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ursday, March 2, 2017

原来我竟评论过于正的神雕……

1. 少年杨过是车匪路霸

  并且于妈又白瞎了少年杨过的演员。小朋友的年龄和颜值都很符合少年杨过,CV也是好评的少年声而不是童音。对比装嫩的古仔、又丑又闹心的叮当和其他版本的男童(请严格区分少年和男童!否则这种师徒恋真的有点gross),这个少年杨过是最贴切的。并且这个小孩的演技其实不错。他在于妈天雷的剧本下仍有出色的表演,尤其是认义父和拜祭母亲两处。

  但也禁不住于妈把杨过写成一个三观全无的车匪路霸及皮条客。杨过身世孤苦、幼而失教是没错;他为生活有些小偷小摸,又受尽了闲气,不免有些偏激。但他的心肠是热的。他拎着(大概是)偷来的公鸡出场,下一秒就为了救人去拦阻李莫愁这样的大boss,理由无非是看这大美人太欺负人要打抱不平。这样的少年会为了吃口饭把小伙伴卖进妓院?  
  而且这个小演员还不得不用浮夸的演法来表现杨过的逗比……是的。杨过这个人,只要你不惹他,他跟善戏谑兮不为虐兮,片刻便如沐春风。但是他不是逗比!杨过之所以从小跟郭家关系一般,是因为他们收留他在桃花岛,(柯瞎子和草包大小姐)整天拿出“你爹是坏人,但我们不计前嫌收留你,我们给你饭吃”的样子。这对于任何一个心高的人都是不可忍受的。我相信他宁愿饿死也不要被这样对待。对于大小武这样的庸人,他们当然无所谓。一个心高的人是不会如此逗比的,就如同脸皮薄豁不出去的人不能成为好演员,因为他不能放下自己。可是我喜欢心高的人,正如有人不喜他也是烦他心高。当然,以于妈的平庸的才情、恶俗的格调和只要炒作的黑心,他是永远都理解不了这些的。

2. 李莫愁的前世今生为什么没有必要展开

  因为男女间两情相悦而后生变,是再正常的不过的事情。它曾发生在大多数人身上,原因也都是些鸡零狗碎拿不上台面的——简而言之,三观不匹配。这种事留白就最好,写来无趣。普通人被飞甩,过个三年五载怎么也好了,但究竟是情浅。且不论正邪是非,李莫愁的特异之处在于她确实是个情痴,由此性情大变,永远都不会好了。对比她的小师妹,李莫愁天性里确实可能潜伏着一些乖戾狠毒,但未必就被诱发出来。原著里萝莉控武三通十年后重逢喊她一声“李姑娘”,勾起她对昔日好女时代的回忆,美人心伤。才是神来之笔。

  一段恋情涉及起码两个独立个体,本身就是冲突。为剧情走向而刻意制造冲突,是于妈这种下九流编剧的招数。于妈你认为古墓派是什么样的三观,才教育出一个因为“初涉江湖,觉得杀人又没什么”的反社会怪物?按照这个思路,那小龙女在重阳宫登场,岂不是应该对所有道士都使用冰封技能全灭?
  ——与之相关,我也无法忍受人老话多的世纪新修版给陆展元李莫愁加戏。如我所说,这种事写来无趣,留白最好。在反复修订中,很多东西的逻辑都乱了。譬如我初读神雕确实觉得陆展元陆立鼎不按辈份取名略怪(当然这样的例子也很多),读了明报版才知道陆立鼎的初始设定是陆展元何沅君之子,所以李莫愁出场就是阿婆级人物。改版之后,陆展元年轻轻就暴病而亡,成婚十年却一无子嗣,就确实不太符合一个酱油的设定。古墓派不是五毒教,明报版的李莫愁变身魔头后跟西毒着实混了一阵才弄了冰魄银针,这也解释了小龙女的师父好好在古墓里,怎么会被李莫愁引来的欧阳锋打死。

3. 尚未崩坏的郭伯伯和郭伯母

  是的,郭靖黄蓉目前还没崩坏。这两人的年龄感至少符合在神雕第一次出场的靖蓉。以往的神雕黄蓉再好,也摆脱不了中年大妈的感觉。这个黄蓉起码有少女的娇俏,不枉少年杨过眼中那“娇滴滴的大美人”的形象。郭靖的呆萌仁厚也很到位。
  
  回忆杨康的戏好多人吐槽,但我觉得挺好的……寥寥数笔把恩怨情仇带过,不拖沓不狗血。铁枪庙里不换郭靖上,要放欧阳锋柯瞎子完颜洪烈各种人,交待南希仁的蛇毒,这笔糊涂账怎么清?然后再换个场景意外救下穆念慈,惊现故人之子,再给取名?这又不是拍射雕。穆念慈虽然又“愿得一心人白首不相离”了(已经快被这一句烦死了),但感情处理上好像很对。穆念慈反正就是这么个苦情的感觉,又心如死灰又一味苦恋。我一直觉得她是个一根筋的姑娘。你爱上的本来就是轻薄无赖的小王爷完颜康,突然你就跟着大家起哄要他做回大宋的好男儿杨康(又不是宋人都是好的)。你民族情绪既然那么重,为什么还要跑去金中都比武招亲呢……
  而且我觉得这个杨康的扮相比以往所有都好,有小王爷的贵气和骄气,脸如冠玉。对比之下,连三哥都像个跑江湖卖艺的。咦,我好像应该说郭伯伯和郭伯母啊。

