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亦不过如此,待久了让人心生厌烦。从偏僻之地返来,本想好好消费一下所谓国际大都市的繁华。其实这繁华也无非是繁杂。至于消费,则将我本就稀薄的思乡之情一扫而空。马路上的名贵车很多,但魔都最真实的面相却是持老年卡乘公交的老阿姨们,用我再熟悉不过的腔调声声叹:现在物事价钿翻倍,等于工资打对折。她们同时会互相抱怨儿女的不争气,找不到金主当配偶于是累她们在婚房上投资过度。料想各种蜗居、裸婚类都市狗血剧,正悄然在一扇扇房门背后上演。
苹果旗下有出神入化的市场团队,让消费者彻夜排队只为一款新出的手机。iphone大约是魔都人手一部的街机,它的包罗万象无所不能使老友不再能凝神倾谈。每个人都看向iphone、ipad或不知道i什么东西,仿佛其中灿出莲花。我听说诺基亚快要停产,不免觉得有些哀伤。
这城市的卖相越来越好,只是好看得来矫揉造作,就像是女孩子。即使在市中心繁华处,也少见真正让人眼睛一亮的女孩。她们连妆容都雷同,辨识度实在低。
外国人当然是喜欢这里的,因为这里的人变着法儿地对他们好,城市里最高档奢侈的消费都为他们度身定做。由于信息不对称,酒吧里的那些年轻女孩大概不知道,很多等待着她们出击的白人男子都是垃圾。即使原来不垃圾,被这个城市宠久了也就变作垃圾。
待在小城市的时候觉得选择少,回来发觉选择多也无非就是多几把烂桃花。露水情缘总归容易,陷入爱情哪能像磁悬浮那么快。
出租司机一边开一边骂娘,说自己从十年前到现在没有长过工资。不做怎么办呢,家里还等着这区区三千块家用。他说老百姓心不齐,否则应该造反。不过今年恰逢某社团成立九十周年,外面一片千秋万载一统江湖之声。贫富差距进一步拉大,既得利益阶层当然不会吱声。很多人认为社团固然各种不是,但国家离开了社团不行。于是大家就耗着,这是个死循环。
我有时候也想骂娘,比如去吃日料问服务员要纸巾,服务员说我们店不提供免费纸巾这个需要购买。情人说现在麦当劳肯德基是外面能吃到的最便宜的餐厅,pipi说她吃的切片面包一块钱一片,ziye的朋友说今年截至6月已经花了去年全年花销的大半。
在7月1日前一天,我决定逃离上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