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真是吃错药了,为了玩花名签的游戏,跑到五角场去跟学校里的人版聚,闲掷我宝贵的周末时光。结果抽到了麝月的荼蘼花,韶华胜极,开到荼蘼花事了,呜呜,老娘真是命苦。韶华胜极,坏在了最一个字上,就好像亢龙有悔,关键在一个悔字。按照一般的说法,麝月是群芳中的殿军,陪宝玉走到最后的人,脂砚批注:好歹留着麝月。结果好端端给高鹗又写没了,红楼未完,果然人生恨事。先不管它,开到荼蘼,真是不祥啊,不过后来我想反正无论抽谁个个薄命……后来又抽了一回尤三,天,更惨……
正在看一本The Night Watch,阿朗的书评写得比原著好——或者因为我对英文文字的领悟力实在弱些。故事以倒叙的方式铺展开,刚结束了人心荒草丛生的1947,倒回1944的战火纷飞,秩序被破坏的年代,一场场都是倾城之恋。书评的结语说,“炮火照亮夜空的时候,一切秩序暂时消失。最美好的,永远是过去。”看,也是一出韶华胜极,也是哀婉花事已了。人同此心,我便不肯放下这本《夜哨》。
回来的路上还是色了,没能戒,六块钱一张的碟。看完,没有更多可以说的东西,网上已经沸沸扬扬。豆瓣上有个veronique的文章真好,冰雪聪明,妙笔生花。这么多评论里我也只觉得她说得好:老易的眼泪并不那么值钱,而李安是坏人。王佳芝是天涯孤女,被这样被各方人士卖来卖去的,真可怜。邝裕民和那些稀里糊涂的同学们更可怜了——我觉得王佳芝其实倒是明白的。
《色,戒》不是我那杯茶,李安的片子我只喜欢《卧虎藏龙》,玉娇龙那般的桀骜决绝,可不也是韶华胜极。
荼蘼的花语还是很百搭的啊,有多少人真的相信明天会更好,有多少人看向积满灰尘的过往暗暗掉泪。
"I will never go back, for the simple reason that all the Russia I need is always with me: literature, language, and my own Russian childhood. I will never return. I will never surrender." (Nabokov, 1962)
Sunday, November 11, 2007
Sunday, November 4, 2007
文艺青年的三流格调
我一直以为永泽的话是对的——死了不到三十年的作者的作品,不值一读。我甚至还如此告诫过别人,结果回头一想,自己中意的作家似乎一个都没死,便觉得自己很ws。主席常常说我文艺,我至今都不明其褒贬。在我看来,所谓的文艺或清高都是不受待见的品质,需要另做一些事来中和它的消极影响。至于伪文艺或假清高,人当然不能缺乏自嘲的勇气,被人说来却会觉得冤枉。文艺这种早就不流行的东西,边个得闲作伪。
偶然在网上的沧月的镜系列续篇,匆匆几眼把它扫完了,还是怔忡。其实我很烦沧月这个女人,总觉得她不地道。新写的东西贴一点留一点,吊足读者的胃口还心心念念着版税。不好好写书的时候,贴点自己的艺术照上来供拥虿们赞赏,就很芙蓉,完全没有“下蛋的鸡”的自觉。然后她的风格却是我喜欢的这一路的,读来就会感慨。以我如此高龄,去感慨十六岁小妹妹们感慨的情节,就还蛮羞愧的。大约只要是文艺青年,都有些文艺青年的恶趣味,文艺与格调无关,而在于自身的审美和性情。
白璎成了齐鲁边界的那个女人,挽不住错过的光阴;云焕临死说我非常爱您,慕湮茫然答应,在最后一刻心如刀绞。这些角色无一例外都以一念之执作为自己的注脚与片尾定格画面,俗套落尽。
这恰恰是我喜闻乐见的形式。我愚钝的眼力所及,总以为践蹈尘缘,比静坐于莲花之上更美不胜收。
大约是三年前的时候,有人把沧月的镜系列推荐给我。我看过许多别人推荐的东西,从来就只有这个人的,每每深得我心。虽然为此,我必须承认自己的三流格调,但我那时很快乐。读完这几部镜,好像某个时代终于完结了。停杯投箸,悲从中来。
偶然在网上的沧月的镜系列续篇,匆匆几眼把它扫完了,还是怔忡。其实我很烦沧月这个女人,总觉得她不地道。新写的东西贴一点留一点,吊足读者的胃口还心心念念着版税。不好好写书的时候,贴点自己的艺术照上来供拥虿们赞赏,就很芙蓉,完全没有“下蛋的鸡”的自觉。然后她的风格却是我喜欢的这一路的,读来就会感慨。以我如此高龄,去感慨十六岁小妹妹们感慨的情节,就还蛮羞愧的。大约只要是文艺青年,都有些文艺青年的恶趣味,文艺与格调无关,而在于自身的审美和性情。
白璎成了齐鲁边界的那个女人,挽不住错过的光阴;云焕临死说我非常爱您,慕湮茫然答应,在最后一刻心如刀绞。这些角色无一例外都以一念之执作为自己的注脚与片尾定格画面,俗套落尽。
这恰恰是我喜闻乐见的形式。我愚钝的眼力所及,总以为践蹈尘缘,比静坐于莲花之上更美不胜收。
大约是三年前的时候,有人把沧月的镜系列推荐给我。我看过许多别人推荐的东西,从来就只有这个人的,每每深得我心。虽然为此,我必须承认自己的三流格调,但我那时很快乐。读完这几部镜,好像某个时代终于完结了。停杯投箸,悲从中来。
他想,她一定是在陪伴他吧?摒弃了一切外来的干扰,抛开了所谓的民族、地位、时间的约束,只是在黑暗里默默地相守,仿佛想把他们一生中错过的光阴全部弥补回来。
——这是他们在有生之年未能做到的吧。
Subscribe to:
Posts (Atom)