4. 杨过初恋是郭芙的这种谣言

  来自于我一向看上不的吴霭仪女士,而她的假设是杨过自卑。一己好恶来自于个人经历与价值观,你喜欢就喜欢,不喜欢就不喜欢,没什么可多说的。但对人物的理解有些客观的标准,说杨过自卑,这是错的。

  自卑就是low self-esteem,无论它外在表现如何,这个人对自我的评价其实很低,极端需要外界的承认。笑傲后期的林平之是自卑的,他被师娘玩笑说像书生相公,就愈加日夜勤勉练武,生怕被同门中人小瞧。而黄蓉不教杨过武功,他路过看到郭靖教大小武一招偷梁换柱,一看即会,觉得大小武简直蠢死了,但又不屑偷学,觉得你不爱教谁要学。这仍是心高,不是自卑。
  像林青霞金城武这样的大美人,都被称作对自身的美一无所知。杨过不是这样的人(他老婆大人倒是这样的人),他对自己有清晰准确的认识,他知道自己模样很俊、天资高又舌灿莲花。他大概是愤愤不平的,因为他的处境一向不好,配不上他的人品。但他不是自卑。

  草包大小姐郭芙无非是一对堪称人中龙凤的夫妻生出来的资质平平的小孩,此种regression towards the mean的案例在世上比比皆是。其实草包为人着实不坏,砍手臂也非存心(她实在不知道淑女剑锋利如斯),发银针也非存心,之后她杨大嫂和公孙止抢绝情丹的时候,她还急得让杨过快去帮忙。但她一生所有事迹,都直指她的蠢。她少年时期的骄纵任性来自于她的蠢,成年后的庸俗也来自于她的蠢。最后,她终于成了个在风陵渡颐指气使,又整天跟小姑斗嘴,到处炫耀老公的妇人。
  杨过这种黄老邪脾气的人,肯定最烦这种蠢人。郭芙很美是不错,但是跟这种蠢人说上三句话她就要崩,除非是大小武这样的庸人……但大小武后来也通过完颜萍耶律燕提高了人生境界。初恋,初恋你个鬼。早期杨过还有些愤愤不平,因此听到郭芙让他跟帐房先生一桌就气得要死,后来他自己的烦心事一大堆,也就懒得管她。最后他在襄阳大战中救了耶律齐,说了几句芙妹啊你别这样我是跟你开玩笑之后的漂亮话。那真的是漂亮话,因为当你越不在意一个人时,能说出来的话就越客气越漂亮。此刻他武功跻身五绝,刚和挚爱重逢,心情好得很,这样的话一百句也有。在他心里,郭芙从来都是小角色。

  他老婆大人当年在雪地小屋里跟一灯对佛偈,杨过一世聪明都觉得智商不够用了。这才是能让他死心塌地的境界。

5. 全世界都对不起杨过

  如果这里用的修辞手法是夸张,那就并没有说错。当然全世界对不起他的有很多人,譬如令狐冲,譬如萧峰,譬如张无忌。

  杨过这个名字本身就是来自世界的恶意,虽然取名的郭靖(我不认新修版的)本身是至诚君子。但稚子无过,如何改之?这种名字简直不断在暗示别人“因为他爹是坏人,please feel free to judge him”。事实上,无论桃花岛上的柯镇恶黄蓉,还是全真教的丘处机,在对待杨过时都不能摆脱因杨康而生的负面情绪。桃花岛上,黄蓉因为不喜他神色像杨康而不教他武功;重阳宫中,丘处机心血来潮毫没来由的训斥,是杨过反出全真教的直接导火索(我都懒得说丘处机是个多么缺心眼不靠谱的老道)。带情绪处事固然是人之常情,确实也不公允,尤其是一伙大人这样为难一个少年,却对他们如此处事的原因始终藏着掖着。
  我完全不理解众人对杨康的死因为什么要三缄其口。本来杨康也是自己作死,难道杨过没有基本的判断能力(他一早就问过黄蓉我爹是不是坏人),听完真相还会觉得这是蓄意的谋杀?他从小就幻想有个“慈爱的英雄父亲”是不错,但人对从未相处过的亲人不会有那么深刻执拗的感情。你说了真相,他大约也就释然。你掩饰,难免显得作贼心虚。说白了,众人大约还是觉得老子反动儿混蛋,“这孩子本性不好”,不能告诉他真相。黄蓉是始终带着这个看法的,也是人之常情,但她十六年后那一句襄儿几日几夜不归“难道已和他做出事来”简直崩坏得离谱。

