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uesday, January 24, 2012

Spell of Love

      《情咒》是早年琼瑶戏女主角吕秀龄的琵琶专辑,我小时看MV就觉得美翻了。“撩拨”这个动词好似专为琵琶而生,不管其宾语是琴弦还是心弦。我会忍不住要背几句《琵琶行》——学校语文课本里很有些好东西,被我们嬉闹着就这么过去了。
      许鞍华的电影怎么拍,都有一点温情、一点冰雪在。以下截图是我在《得闲炒饭》里最喜欢的一段。周姐姐跟小男友这一路的娓娓道来都很有爱,不矫饰亦没有防备的姿态,只说自己太重感情,兜兜转转连个前夫也没有,家人都看不起她。然后她说,爱情是邪教。
      我喜欢这一款落落大方、愿赌服输。有情皆孽,因此说是情咒。
     









Sunday, January 15, 2012

随便说大选

      台湾又大选了。
      我刚频繁接触互联网的时候,很喜欢到台湾一个叫做“金庸茶馆”的地方去灌水,顺带了解了一些台湾的风物人情。网友讨论美貌的政治人物时(我还记得他们用的词是“玉面孟尝”),我第一次听到了马英九的名字。马英九那时还没出来选台北市长,而他的美貌完全是明星级别的,颇为惊人。还是中学生的我忍不住胡思乱想——要是他以后当总统,作为台湾人民,于虚荣心上是极大的满足吧……事实当然不是中学生所能想到的那么简单。
      两岸的交流,尤其是有关政局的媒体报道,是近十年才慢慢开放起来。高中的时候我为了准备一个跟台湾大选有关的演讲,只能在短波里听美国之音(?)转播的干扰严重的陈水扁就职演说。后来我才知道,我听写下来应付政治课演讲的那些内容,就是阿扁著名的“四不一没有”(汗)。更早的媒体报道更是对岛内政局讳莫如深,甚至连政要人物的名字都是不提的。现在微博上人人口称马英九蔡英文,未尝不可视为一种进步。

      遥想自己那时还在“金庸茶馆”为杨过小龙女和人掐架,又以“偷听敌台”之姿听写阿扁的就职演说,经过2004年的两颗子弹,2008年马英九真的当了总统,到如今的连任,真是光阴荏苒(如白驹过隙——写作文的时候一定要用的)。村上春树那些日本60年代的故事里,常常会说“肯尼迪遇刺那一年”,大概也是一回事吧。

      2010年的时候我去过一次台湾,对它印象很一般。用歌词来形容就是“故国已在望,不过是错觉”。我对台湾原本的印象来自于解严前后的文化娱乐产品,那仍是蕴含大中华情怀和文艺气质的一些作品,不是当下的台湾,或许从来也不是真实的台湾。朋友带我去参观日治时代的糖厂,出租车司机好心送我台语歌唱片(汗),其实我是没有这种跨越民族与地域的大爱的……
      去过台湾之后很难再有什么羡慕嫉妒恨,即使对住街上铺天盖地的选举广告也没有。这次看到台湾人积极有序地完成投票,蔡英文不卑不亢地进行败选演说,还是从心底里钦佩起对岸的人民来。左派人士或许对民主、选举这样的字眼嗤之以鼻,民主制度也并并能确保自由安定繁荣。但由最初的政治闹剧、选举乱象到和平有序的政党轮替,台湾确实一直在进步。昨天谈起这个事情,顺便把一个忠贞不二的爱国分子拉黑了(好吧我不爽很久了)。立场不同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我也不觉得我对而别人错,但我讨厌轻佻的口吻和挑衅的态度。

      另外,看开票看蓝色一路领先是一件很无聊很缺乏刺激的事情啊……

Wednesday, January 4, 2012

又去找虐了

      当年的港剧很虐,立意上也颇有雄图野心。我原以为以现在的道行,看TVB总是一眼望穿了。没想到重温《大时代》又入戏,看到姓丁一家杀人放火金腰带,竟然悲愤起来。原来我没有变,只是港剧不再。倒是今天看到方展博跟龙纪文说“做人最重要是开心……”的时候忍不住笑了,在这点上TVB真是死性不改。
      廿年前火柴盒式样的奔驰车、砸得死人的移动电话、女角身上大一号的职业套装……这些看来很老土的元素,拼凑成我印象中的英属香港。彼时资讯尚不发达,TVB怎么演,我的香港就是什么样子。香港是令我回味不尽的一个戏台子,所有的壮怀激烈快意恩仇都曾在那里上演,当然还有爱情。

