心窍地看上了聂小倩,对这部片有所偏心,在所难免。姑且无论如何,一部平头正脸并无大过犯的影片,五颗星里给三星还是可以的吧。编剧是比较弱,但比起《赵氏孤儿》的凯歌导演已然靠谱不少。徐锦江他们村里其人其事,还有古天乐青春老去后那股糙老味,其实很有可看之处。惠英红就是个妖冶美艳的妈妈桑型树妖吧,又何必要通过阴阳声来表现其雌雄同体?刘亦菲的戏不错,不明白网上为何恶评如潮。要知道像酱油女妖ABCD这样的货色勾引糙老死囚可以,要宁采臣这样的清纯书生爱上确实不太可能。刘亦菲多好啊,游走神鬼道,一时仙一时妖,多么神秘魅惑而不可捉摸。虽然……作为女妖她也实在是伟光正得过分了。树妖姥姥培养这样一个心地如此善良又如此轻易对恩客动情的小妖,这赔本生意做的,唉。(比较不可思议的是,小倩似乎还是重点培养对象。)
基本上我觉得女主角美丽善良温柔是言情电视剧的戏码,在电影上这种主旋律要求是一种桎梏。女妖都要学习苏妲己豁得出去,左手活色生香右手祸国殃民两手都要抓都要硬,这样的聊斋戏才会有看头。虽然原本里《聂小倩》就是个很欢乐的故事,女主角的心机也还是重,宁采臣那苦命的发妻也是为剧情牺牲掉没人理的。早几年新版《画皮》也是同样的问题,把青面恶鬼改成原型就很卡哇伊的小狐狸,这“画皮”二字带出的诡异狰狞要如何去扣?
宁采臣和小倩的爱情很突兀。小倩似乎一直很好搞,一是要请她吃糖果,二是要陪她睡觉,而且必须被扑倒,不能扑倒之。(我看戏的时候忍不住yy,这要是换我,早就有那种“味道”了吧)总之都是些基本生活需要的东西。往深里挖掘,是说鬼蜮存乎人心,那些真正的鬼蜮反倒是纯朴率真的原生态恶了。
然而我觉得这版的宁采臣很有爱。虽然他很窝囊很娘,但是在关键问题上比燕赤霞干脆多了。譬如在燕赤霞苦口婆心的教导之下,也明知道小倩是妖了,还是初衷不改地回兰若寺找她,一丝犹豫也没有。过后也就是很羞涩地(其实我又觉得很爷们地)说反正我怕穷我也一直穷,我虽然怕鬼但是可能就是跟怕的东西有缘吧。这这这……这实在很有种啊!在结局时要同小倩揽住一齐死,也是不带后悔的。
另有一处隐情,是我觉得树妖姥姥和樊少皇的那个角色当年是有一腿的。多年后重逢之时,惠英红跟樊少皇说了一句话:我是木姬啊……(“皇上,您还记得大明湖畔的夏雨荷么?”)
由于这部片子始终没有交待人和妖在一起,有什么技术层面上的难题,我有理由指出燕赤霞就是根搅屎棍,比宁书生差远了。话说你当年带着小倩逃到西湖边开药铺,或是索性大义灭亲,这都是一种比较干脆的活法。你这样让人家失忆,然后比邻而居做护花使者熬成猥琐大叔是怎么一回事,负了如来又负君。小倩的痴心情长也实在是无法可想,面对这种当年用糖果勾引你又单方面撕毁协议的ex,你这妖精是在哪里读的《女则》还是《列女传》?这是有多矫情有多别扭有多缺乏正常生命力的安排。似燕赤霞这种愁肠百结当断不断顾影自怜的ex乃是世上某种人渣loser ex的典型代表,这种自己作出来的悲剧,为他流泪又是何必。我说,你跟宁采臣走不行么?走了不行换个地方再说。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