  成人在小孩面前有极大的权柄,但他们的智慧、胸襟及同理心往往跟不上。中国的大人为人处事,最在乎的是大人之间的人情世故,小孩是不怎么被尊重的。

  杏子林中,商略平生义,却笑那世人偏要将汉胡路来限。丐帮群雄在天神一般的乔峰面前,同样也是智慧及胸襟跟不上。一个长于汉人之手的契丹人,因为血统被自己的恩师挚友当作异类防范,想来真令人心寒。张无忌因为有邪教血统而被各种为难,好在他有个通晓事理的太师父。世人也不愿相信令狐冲的淡泊随性,偏要认他手中的琴谱为辟邪剑谱。
  这些出类拔萃的男子所面对的,都是整个世界的愚钝与恶意。

  杨过跟这些人的区别无非是他性情激烈、睚眦必报。在我看来睚眦必报没什么不好。你大可不要去惹他,no zuo no die。一个行事没有后果的世界是不对的。再说他哪里睚眦必报了,郭芙的手不是还在么?
  杨过少年时期这些粉墨登场的大人们,除了郭靖,也确实像戏台子上表现千军万马一样的,要给你一个程式化的姿态,说喏我们不计前嫌收留你,说“我这都是为你好”。唯有他的未来老婆大人,一开始就让他滚粗,老大不情愿地收留他之后也整天冷言冷语,说我又不喜欢你我只是被孙婆婆讨的一句承诺坑了。可是她在第一晚就把神奇道具寒玉床让给杨过睡。杨过的其他师父们享受着师父的权柄,却防他如防贼一点武功都不肯教。而小龙女还提出一个“你不拜我师我也教你武功,你到时候凭本事打出去”的option(女神就是这么心大)。杨过是个聪明人,怎么会看不出谁是真好人。

6. 陈晓的看点在哪里

  射雕三部曲是金庸作品的成熟期,人物多为圆型。杨过有很多不同侧面,有些侧面在影视作品里尚未被表现。

  我到目前为止最中意的杨过是白古(白古赛高白古美如画!这部神雕里还有我的第二大男神尹志平我会随便说么)。他的杨过是邪而不狂。严格来说他当时演技一般,但本色演出杨过的狡猾惫懒。那一脸的不耐烦最贴切,但确实是不招大人喜欢的。后期最好的一段是重阳宫拜堂成亲,邪气极盛。遥想“G姓男星”的过往,好像就是这么回事儿。但大多时候他都过于苍白忧郁,其实也不够风流自赏。那要了公孙绿萼性命的三声调笑,也显得那么木。
  教主和刘华最大的问题是他们真的一身正气,卸下古装立马可以去领十大杰出青年奖。但刘华太过着重杨过的顽皮鬼马,而教主把这种少年的跳脱演绎到了浮夸闹心的地步。教主表现最好的是杨过断臂后的成长,杨过的狂劲他也是有的,却是狂而不邪。但这是一个看脸的世界!即使这两位本人都算帅,他们的杨过颜值完全不能忍(白古美如画!白古颜值碾压!)。
  所以我也不大能忍李铭顺和他的新加坡CV。这个杨过据说最深情。但是邪啊狂啊好像都没。他是新加坡杰青!

  (由于我对于妈的了解,我总觉得以下的话等正片播出要自打脸了)
  片花里的陈晓让我看到杨过的另一侧面:心高倔强。在很多镜头里他一言不发死死盯着前方。断龙石放下时他目光冷峻一言不发,是铁了心要和墓中的女子生死与共;英雄大会他冷然瞪视郭靖,已经不用说“你打死我好了我反正没错”。教主虽然也有类似的表现,但风格十分外(fu)放(kua)。我相信内敛的处理方式是最好的。因为外放反而显得心虚、不够硬气。
  但陈晓调戏妹子的手法太逗比了。这是不对的。
  后期的陈晓对着郭襄揭面具,目光反而是和煦淡然的。这已经是一个看尽繁华只为一人开怀的杨过了。教主后期对着郭襄揭面具的戏简直装逼到极点了……一脸“我帅吧我帅吧!”的表情。而白古揭面具的感觉,反正……好受!
  最后作为天线粉为天线打广告。天线真是上天入地无所不能,上配白古下配陈晓,毫无违和感!

7. 少年杨过全崩——忽视小孩是中华传统
  
  这个少年杨过比叮当唯一的好处就是颜。你说他演得有多好,遇事就像猩猩一样挤眉弄眼捶胸顿足,这真的好?把杨过塑造(我简直不应该用这么高大上的动词)成不服管教的顽童,这曲解不可忍受。大人的自私愚钝是中华传统,所以连少年杨过的人设都懒得花功夫做。
  杨过不是熊孩子。桃花岛上、重阳宫中的杨过该是梗着脖子一脸不屑的;而古墓中的杨过该是最严谨恭诚的。他不是双面人,他只是太知道好歹,脾气倔强,不屑迎合虚情假意。在他少年时期遇到的所有人中,孙婆婆是最热的,而小龙女是最真的。她最初对他无情,对此也不加掩饰。她长居古墓,根本上是个弃世之人,哪里管你什么靖康耻犹未雪,唯独她对杨过毫无偏见。对比之下,连郭靖对故人之子的关切与厚望,都嫌太重。古墓中的少年杨过该是世上罕有的亲爱精诚模范生,因为唯有姑姑让他愿意展现这一面。这段爱情的起点如此动人,(画风改变)于妈你给我看的这是什么鬼!!!??