      我现在已经不觉得丁孝蟹和方婷的故事有多感人。丁孝蟹基本上就是思路比较正常的丁蟹,但是因为少而失教又摊上这种神经病的爸爸,所以也正常不到哪里去。令我感动的部分反而是方婷帮陈滔滔打赢股票战之后,对阿孝说她突然想起自己的爸爸,她说很想为爸爸争口气。她是方进新几个女儿中最像他的,坚韧、果决、有傲骨,她眼前的天地很宽,跟阿孝这种流氓头子在价值、趣味上迟早出现分歧,注定走不下去。后来展博要走上街头抗议恶势力,方敏已经被丁益蟹(陶大宇你演得是有多贱)迫害到神志恍惚,方芳怕得直哭,只有方婷跟着哥哥写血衣,淡淡说一句:这个家里最应该死的就是我。再后来方家被灭门,玲姐发疯,喃喃讲起当年种种,说方敏小时候最难带,常常生病,但是功课最好,每年都第一;方芳命最苦,十四岁就出来做工,蹲在路边帮人洗碗;方婷最好强,谁欺负姐姐就去帮她报仇,打到鼻青脸肿回来,玲姐不问情由拿起藤条就打,但方婷也不讨饶,只是眼睛直直瞪着她。方家几个女儿的性格寥寥几笔就跃然纸上。我想到这个倔强中带点冷的方婷,最后也是以这样不屈的眼神瞪着阿孝,就……很想把丁家人身上的肉一片片剜下来炸一炸喂给他们吃。
      光sir是暗恋玲姐的一个警察,于细微处体贴备至,脾气也好,但是没什么用。一开始展博被捉,他呆呆在方家坐了一天,方芳送走他顺便吐槽了一番,说现在的男人一个两个都是没用的。这时玲姐望向方进新的遗像就出了神。但光sir是个实心眼的好人,方婷住在他家他就帮她买早饭千叮万嘱,方家被灭门时他被困在楼梯上,绝望地大喊救命,被救出来的时候精神都崩溃了,还在喊别管我先救她们……这么小的一个角色,也活灵活现有血有肉的。
      甘草演员们真是绝了。龙成邦和周济生不怒自威,华姐甫出场是个劝架的角色,但我看到她除去鞋袜赤脚跷在沙发上,女流氓气就出来了,跟周济生一对亡命鸳鸯。后来这票人逃去台湾,龙成邦和周济生老朋友之间的负气斗狠,被他们演得活灵活现。龙成邦吐槽周济生迷信的时候毫不嘴软,说我们一生拜得是关二爷当年也都是狠角色,你一把年纪让个十几岁的小姑娘摆弄得团团转,好意思么。看得我笑死了……龙sir不愧叱诧一时的人物,女儿的毒誓,他挥一挥手说那就当没发过好了,那豪气。鸿门宴是后半部里看得最解气的情节了,一开始是英雄(好吧奸雄)迟暮的凄凉,周济生出场算扳回一城,跟着皇家警察(皇家警察啊,看到这个名词要落泪了)出动,恭恭敬敬一声龙sir。阮梅求丁家放过展博的情景有点好笑,好像小白兔和大灰狼讲道理。丁家兄弟没有对她耍狠,估计也是有点被囧到。阿孝那时候彻底扭曲,把他把最心爱女人摔死的段子拿出来讲,好证明自己有多狠,其实心已经虚掉了。他被阮梅拎着领口扯来扯去的时候,大概暗暗觉得自己可悲吧。
      周姐姐的阮梅是让观众被虐完之余能松一口气的人。从一开始我就喜欢阮梅看到花花绿绿的钞票时那花痴口水的表情。周姐姐当年被说是花瓶,其实周姐姐演得很好。这部戏里随便拎一个角色出来看,现在的TVB都好去死。阮梅的角色设定是杭州临安人,所以阮梅那出场不多的外婆操一口吴语腔的广东话(细节是王道),我查了一下这个演员是欧阳莎菲,当年也是著名的电影演员。

      《大时代》里神神叨叨的宿命意味很吓人。玲姐为方进新求了一支下下签,说小鸟飞进笼子里再也出不来,这时方进新正在牢里要保丁蟹出来。展博最初在自家门口晃时,他徒弟随口说这家人风水不好,一定绝子绝孙。方家人去拜方敏,展博看到她旁边三个空的灵位。后来展博间接害死龙成邦和周济生,皆因为这两人当年间接害死方进新……

      好吧,我好像就是把网络上的各种感悟啊观后感啊又叨叨了一遍- -。

1990's

      我现在很明白为什么村上春树的小说常心心念念六十年代的日本。六十年代对我来说已经是古代,我想到彼时的年轻人有着同样的残酷青春什么的,会感到不可思议。近几年我也发觉我也离不开九十年代,那时的电视电影和流行歌,是我无论什么时候想起来都觉得近在眼前的。《东邪西毒》是1994年出品的,按年份算起来是近二十年前的事,这怎么可能呢?
      这个城市一逢寒暑假就空荡荡的,我特别喜欢。去健身房只得我一个,一边听豆瓣电台一边跑步。私人频道里全是些九零年代的歌,有一次听到黄舒骏《改变1995》,念叨了好多人好多事,如今看来都是历史。最后有一句是:时间不停不停地走远,我的记忆却停在1995年。这说的就是我啊册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