  目前最好的少年杨过竟然还是超龄的白古……可见大人编剧们多么懒得弄小孩戏。要是这个吴磊拿到的剧本稍微像样点就好了。我说了几百遍了吧,杨过拜师,她心大的女神师父在旁边解说:祖师婆婆画像的时候年轻,后来就不年轻了。这十四岁少年细思话中的凄凉,竟然几乎掉下泪来。这孤傲冷峻的玻璃心,岂是你们这些愚钝的大人编剧所能用心琢磨的!

8. 我作为一个龙女粉

  却一直在刷她老公,是因为五魁首666已经让我完全没有想法。她演得真很差么?好像也没有。但颜值崩坏、身姿崩坏,就已经不是小龙女。如果我提高容忍度,无视CV的音色与语速,我还可以说,那种呆萌+一根筋+天然黑,其实和原著相去不远。但是,这是一个看脸的世界。

  常有人把香香公主、小龙女和王语嫣相提并论,末了来一句“是我最讨厌的金庸女主”(吴霭仪女士你站住,说的就是你)。我对这类读者的悟性表示惋惜,因为他们读任何一本小说、看任何一部电影所能看到人物的丰富程度都要大打折扣。这根本是三个性格迥异的人物,唯一的共通点就是颜值max。人家长得好看,又跟你什么仇什么怨?
  如果把武侠小说中的江湖设为中点的话,王语嫣与小龙女根本是站在文明两端的人物。王语嫣的违和感在于她其实是西厢记牡丹亭式的闺阁小姐,而小龙女的违和感在于她有一颗山野村夫未受教化的心。小龙女的所谓“不食人间烟火”,甚至根本不是林黛玉式的“孤高自许,目无下尘”,她只是懒得想懒得烦。于妈(编剧团队)加的一句台词“那不如大家一起死,那谁也不用照顾谁”,我就觉得加得还行(于妈也是偶有神来之笔),因为搞不好小龙女真是这么想的。

  作者对这种未受教化的三无女神是寄托了理想的,因为他大概相信人天然秉性里的良善。就比如她为了绝情丹跟着去杀郭黄,黄蓉说好你等我生完孩子我把人头给你——她的本能反应是“这不成”(女神你此行的目的不就是这个么),至于什么原因,她大概自己也说不上来。她跟了尹志平一路未下杀手,是因为其实从没杀过人。郭芙发银针几乎害死了本来就一血的她,她看到火海中的郭芙,问杨过你“难道”不去救她?她的良善是未经教化不须作伪的。
  那些诟病她“只关心过儿一人死活”的人,大概也会打鸡血一般地让完颜康与父王决裂,做我“大宋的好男儿”。那么我倒问你,小龙女是汉人么?是蒙古人么?是契丹后裔么?是金朝的末代皇孙私生女么?让我说她就该是金人——郭杨两家累世恩怨是没错,可你杨家跟完颜氏还有一段孽缘情债要了。这样一个身世背景跳出三界之外的人物,你要拿这些东西束缚她,是讲不通的。

  但作者对这个人物的塑造是否完善?要我说木婉清的塑造要比小龙女成功得多。所以小龙女常有些自相矛盾、令我这种资深粉尴尬恐惧症大发作的行为。譬如她那种你发誓只许爱我一个的少女心;譬如她要杨过杀赵志敬,隔手来一句“算了,弑师不祥”;譬如她如何误入尘世、允嫁公孙止;又譬如她那要命的贞操观。我最喜欢那个初入重阳宫杀得群道心惊胆寒的白衣少女,那个“接不住就接不住,又能怎么样”让金轮瞠目结舌的武林盟主。她是极端厌世弃世的人格,对世间功名荣辱不萦于怀,所以你奈何不了她,你只能被打脸。

  更重要的是,她是金书女角中最极致、最彻头彻尾的情痴情种。

9. 这种青梅竹马感,对么?

  这不是反问句,是个疑问句。因为演员的问题,这对师徒最初几年的年龄感总是出不来。要不就是83版和新加坡版的男童配御姐,要不就是95版的青年配御姐。前者给人的母子感,令人误会杨过有恋母情结;而后者里那种抓麻雀长成翩翩少年的感觉,又太牵强。照理说天线和叮当的年龄才是最合适的,但是……叮当就算了。天线配吴磊,大概差不多(是的我们天线就是这么上天入地无所不配),叮当和五魁首都给我滚。
  所以说这对小情人,初见时男方是颇经世事的十四岁少年,女方是不通世务的十八岁少女。青梅竹马感……大概是有的。差距一是生理上的(like,女性比男性早发育,并且一个还处在青春期),二是身份上的——孙婆婆对杨过介绍说这位龙姑娘是“此间主人”,无意中introduced some power relation here (擦我果然已经变成中英文都渣的怪物了)。至于杨过为什么忙不迭要称这个美丽少女为“姑姑”……你们都知道金庸的表哥是徐志摩,那他姑姑是谁?
  所以说两人的相处本来就不差着辈份,心理年龄是非常相近的。古墓里的杨过是亲爱精诚模范生,对师父极是恭敬。但这与一般人对长辈师尊的既敬且畏、心底里难免发牢骚又不同。他对这位美貌娇弱(天哪五魁首666又开始乱入)的师父油然而生的保护欲,很难不说是知慕少艾,只是他当时还不明白。
  很多人说杨过对小龙女最初是感激,不是爱。我觉得不是这样的。
  所以说小龙女在杨过生命中的位置太特殊。后来她突然说要做杨过妻子,杨过的反应是“我怎么配”。杨过这样一个不可一世、在情场所向披靡的人,他居然会觉得:我怎么配?可见这世上的爱情都是一物降一物的,你们认了吧。

10. 小龙女师父的人设

  或许可以解释小龙女一些莫名其妙、自相矛盾之处。

  林朝英身边配有丫鬟,起码是武林世家出身。她能随手写出“子房志亡秦……”,可见文化水平也不会太低,极可能是文武全才的设定。小龙女身上有遗自她师祖的名士气——一战公孙止失手,她坦然撤剑,道:你将我们都杀了吧。明报版里杨过赠她龙女花,她答的是,多谢你了,“赠我以异卉,锡彼以嘉名”。她清澹雅致,不出俗言,对极憎恶的人也不过一句“你让他们出去,我不喜欢他们在这里”。这些都是林朝英的遗赠。
  而小龙女性格中的天真稚拙与不通世务则多半来自于她的师父。这个师父大概是紫鹃一流的人物,林黛玉如果教她诗词,她便也能“点苍苔白露泠泠”起来,但终究是有限。丫鬟一般总有些瞎好心、热爱助攻的品质,而且通常爱憎分明。黛玉早夭,宝玉娶了宝钗(我不认后四十回的),在宝黛钗三人看来就是一出无解的悲剧,但紫鹃一定更愤愤不平,免不了吐槽宝玉负心薄幸。以紫鹃之慧,当然是丫鬟辈的佼佼者,但终归不是正册的境界。
  所以古墓派那种不大健康的生活与修行理念,多半出于这位丫鬟师父的误读。什么“天下男子没有一个好东西”这样的怨妇口吻,怎么也不该出自世家出身、文武全才的林朝英。林朝英要是知道这丫鬟自作主张拿自己亲笔手绘的王重阳画像出来给门人吐口水,估计要气活过来了。

  要我看这对终南旧侣的结果也没什么不好的。林朝英嫁不成,估计就是个自认倒霉,但她也看不上其他人了。王喆在千军万马战事险恶时仍不忘给英妹写信,出了家还要偷偷摸摸潜回古墓凭吊,可见仍是爱重她的。空对着终南全真基业,终不忘,世外仙姝寂寞林啊!

  人传入道初,二仙此相遇。于今终南下,殿阁凌烟雾。

11. 雕兄根本不会飞!

  预告片里又是一只神骏的大雕展翅高飞啊我擦。好啦看在是电视剧的份上就让你飞飞算了。但至于原著里的神雕为什么不会飞,要去问问金庸这个老滑头。

  杨过小龙女师徒相恋,读者开启上帝视角一齐嘲笑郭靖黄蓉的迂腐,却不知自己常常便如英雄大会上的甲乙丙丁。你若不信,就想想数年前美国那个因为勾引男学生入狱的女教师,再想想她假释期间怎么又去勾引这个学生怀孕生子。我们先不说从业道德、社会伦理和发展心理学这些,如果以上情节给你带来了一定程度的不适,是的那就应该是原著设定里一般人的观感。95神雕里郭靖最后来了一句“你跟龙姑娘终成眷属,郭伯伯真是为你们高兴”,这话郭靖才说不出来呢。他只是有心无力管不了罢了。
  话说前几年小道消息说那女教师出狱后跟学生在一起了。评论就说你看他们是真心相爱的,全世界都可以闭嘴了。然后我去看了一眼真人照片,觉得……太丑的人真心相爱……也让人感动不起来。我对自己的庸俗十分不满!

  金庸这个老滑头对我辈庸俗读者的心理非常清楚。你说他写个小说本来就是为了卖报纸的,真的写段惊世骇俗的杨过真爱裘千尺(为了举例,我整个人都不好了),谁还要买!所以他笔下代表反叛精神的人物,是最帅的大帅哥和最仙的大美女!人家一袭敝衣站在高处,就宛如神仙中人,秒你们全场,气死你们气死你们!(所以英雄大会上那些酱油在旁边叫骂,只能解释为FFF团,like, what?你们这么仙这么美,你们还要自由恋爱??)

  但问题是,作者又如何表现这种爱情在世人眼中应有的扭曲与丑怪的表象呢?雕兄与情花承担了这个重任。神雕头有肉瘤,样貌古拙雄奇(其实就是丑),而,且,不,会,飞!这是它与桃花岛双雕的区别。在世人眼中,郭靖黄蓉正如这对白雕一样神骏清奇,而杨过小龙女却是丑怪又有缺陷的神雕。情花入口甘甜回味苦涩,结出来的果子十有八九是苦的(查生,人艰不拆啊),唯有个别样貌丑陋的果实才甜——意指杨龙的爱情。
  百年后俞岱岩跟人谈起神雕大侠杨过,说的是『听说神雕大侠的武功学自他的妻子』,足以证明武林人士仍有意无意回避这一层师徒关系,觉得这会是神雕大侠一生中的污点。
  其实看过重阳宫无视九大高手那段文字之后,我会觉得就算是小龙女真爱樊一翁(我作为一个龙女粉简直是豁出去了)大概也是能令人动容的设定。但是这种设定我真是撑不到第三本啊……

  那些离经叛道、遭人唾骂的爱情的真正崩坏之处,是凡人免不了凡人的nasty,相安无事几个春天之后亦走入绝境。既然如此,当初何必要同整个世界为难呢?
  但是相思莫相负,是对爱情至高的理想。真到了“生者可以死,死者可以生”的境地,那便逢凶化吉,一路走到洞天福地。从初读神雕至今,这十八年来所摇撼我心灵的(嗷嗷我的文艺少女心!),大概就是这种理想。
它类似一种少年时代的憧憬,一种从来不曾实现而且永远不可能实现的憧憬。这种直欲燃烧般的天真烂漫的憧憬,我在很早以前就已遗忘在什么地方了,甚至在很长时间里我连它曾在我心中存在过都未曾记起。
——村上春树《挪威的森林)

12. 大海一样的女人

  陈晓(我基本对他路转黑)曾在访谈里说男女主的戏份完全按新修版原著来,我在片花中亦看到不少原著情节,因此曾期待于妈的洗心革面。果不其然,还是自打脸了。人设是最重要的,情节反而是其次的。如果人设稳住,按照人设有适当改编,其实不会让原著粉太倒胃口。现在人设崩了,按照原著走也是白搭。

  说小龙女“不食人间烟火”,不,是,指,她,不,吃,饭!光这点95和抄袭95的于妈版都没领会原著的精神。不信你们去翻,他们经常吃饭收拾碗筷,小龙女还要给杨过缝袍子教导他读书写字呢。以这版里小龙女生活之低能,孙婆婆让她收留杨过敢情是收留个童工,就怕小龙女给他挂个大饼也饿死?
  小龙女是最合乎我理想的一种女人,她并不完美,也不必完美。她兼有的是少女式的天真与一往情深,和女人的淡泊与坚忍。她神奇地在这两极之间自由穿梭,却不跌入当中俗套的深渊。所以杨过这叛逆少年爱她,过尽千帆不逾矩的老顽童和一灯大师也爱她。不怎么爱她的是代表主流价值的中年郭靖与黄蓉。每一个这样的情痴情种,本来也是秉正邪两赋而生,不见得符合社会主流的期许。
  这些跟不会做饭、不会缝袍子有什么关系?!一个人活在柴米油盐中,并不庸俗。

  现在五魁首(五魁首这两集里颜值有谜之提升)的小龙女,变成个到要去妓院体验生活(WTF??)的无知少女,还什么你冷酷你无情你无理取闹我不听我不听我不听的小脾气都出来,恨不得去上一期柏阿姨的节目。这叫忠于原著?这是不可饶恕的庸俗。一个人活在于柴米油盐中并不庸俗,真正糟糕的是放弃自己的精神境界。小龙女对外面的世界一直是有隐忧的,可是她并不会以这么低级无趣的方式来表达。女神只能对月长叹,于妈你懂么?

  小龙女的真正脱俗之处,是世间一切规范到她为止,如泥牛入海。这样强大的内心只能说是天赋的。十六年后的谷底重逢,没有一版电视剧如书中的描写那般美好——杨过见到小屋一如旧时古墓,忍不住潸然泪下,而小龙女从身后抚摸他的头发,问他又有什么事不痛快了。这总让我想起金秀亨口中的车敏珠,“大海一样的女人”。她们的平静、深沉与包容,是浪子最终的归宿。

13. Demisexuals, NTR,以及天线粉的社会责任

  Demisexuals are characterized by a lack of sexual attraction toward any person unless they become deeply emotionally or romantically connected with a specific person or persons. The level of connection it takes for sexual desire to form is dependent on how close the relationship is rather than initial attraction. It is an orientation that is not chosen.

  这一性向似乎非常合乎东方文化对真爱的理想。但又不然——《牡丹亭》的主人公正经是由initial attraction驱使的异性恋者。在金庸的武侠世界里,众人称羡的靖蓉也是这个模式,初相遇几乎就看对了眼。黄蓉精心安排的女装出场,就好比妹子打扮好了去约会。金庸是极少描写情色性爱的,所以这一方面当然点到为止。

  杨过和小龙女则更像是上述的demisexuals。小龙女对杨过的第一印象是这孩子哭个不停好烦人,而杨过对小龙女固然不排除是知慕少艾,更多是对她敬若天人。教主和陈晓对少年杨过的诠释之所以糟糕,就是在于完全没表现出这种恭诚尊重。教主不过是把杨过演得皮了一点,陈晓这种一脸“这是我马子”的表演真是……必须让我路转黑。
  金庸写两人虽然看来是一对璧人,但一个冷淡一个恭诚,如此过去数年。其实早已情根深种,彼此却浑然不觉。这是……多么美好的感情啊。

  正因为他们became so deeply connected with each other,性是自然而然的事情。NTR时,五魁首先有腮边一滴清泪,再是脸露微笑,这个处理是没错的(但是她笑得太欢了点)。正如当年天线的意识流处理法。遭人强暴,起初她不免有些难堪和气苦,但最终变为了『既是惊喜,又是害羞』。金庸写这种女儿家的心思真是有一套。之后和杨过的对手戏当然糟透了。教主的杨过也不过是浮夸聒噪,陈晓这版简直是在耍流氓啊!那么轻飘飘地来一句:我从来没想过要你做我妻子啊。还册那脸带嘲讽啊!明显是渣男赖帐的表现啊!
  再回头看同一场戏里,白古被问到这个问题时的惊惶失措,更加坚定了我是白古一生推。杨过不是不想姑姑做他的妻子,他是不敢想——他作为一个demisexual对姑姑的向往,暂时被掩盖了。就像任何一个宅男被女神送上门来说我要给你生猴子,他也只能是这个反应。

  我一直以来力推天线的小龙女,最初就是被她NTR后与杨过的对手戏折服。我至今都不觉得她没演技啊!她演技不要太好!不信你可以拿原著对比,从一开始的羞涩缠绵,到轻嗔薄怒“你为什么还叫我姑姑”,到看到杨过慌张时的爱怜,到被拒时的惊怒交加自怨自艾,到最后那一回头凄然道“你跟人学武功,我怎么会怪你”。无一处不吻合原著中这一番意乱情迷。

14. 杨过为毛要上华山

  于妈去死。现在看来95神雕就整体而言确实是最好的版本。只要不对制作吹毛求疵,李添胜的金庸剧是最体现原著风格的。95最大的问题是剧本深度,但这也不能多去苛责。与耶律齐并肩斗李莫愁、又巧遇郭芙大小武之后,杨过忽然离队上了华山。95加了一段大小武心怀嫉妒、对杨过百般奚落排挤的戏,又被于妈整段抄了去。这样交代故事倒也说得过去,深度上就不够。

  杨过一向是个倔强孤傲玻璃心。他在古墓里学了上乘武功,但社会阶级一向不高,又尚未在英雄大会上崭露头角。他当时的自我认识,大概就是一名挖掘技术超级强的蓝翔学员?郭芙大小武一拖二三个蠢人,功夫学得一天世界,却因为郭靖黄蓉的声势吓退了李莫愁。杨过见他们衣着光鲜武艺不凡,心里又愤愤不平起来(我作为完颜康粉也表示愤愤不平,你爹要是不死你……你也只能像完颜萍一样搞搞暗杀了,不过毕竟还是个落魄皇孙)。李莫愁与杨过相斗时污言秽语(所以古墓派这一代两名弟子真是云泥之别,为情所伤变作女魔头也未必要口出俗言,李师姐本质上也是有点不堪的),杨过以为旁人听了进去于是看不起他,又是一重打击。书里说他小小年纪竟然愤世嫉俗起来,就脱队跑去了天寒地冻的华山。
  这种心路历程其实很好理解——想想贾芸去舅舅家借钱是如何落得一肚子气。有自尊的人才有气受。千万莫欺少年穷啊(引用于妈感到好羞耻)。
  我前日里说杨过是心高不是自卑,但这确实要看你如何定义自卑。他一直有积极入世的一面(正因如此我不能粉他,而只能粉他老婆大人),社会阶级、名利荣辱他早期是在意的 ,而在意这些东西的人没有一个未尝过这种社会比较带来的自卑。杨过的心性资质决定了他不能循着大小武那样按部就班逐渐上升的发展模式——他要么一战成名四座皆惊,要么离经叛道身败名裂。这两样,他在不久后的英雄大会都做到了。

  论境界,杨过是“时时勤拂拭,莫使惹尘埃”,小龙女才是“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15. 新修版为什么不能看

  像我这种大神是不多说的,就说一个地方。

  三联版里,神助攻孙婆婆临死之后要小龙女收留杨过,小龙女一咬牙答应下来(她当时心里肯定觉得烦死了)。然后孙婆婆让杨过俯下身来,对他轻声叮嘱道你龙姑姑也无亲无靠,你也……然后她就在省略号中挂掉了。
  这个省略号相当有况味。孙婆婆本人当然是看不到那么远,至多是古道热肠之人知道二人孤苦,要他们相互扶持。而这未尽之言实是谶语。孙婆婆你不必说,这少年也为你家姑娘把一生都搭上了。

  新修版里金庸怕读者看不出这层深意,给孙婆婆多留了口气,非要让她说完那句你也照料她一生一世再死。这一笔简直蠢极了。
  
  这样的笔写出什么一天想你一千次来,一点也不奇怪。

16. 小龙女很傻很天真么?

  面对珍珑棋局(开篇就离题八万里),段誉输在爱心太甚不舍弃子,慕容复输在勇于弃子却不肯短了气势,而段延庆输在生逢变故、不得不入了邪魔外道。多年前我曾问过一个朋友如果萧峰在场会如何解这棋局,朋友答作者是特意安排萧峰不在场——如此神威凛凛的男子,不会受困于区区棋局。

  小龙女也是如此。
  以时下流行的词汇,说小龙女呆萌、一根筋、天然黑都可以,“很傻很天真”虽然不带感,但也不算太偏颇。当然这都是说着好玩的。初出场的马春花这种,才是很傻很天真。这跟小龙女完全是两回事了。
  小龙女真正的底色是灵台明净、不为外物所羁。这固然不排除生长环境的影响,也归功于先天的神仙属性。郭芙一枚银针药要了她夫妇二人性命,黄蓉代女致歉,她也就答一句:那没什么。那个笑死人的吴倩莲版小龙女,在谷底重逢后自称十六年来心无旁骛修炼玉女心经,“已经达到登峰造极的境界”(这么羞耻的台词都写得出)。原作此处,她只淡淡一句“十六年来虽无寸进,从前所学的功夫多半还留着”。这就是她:淡泊随性,宠辱不惊。凡人都该知道,要真能做到这八个字有多么难,几乎靠天分。

  据此,06版关于小龙女的改编才是最好的。她可以呆萌、一根筋、天然黑、死宅、吃馒头不给钱,但是她不可以入世。陈妍希对着黄蓉送的簪子放星星眼说好漂亮,这不是小龙女(原作里是手工极其精巧的束发金环,小龙女一直以荆钗束发,接过金环也不知其贵重,只是随口谢了);被黄蓉劝了几句说师徒恋不伦,就沉不住气闹脾气似地说“我去问过儿!”,这根本不是小龙女。这是你胡编乱造说她“有米不会煮”,“不会做女工”也洗不白的俗气。
  多少很傻很天真的少男少女在遍历世事后变得精明世故、甚至刻毒起来,可是小龙女不会。

  天线粉又来了。当年二八佳人的天线在貌似弄堂的地方素颜练剑,丰神脱俗,颜值破表,对自己的美貌又是毫不在意的态度,这才是小龙女。她在其余地方的演技我不评论,但出演小龙女绝佳。

17. 五魁首的表演

  倒是让我理解了以吴霭仪女士为精神领袖的龙女黑。当然说粉说黑都是说着好玩的,脑残粉和脑残黑都忙着拉帮结派党同伐异,没劲透了。立场无所谓,关键是要言之成理。

  我前日里说小龙女如果单有少女纯真无邪一面,便不可能hold住之后命运的艰险困厄。她更有不为外物所羁的天生神仙境界。后者才是本体。演小龙女演不出这一层,就是失败。还什么“邻家的姑姑”,省省吧。
  小龙女不是社会的人,因此烦她的人很多是烦她“不合时宜”。比如吴霭仪觉得她为什么就要在英雄大会千百人面前吐露心声——你要做你徒弟的妻子,为什么不找个地方隐姓埋名去做,偏要公然挑衅世俗规范?

  我就觉得小龙女这句话打脸打得十分漂亮。打脸狂魔的什么我最喜欢。
  对此比较合理的反驳是她对世俗规范根本无知,如何遵循?但从另一个角度看,杨过的姿态是叛逆的,但他也有入世的一面;小龙女才是叛逆本身,她才是真朋克(这句是网上看来的)。十六年后杨过带着老婆去解襄阳之困,小龙女的态度是“你说上,那便上罢”。一旁的神雕大侠顿时黯然失色。
  她成为打脸狂魔,并不是因为她蠢笨或情商低,而是因为她天性自我。她虽然自称师父的话绝不敢违抗,但请看这一段:
  我曾说要到全真教去偷口诀,给师父重重训斥了一顿。这门功夫就此搁下了,反正是全真派武功,不练也不打紧。你也不用生气,此事不难,咱们只消去捉个全真道士来,逼他传授入门口诀,那就行了。跟我走罢。
说了半天她还是要去偷口诀!师父不让她收男弟子更不许她嫁人,她哪一样听了?
  
  但凡如此冷漠与自我的人,反而有种旁人难以企及的清醒与坚定,最不容易被洗脑:
  “龙姑娘,你听说过安利么?”
  “我不爱听人罗嗦。”
  “……”
  因此也最不易为时代所裹挟。非常带感!

  五魁首(我非常艰难地在点题)那一脸蠢笨又耳根软的样子,演出来当然神烦,让人觉得你为什么这么拎不清不懂事。你没有颜、没有天生的自我与叛逆,你凭什么任性?

18. 止弟尺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